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织金古建筑群”之斗姥阁
织金古城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历史并不算长,但中原文化源源不断的传入,凝结成为众多的古建筑群,不但数量众多,而且类型齐全。从清初到清末不过近300年的历史,织金古城就留存有古建筑280多处,仅织金城内就有70多处,著名的有“四庵、四阁、四寺、四祠、八大庙”。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织金古建筑群”名列其中,斗姥阁便是“织金古建筑群”的25个景点之一。
织金古建筑“四阁”中的斗姥阁,又称斗姆阁。斗姆娘娘,是中国神话传说中诞生北斗七星的一位女神。在道教的传说中,她是玉皇大帝的母亲,自然有着至尊的地位。斗姥阁便是为了供奉她而建。斗姥阁坐东向西,面临贯城河,坐落于城中河东侧的石山上;前面是月华桥,北侧是潺潺流淌的凉江河。斗姥阁始建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重修。它自下而上,原由阁、亭、正殿、武侯祠、偏殿倚山势组成阶梯布局的建筑群。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原建筑多已损坏或原貌不存。今保存完好的主体建筑斗姥阁建在4米高的石基之上,阁为木穿斗结构,三重檐,六角攒尖顶。一层为长方形,檐上四脊,盖小青瓦,四翼角翘首为鳌吻;二层八脊,盖小青瓦,四翼角翘首为鳌吻,角下有木雕撑拱,四周装雕花窗棂,工艺典雅;三层从二层中央起六角形,六翼角为鳌头翘首,附檐欲飞。角下以木雕圆瓜形瓜柱支撑,屋面盖青色筒瓦,葫芦形宝顶,殷红剔透。阁前有一座四角攒尖顶凉亭,置扶坐栏杆。昔日步入凉亭,扶栏而坐,可闻丹桂飘香,沁人心脾;俯视贯城河岸,但见清流急湍,巧妇搓衣切切,少年戏水犹欢。
斗姥阁四周隐于古槐疏林之中,其间怪石嶙峋,形成天然鱼池,岩石上有名人石刻,岩石下有洞穿南北,登临游览令人神爽,引人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