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斗蟋蟀
很久以前,珉谷大寨里有一位善养鸡、鸭、鸟的中年人,名叫阿聪。他不但善于饲养禽类,还会制作各类精美的鸟笼,是城内外久享盛名的人。阿聪大半辈子都是以斗鸡、斗鸟和销售鸟笼为业,他所编制的鸟笼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每到市场都被抢购而空。
阿聪将蜈蚣作为鸡、鸟的主要食物,他通过多次的实践发现只要鸡和鸟吃了蜈蚣后,就会增加它们的好斗性。
阿聪为了显示他的本事,他专门到遥远的乡村市场去挑选最好的鸡。他专门挑选羽美体型大、红眼高冠啄嘴尖、唱起歌儿声音洪亮、尾翘脚粗爪勾长的鸡。有一年刚过完春节,他就开始编制蟋蟀笼。等到夏秋之交,人们种植的辣椒成熟时,也是蟋蟀繁殖的旺期,阿聪也开始喂养蟋蟀了。不知他从哪儿学来挑选蟋蟀的方法,蟋蟀多为夜间鸣唱,只要顺其声轻步而行便可捉到。蟋蟀一般多为成对居住,而独居的雄性蟋蟀则能展翅斗雄鸡。因此,阿聪一到夏秋时节,他就专门到苞谷地和辣椒园去捉蟋蟀。这一次他捉得了好几只蟋蟀,其中有一只是最凶的,其他的都被它斗败了。这只蟋蟀与众不同,它体型庞大,眼红如灯,嘴上长有一对大夹钳,两寸长的触角,叫声最响亮,一跃有一丈远。阿聪心中暗喜,就把它单独喂养,心想这只蟋蟀说不定以后是与公鸡斗架的好手。于是,他也把饲养的蜈蚣虫专门拿来喂这只蟋蟀,足足喂养了一年多。这时只见蟋蟀越长气势越高昂,大雄公鸡也越长越漂亮,甚至还会斗人。他先悄悄地在院坝里让蟋蟀和公鸡相斗,公鸡确实斗不过蟋蟀,但这事只有邻近的几家人知道。
于是,阿聪寻找机会在珉谷大寨的显眼处张贴“公鸡斗蟋蟀”的公告,其内容是:“公鸡斗蟋蟀于明年正月初三在‘美女洞’下面(即教场坝)举行。谁家的公鸡斗过我的蟋蟀,本人愿将全部家产奉上,并给他当一辈子长工。反之,必须加倍偿还。”
阿聪的告文贴出后,引起轩然大波,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周边百里外的城乡无人不晓,十个人中有九个都在议论纷纷,有的说阿聪到底是什么人,竟敢拿自己当儿戏;有的说这个人可能是个疯子;有的说这个人是飞蛾扑火,自讨苦吃;有的……百里外有个大户人家,主人名叫常员外,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觉得这事正中其意,因为他家正需要一个长工。他不知消息是真是假,所以亲自前来探听虚实。常员外看过公告后,即张榜应战。为了不让此事扯皮,常员外在前十天还特意找阿聪到衙门那签订了文书,双方还盖了手印。
次年正月初三,远近的观众一大早就蜂拥而至,挤满了斗鸡场,人山人海,都在议论着,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公鸡斗蟋蟀比赛。
公鸡斗蟋蟀比赛分为三场进行,以战鼓响为始终,双方各派代表在台上就座监督。旁观的人也对这场比赛进行押注。未开始前,常员外家的两侧已堆放着很多金银财宝,人们都认为常员外赢定了。而阿聪家这边,只有那几家邻居知道公鸡斗不过蟋蟀,押了阿聪家表示支持外,其他人都认为阿聪输定了。
正值午时,只听鸣鼓三声,整个斗鸡场鸦雀无声。常员外家的大公鸡是从左角出场,雄赳赳,边走边叫“咯咯咯!咯咯咯!”非常引人注目。而阿聪的蟋蟀则是从右角飞跳出场,见公鸡在那边唱高调,它在这边也不甘示弱,张开双翅,踮起脚,弹起了动听的琴调。红眼的公鸡看见蟋蟀,认为美食已到嘴边,就立即向蟋蟀冲去,准备啄食。哪知蟋蟀早有防备,展开翅膀,就飞到公鸡的背上,公鸡扭转头来准备啄它,蟋蟀又飞跳到公鸡的大红冠上,使劲咬了几大口,只见它鲜血直流,趴在地上滚来滚去,顿时鼓声如雷鸣,观众掌声四起,第一场比赛公鸡输了。
过了一会,第二场比赛又开始了。常员外换了一只大公鸡,它个头比上一场的公鸡更高大,冠子更雄壮。阿聪仍是那只蟋蟀,出场顺序仍按第一场的顺序,右边是蟋蟀,左边是公鸡。公鸡不等蟋蟀来到中间,直向蟋蟀猛扑过去,蟋蟀早有防备,一下子就跳到公鸡背上,公鸡扑了空。蟋蟀不等公鸡扭转头,已飞至鸡冠,使劲咬住鸡冠不放,又见鸡冠鲜血直流。公鸡用爪抓不到,就打滚在地,脑壳不停地甩打,蟋蟀仍死咬不放,直到战鼓鸣响,第二轮又结束了。蟋蟀这才弹飞回笼,鸣起了“叽里!”“叽里!”的胜利曲调。
两场相斗,常员外的两只公鸡都被蟋蟀咬伤惨败,他开始慌了,心想:我两场都输给了阿聪,但我最凶的公鸡还在后面,这一大堆金银财宝应该不会落到阿聪的手里吧!他转身注视着那只即将上场的大公鸡,还亲自拿黄米喂它,并抚摸它,增强其斗志。
第三场的鼓声又响了,常员外亲自抱着他最后的一只大公鸡在斗台的右角抛出去。这只公鸡比前两只高大、雄壮、威武得多,一出场就连唱三声洪亮的报战歌,唱完就直接扑向蟋蟀,欲啄食之。这场比斗,蟋蟀改变了战斗方式,它采用了“飞引击眼术”的斗法,待鸡调到这一头,它又飞到那一头。这样连续三四次都使公鸡扑空了,最后待公鸡疲惫不堪时,蟋蟀又趁机飞到公鸡的背上,在公鸡背上叫起来。公鸡非常气愤,掉头就要啄食之,却被机灵的蟋蟀又飞扑于鸡脸部咬瞎了公鸡的双眼,它不等公鸡用爪抓,立即飞到公鸡的背上再鸣起“叽叽!叽叽叽里!”“叽叽!叽叽叽里!”的凯旋调子,而双目失明的公鸡在斗鸡场上蹿跳。
第三轮的鼓声又响了。最后公证人当场宣布:“公鸡斗蟋蟀比赛结束了,蟋蟀胜利!常员外两侧所堆的金银财物全部归阿聪所得。”顿时,全场的掌声雷鸣不止。珉谷大寨的随行人都帮助阿聪搬回获胜的财物。回村寨后,阿聪却按本寨人头,平分那堆财物。
从此,“公鸡斗蟋蟀”的故事就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