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安村古村名的来历
毛安村是贞丰县白层镇的一个村,“毛安”这个名字是人们为书写方便直译过来的,而它布依语地名叫“漫峁闇”。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专门为农民开荒的大力士,名叫抱都艾。抱都艾身高八尺,一天虽然只吃一顿饭,但每顿都要有两三升米下肚,他一个人就可以干十几个人的活。像囤箩大的石头,他两手轻轻一扭动,就能撬翻。他每到一处都要组织当地的群众和他一起伐木、割草、挖土和砌坎,开荒造田地。他在漫珉谷 [1] 刚开荒出一大片田地后,又带了一帮人顺着那郎河直下,踩水过河来到一座大山脚下歇脚。他们就在那块荒野的地方艰苦劳作,日夜不停地开挖,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就开荒出了一大片的田园土堡。抱都艾他们在这儿开荒好田地后,又换到另一个地方,直到把有人烟的盘江地带都开荒完成。后来,人们都称抱都艾叫“抱少纳”和“牙少利”(指开田造地的男人和女人)。
人们在抱都艾他们开荒出来的田堡种上谷物,秋收时田堡到处都是一片金黄色,呈现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这一幕被天上的王母娘娘看到了,她也想为田堡增加点色彩。王母娘娘就趁着农历七月七鹊桥会,悄悄地派两个仙女来到这土堡撒下了许许多多的金银宝贝。
那年七夕,人们看到田堡上有两个头戴金花银饰、身着红紫色袍裙的仙女在空中跳舞,她们边跳边向田堡撒东西,许多人陶醉于仙女的舞姿,没去看仙女们撒了什么东西。第二天凌晨,村上的黄阿母却邀了一个邻居,扛着锄头悄悄来到田堡,找到了昨晚仙女撒东西的地方,她们烧钱纸、点香作三个揖,然后开始挖宝。她们轮流挖了百来锄,终于刨出了一大坨带泥发光的宝物。黄阿母她们拿到宝物到白层渡口河去洗,洗干净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宝物是一坨闪光的银子。为了让全村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黄阿母她们又顺江而下,将银子拿到邻省去兑换货物,换了很多好东西并带回村寨和大家共同分享。
从那时候起,每年七夕都有仙女来这里跳舞和撒宝物,此地也因此而得名——“漫峁闇”(即“银堡村”)。
[1] 漫珉谷,原贞丰县的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