四灵护城
四灵又称四相或四象,又称四方四神。四灵是天上星宿所组成的图像,我国古代将黄道即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中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后来,二十八宿和四象结合,形成了“二十八宿”和“四象”的说法。古人把天空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垣”的含义就是“城墙”,“三垣”分别是:“紫微垣”代表皇宫朝廷;“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表示繁华街市。三垣呈三角状排列,环绕着北极星,外围则分布着“四象”。在天象图阵中,东方的星象就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似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尤似一只鸟,北方的星象为似龟似蛇的灵兽。天空的星相随着季节气候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因为四灵主宰四时,统称为“四大神兽”,《十三经注疏礼记·曲礼上》曰:“如鸟之翔,如龟蛇之毒,龙腾虎奋,无能敌此四物。”
“四灵”作为神兽是守护之神,东晋葛洪著《抱朴子内篇·杂应》说:“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为老君李聃作护卫。《礼记·曲礼上》载:“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注:“行,军旅之出也。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军行法之,作此举之于上,以指正四方,使戎阵整肃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四方二十八宿,龙为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虎位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朱雀是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玄武为: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位于北方。民间认为,四灵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后来,四灵逐渐被人格化,并有相应封号,青龙为“孟章神君”,白虎为“监兵神君”,朱雀为“陵光神君”;玄武为“执明神君”。随着玄武即真武的地位提升为大帝,青龙、白虎遂列入门神,负责镇守道观山门。
环绕贵阳城的“四灵”分别是:东有龙山,即现在的东山,也称为栖霞岭;西有虎山,即为黔灵山,在清康熙之前也叫西山;北有“玄武山,即大家耳熟能详的相宝山,又叫照壁山;南有朱雀山,即飞凤山,也叫凤山。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方位,东山、黔灵山、凤山、相宝山簇拥庇护着贵阳城。这四座山的名称均在其崖壁上有刻石。东山摩崖有以清代兴义镇总兵赵德昌署名,实为孙竹雅所题气韵恢弘的“龙”字石刻;黔灵山九曲径同样是以赵德昌之名题长约二丈有余的“虎”字草书镌于绝壁;相宝山顶可见“玄武山”之名刻于岩壁;图云关旁山岩上的“飞凤山”由于刻石风化,仅存“凤山”二字,以致讹为“凤山”。
自古以来,有关龙的传说很多。龙的出处一说是原始社会形成具有多种动物部首的组合体,是氏族图腾崇拜的标志;另一说是源于星宿之天象。龙的雏型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红山文化为代表。《诗经》中已有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龙的形状在东汉哲学家王充的《论衡》中记为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一说描述为:“鹿角、牛耳、驼头、兔眼、蛇颈、蜃腹、鲤鳞、虎掌,鹰爪”;另一说则刻画成:“马嘴、蟹眼、羊须、鹿角、牛耳、狮鬃、鲤鳞、蛇身、鹰爪”。此外,还有鳄鱼说、蜥蜴说、马说等等。《述异记》载:“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广雅》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现在普遍的说法:头有双角的称为龙,头上单角的称蛟;头上有角的为公龙,头上无角的为螭。民间有龙性淫,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盖苗裔甚黔,不特九种已也。且龙极淫,遇牝必交。如得牛则生麟,得豕则生象,得马则生龙驹,得雉则结卵成蛟,与鹿交得吊吉”等。所谓“龙生九子”是指龙生的儿子多,各有不同都不成龙。龙有九子的说法源远流长,“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多的意思,但究竟龙有多少子?具体是哪几种动物?直到明朝才有不同说法,李东阳《怀麓堂集》是记龙生九子最早的文字记载。此外,陆容所著《菽园杂记》、杨慎的《升庵集》、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玉芝堂谈荟》、谢肇涮《五杂俎》等均有记述。与民间众多龙子的说法相比,这些文字均记为九子,组成略有不同。在李东阳的《怀麓堂集》里,“龙子”的座序依次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或作“鸱尾”。《升庵集》记载龙之九子是:“屃赑,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首;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天禄识余·龙种》记:“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级星也;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蚣蝮,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环;八曰金猊,形似狮,似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铺。”如此种种,归纳起来,龙子有:囚牛、睚眦、嘲风、蒲牢、饕餮、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麒麟、椒图、蚣蝮、犼、貔貅、螭,等。
