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摩教戏剧的萌芽形态
所属图书:《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 出版日期:2015-04-01文章字数:字

二、摩教戏剧的萌芽形态

如前述,摩教戏剧从表现形态和发展程度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笔者将前者称之为戏剧化仪式,将后者称之为仪式性戏剧。这里,分别对两种类型进行描述分析。

(一)戏剧化仪式

所谓戏剧化仪式,指仪式与戏剧高度耦合的一种文化呈现形态。在这种文化形态中,既具有仪式的特征,又有戏剧的一些特征。或者说,这种文化表现形态既是仪式,也具有一定的戏剧表演特征,是用戏剧的形式呈现仪式。

布依族摩教仪式本身具备很浓的戏剧色彩:它具有文学“脚本”摩经(文学),整个仪式过程有吟诵、倾诉(祈祷),有音乐和舞蹈,参与者有的要戴面具,要化装。但是,这里所讲的戏剧化的仪式,是指具有一定故事性或叙事性的仪式表演。

在前面摩教语言艺术、摩经文学部分,曾提到故事是一种凝固的表演。比如,各地《殡亡经》中都有这样的情节:父(母)去世,孝子派使者去请布摩来超度亡灵。作品叙述了使者在途中如何问路找到布摩家,布摩跟使者讲工钱,然后跟着使者来到孝子家等等过程。这些情节都是通过布摩的吟诵来叙述的。但在册亨一带,这些故事情节除了作为经文的一部分口诵出来外,还要举行一个“请师”仪式,用表演的形式形象地再现经文中的这段情节。在举行指引亡灵登仙仪式的当天晚上,事先将请来诵《嘱咐经》的布摩安排在孝子家族的某一家吃晚饭。吃过饭后,由另一位主持丧葬仪式的布摩带领孝男孝女,前往布摩们就餐的地方“请师”。“师”(指布摩)和使者的扮演者均为布摩。门紧紧地关着。“使者”连叫“开门”,门内布摩问是何人,有何事。“使者”讲明来意,布摩推说要赴神仙酒宴,叫“使者”找别的布摩去,“使者”说别的布摩不精通超度之术,只有这里的布摩什么都懂,我们是问了好多路才找到这里,等等。然后布摩问有无报酬,使者答有。布摩于是开门,跟着“使者”和众孝男孝女来到孝子家。

摩经中,类似的故事情节还有派使者请巫来招魂、派使者请风水师来择地等。根据册亨这段与其他地区摩经故事完全相同而采用仪式的形式来表演的情况,笔者推测摩经曾普遍流行这种具有一定戏剧表演特征的仪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数地区逐渐由仪式凝固为摩经,即由动变为静的过程,只在册亨等地区保留了。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实际上摩经中的叙事性作品或段落都是另一种形式的戏剧,或者至少可成为戏剧脚本。

除了“请师”,在贞丰、关岭、兴仁、镇宁等地,丧葬仪式活动中还有这样的仪式表演:转场仪式过后,布摩把丧家大门关上,死者儿子肩挑担子,手拿秤,长子走在前面,到院子里树立的幡竿下转三圈,然后朝大门走去,长子拍门三下,大喊三声“爹!”或“妈!”(根据死者身份定)。屋里布摩问:“你去哪儿来了?”屋外长子答:“我们出门做生意去了!”布摩说:“你爹(妈)去世喽!”于是死者儿子推门而入,扑倒在灵柩前痛哭。接着举行祭奠仪式。这个仪式情节表演的是儿子外出,回家遇父母去世,继而举行超度仪式的情景。故事很简单,但表演性很强。表演的人往往在这个过程中触发了失去父母的悲伤情感,有的需要劝解很长时间才能止住。

很明显,这些仪式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戏剧,但具备一些戏剧特征,比如情节性、表演性和综合性等。

册亨板万村“哑面”表演

(二)仪式性戏剧

仪式性戏剧,是在仪式过程中穿插反映祭司与神灵互动情节或世俗生活内容的戏剧表演。这类戏剧形态,戏剧因素更明显,但戏剧与仪式关联度很强。其中最典型的是流行于册亨一带的“哑面”。册亨板万一带布依族传统的丧事活动中,有一个仪式叫绕棺。在绕棺的过程中,要插入一个仪式性傩戏“哑面”。

