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学术界对布依族宗教信仰性质的传统认知与摩教概念的提出
所属图书:《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 出版日期:2015-04-01文章字数:字

一、学术界对布依族宗教信仰性质的传统认知与摩教概念的提出

摩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个用来指称布依族宗教信仰的概念。在摩教概念提出之前,学术界对布依族宗教信仰的认知一直没有超越“迷信”、“封建迷信”或“原始宗教”这样的传统观点。

最早对布依族宗教信仰进行研究的当属陈国钧。他对安顺苗、布依等民族宗教信仰进行过调查研究,撰写论文《贵州安顺苗夷族的宗教信仰》,发表于民国31年(1942)3月《边政公论》第七、第八期上。该文开宗明义,对苗、布依族宗教信仰做出这样的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开展大规模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基础上,开始编写各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布依族简史简志合编》于1963年印行问世。在1963年版《布依族简史简志合编》基础上丰富、完善而写成的,1984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布依族简史》在“宗教信仰”一节中是这样介绍布依族宗教信仰的:

在其他介绍布依族宗教信仰的文章或著作中,大体上与这个结论差不多,在一些著作中,甚至用“宗教迷信”作为章节名,介绍布依族的宗教信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迷信”说仍比较盛行的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布依族信仰“摩”的现象,并将布依族信仰“摩”与“多神崇拜”并列进行介绍。如贞丰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由王兴赋、王荣胜、韦国英撰写,1985年内部印行的《北盘江畔布依人》的“节日信仰”一章中,第二节“信仰”有两个细目:“崇信多神”、“信‘摩’”。著者把信仰多神与“信摩”作为并列的两种信仰现象进行介绍。在“信摩”部分,著者是这样介绍的:

接着,著者对摩教的起源、摩经的传承和宗教职业者的活动方式、摩经的内容、摩教教徒的戒律、礼仪、摩教的派别等进行了介绍。

著者把“信仰多神”与“信‘摩’”看成是毫无关联的、处于并列地位的两种信仰事象,是缺乏对两者关系深入考察的结果,对摩教的描述也稍显粗略和不系统,但著者注意到布依族中信仰摩的客观存在,提出了“摩教”概念,并联系具体的信仰表现进行了初步论证,发现和开创之功不可磨灭。


[1] 吴泽霖、陈国钧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