在龙的上述儿子中,囚牛喜爱音乐,常立在胡琴、三弦琴等琴头上;睚毗喜厮杀多被安在兵器上以威慑敌方、用于仪仗以示威严;嘲风像犬,可镇慑妖魔、消灭灾祸,因善于瞭望多安在殿角上;蒲牢住在海滨,因喜吼叫被用作钟钮,敲钟的木杵造成其畏惧的鲸形状,让钟声更加响亮;饕餮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虎齿人爪,音如婴儿,性好食,故立于鼎盖;狻猊形似狮子随佛教传入中国,因好静、爱烟火,往往被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为佛门护法;似龟的霸下又名赑屃,善负重,多背负记述功德和重大事件的石碑;外形似虎的狴犴又名宪章,能明是非主持正义,安在狱门上下、大堂和门两侧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示威严;负屃喜爱文学,多安在石碑的两侧;螭吻又名鸱尾,鱼形,北宋吴楚原《青箱杂记》记载:“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相传是印度的摩竭鱼于南北朝时期传入,是佛教雨神座下之物,由于能够灭火,安在屋脊两头;麒麟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置于堂室能祈福和安佑;椒图形状像螺蚌,性好自闭,遇到侵犯时壳口紧合,用作装饰大门的铺首衔环或刻画在门上取紧闭、安全之意;蚣蝮形似鱼非鱼,狮头虎尾龙鳞,又名趴蝮,由于好水作为镇水兽,常被雕刻在桥柱栏杆和安置建筑物顶端滴水的兽形;犼的俗称叫望天吼,形如兔,两耳尖长尺余,口涎着体即腐,狮畏之,因喜守望立于房顶,居于华表柱顶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貔貅又名天禄、辟邪、百解,形如狮,龙头、马身、麟脚,毛灰白,会飞,食四方之财,能驱邪纳福;螭色黄、无角、兽形,又叫蚩尾,肚量大能容纳很多水,宫廷建筑中多装饰在排水口,称为螭首散水。
老虎是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处在食物链中最顶端,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分布在亚洲广大地区。从西伯利亚北方寒冷地区到南亚的热带丛林,高山峡谷地带都有老虎的踪迹。威猛的老虎为百兽之王,传说具有降妖伏魔的能力,常常与龙同行,民间谓之:“龙从云,虎从风”。传统风水堪舆对地形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称为左青龙、右白虎,取其守护之意。古代衙门公堂也往往在左、右堂柱上雕绘青龙、百虎,以镇压邪灵。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祀典》:“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抟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中华对虎崇拜源于楚文化中的虎图腾,汉民族一直认为虎是正义、勇猛和威严、胜利的象征,为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处处可见虎型标志。如虎符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征战讨伐调动军队的凭证,符上因刻有虎形称为虎符,背面刻铭文。虎符一分为二,右半片存朝廷,左半片发给带兵将领或地方官吏,调兵谴将时要合二为一,准确无误才具有效力。此外,四品武官的补子绣的也是虎,还有虎旗等。虎的形象在中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贵州是老虎的栖息地,到处都有与老虎有关的传说和地名。由于讳忌,多以老虎额头花纹或体形呼为“老王”或“大猫”,所以,黔域境内有“猫”字的地名基本与虎相关。由于人类的滥杀,贵阳地区的老虎消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和百鸟之王,一般认为是由东方殷族的鸟图腾演化而来,与龙同为汉民族崇拜的图腾。凤凰与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亦称为丹鸟、火鸟、鸡、威凤等,常用来象征祥瑞。《禽经》云:“雄凤雌凰,亦曰瑞。者,百鸟偃伏也。羽虫三百六十,凤为之长,故从鸟从凡。凡,总也。古作朋字,象形。凰者,美也,大也。”《山海经》云:“丹穴之山有鸟,状如鸡,五彩而纹,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神话中的凤凰形象是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全身五彩斑纹。凤凰的原形有很多,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燕子(玄鸟)等。在佛教中,凤凰是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在《西游记》中,凤生二子分别是孔雀和大鹏。南宋时王应麟编辑的《小学绀珠》卷十记凤凰降生五胎,分别是:“五凤谓:赤者朱雀、黄者鹓
、青者鸾、紫者
,白者鹄。”总之,凤是一种美丽的鸟,以歌声和仪态成为百鸟之王,能给人间带来祥瑞,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特殊灵性。在传说中,凤凰作为羽禽之王和居于鳞虫之长的龙,一个德性美好、一个变化多端,逐渐成为民俗中相辅相成的一对。由于龙象征着至阳,本来分雄、雌的凤凰就成为阴的标志,封建社会认为龙是至高无上的神物主宰一切,皇帝是真龙天子下凡,龙凤呈祥,凤自然成了宫廷皇后嫔妃的代称。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首相通,武是黑的意思,冥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用黑色的龟背占卜的描绘,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在封建社会,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因而玄冥成了水神;因为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古人认为冥间在北方,殷商时期占卜“其卜必北向”,玄冥自然又成为北方神。
由于麟为百兽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所以,四灵护城,百姓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