“哑面”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傩戏。但笔者不同意有的论者将其判定为“前傩戏”的观点。

所谓“前傩戏”,是指这种傩戏比一般傩戏更早、更原始。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我国一些民族中流行的傩戏,按内容大致分为巫傩和军傩两大类。巫傩的巫术色彩很浓,包括仪式性的傩戏表演(称为“傩仪”)和结合仪式进行的取材于世俗故事或历史故事的戏剧表演。军傩虽然也有一定的巫术或信仰色彩,但其取材主要是历史故事,表演的目的除了娱乐之外,还有军事操练的含义。在这两类傩戏中,巫傩直接源自于驱邪逐魔的巫术传统。我们知道,巫术是一种很古老的信仰和行为文化,如果说布依族的“哑面”属“前傩戏”,那它应该归属于什么性质的戏剧形态呢?能称为“前巫术傩戏”吗?“前巫术”又是什么?可见这种说法难以令人信服。

从“哑面”表演的实际来看,也很难得到它属于“前傩戏”的结论。

表演时间大约20分钟,涉及人物只有4人,情节也比较简单。故事来源于一个传说:古时,有一个穷后生到当地富人家当长工,与富人家姑娘相爱,穷后生和女孩因得不到女孩家长同意,不得已二人私奔到村寨上方一山洞居住,生儿育女。后来,岳父去世,穷后生因为贫穷,怕在众亲友面前没面子,就戴上面具,到外家祭奠。因贫穷没有祭礼,绕棺后就给外家推磨、舂碓。表演者六人分别为父母(即自由相爱的两夫妇)、后生(两夫妇的儿子)、女孩(两夫妇的女儿)、乞丐、导引者(一般为布摩)。据说以前要到洞里举行一些相关仪式和化装后从那里出发到丧家。后来改为在丧家村寨旁搭窝棚象征山洞,在那里化装、举行仪式即出发前往丧家。走到途中,乞丐扮演者加入到队伍中来,并不断纠缠女孩,被后生(女孩子的哥哥)制止。整个剧情主要表现一行人往丧家行进、绕棺、舂碓、推磨以及在这过程中乞丐如何纠缠女孩并使之怀孕的情形。整个表演没有台词,表演者戴的面具是用竹篾编成骨架,然后用白纸蒙成脸壳,在脸壳上画上五官。

绕棺仪式一般是在出殡的头一天晚上举行,吃完晚饭天一黑就开始进行绕棺。在整个绕棺中,绕棺引导者的钹声一停,随即3人就要对着棺材磕头作揖,还要做出擦眼泪伤心的样子。但3人并不会如常人一样横着擦拭眼泪,而是竖着擦拭眼泪;磕头作揖也不像常人一样是先上后下,而是只会生硬地竖着向下磕头作揖。这种绕棺仪式一般在死者家的堂屋进行。家族的亲戚和寨子里的村民是观众。绕棺结束后,面具等物会送到村外烧掉。参加表演者均从火上跳过,以示鬼魂被火烧死不再附身。

关于“哑面”有不同解释,一般认为是因为全部的表演过程只有动作,没有一句台词,故为哑剧。

其实,绕棺与其他地区的转场一样,表现的无非是死者亲人为亡灵送行和诀别的情景。当然,哑面中乞丐纠缠女孩并生了孩子,可以解释为仪式中体现出生育崇拜观念,但与其他民族的巫傩比较而言,巫术的色彩并不是很突出。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乞丐的称谓是“哈奴”(也译为“阿鲁”)。布依语中,这个词意思是“汉族乞丐”(哈,意为“汉族”,奴,意思是“乞丐”)。册亨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程度非常高的县份,汉族进入的时间并不长,因此,仪式中的角色被称为“哈奴”,表明其出现的时间不会很长。此外,表演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表明,阶级分化已经出现,这显然不是巫术产生的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生活特征。

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