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试说三官寨彝族文化保护与建设规划
所属图书:《毕节民族研究(四)》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8429字

试说三官寨彝族文化保护与建设规划

毕节市大屯彝族乡三官寨是贵州省政府于2003年行文批准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建设”项目的全省20个民族村中的唯一一个彝族村,为了选准这个村,省政府委托省建设厅、文化厅、旅游局、交通厅、民委等八个部门考察了威宁板底村、赫章珠市村、大方普底村、毕节三官村。在这几个村寨中,板底、朱市村保留的彝族服饰文化及语言较有特色,但当地社会生活中找不出还在使用彝文的痕迹,没有了呗摩文化,且多数人信奉基督而被淘汰。普底村和小河村虽是彝族寨子,但,一不说彝语了,二无服饰了,三更无文字及婚丧文化,也被淘汰了。三官村虽说现代人没有穿彝族服装,但语言是保留着的,大小孩都用彝语交际,就村内汉族也通彝语,这是其一;其二,彝文还在村内流传使用。用彝文书写的神位联、乔迁联、春联、婚联随处可见,其三,当地老年人去世,都还在按传统习俗,请毕摩给老人解冤指路,即保留有传统的原始宗教文化。其四,三官小学还增设有彝文课,彝族传统舞蹈常在春节或喜庆节日期间演出。因此三官村被省政府列为彝族文化保护建设村。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和省委、省政府对民族文化的关心和重视。笔者认为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同国家西部大开发相结合,规划实施好“彝族文化保护与建设”项目,使古老而优秀灿烂的彝族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就此,笔者而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供领导决策实施。

一、文化保护的内容

既然说三官村是全省列为民族文化保护建设的20个村中的唯一的一个彝族村,那么文化保护内容不能仅局限在三官村内的现有范围,要从历史的角度考虑,把现在失传了或本地失传了的彝家的优秀文化都列入保护建设(传承)的内容。从这个角度,笔者建议保护内容有:

1.呗摩文化

呗摩是掌握彝文经典的传统知识分子,由于方言土语的差异,其称谓有呗摩、毕摩、呗玛、呗耄、毕摩等汉文译写。在君臣师三位一体的君长制政权时期,呗摩的地位仅次于君长,与臣并列。

彝文古籍《延请呗摩经》载:“哎哺有呗摩,呗摩推崇雾;恳索有呗摩,呗摩推崇云;木确有呗摩,呗摩推崇石;姆米呗摩推崇天,武候呗摩推崇地。”在麻利哦嘎那地方,呗为天公来作战,呗为地母来办事,战争要呗摩。在列姆妥冲那地方,农牧用呗摩,上下尊呗摩。“吐姆伟呗摩在上,呗摩为天定次序;舍喽斗呗摩在下,呗摩为地定次序。”“《额咪》三十章,传给了呗摩……呗摩识天象,呗摩识天文,呗摩识地理,呗摩能辨史。呗摩能使林木枯,呗摩能使山陷坑,呗摩能使地生禾。若有人生病,呗摩到病即除……有呗摩,就有字;有呗摩,就有书;有呗摩,就有文;有呗摩,就有史。优阿武写文,帝赫哲编史。吐姆伟掌文,舍喽斗掌史,呗摩创文史。”在彝族群众眼里,呗摩是知识最丰富的人,故有彦语说:“调解纠纷的知识上百,君长的知识上千,呗摩的知识无计其数。”“君长来拢呗摩不起立,呗摩起立君长不吉利。”君长制政权崩溃尤其是改土归流之后,呗摩的职业发生了专司祭祀的变化,呗摩成为彝族原始宗教的专职传承人。从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呗摩文化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形成的,是彝族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呗摩文化始自哎哺(距今约万年)时期,经历代呗摩的不断总结、提炼,又运用于生产生活,指导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历史哲学、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是推动彝族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宝,是开启人类文明先河的重要工具,是我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研究彝族古代史及彝族原始宗教的活化石。保护呗摩文化,说到底就是保护彝族的丧葬文化。

2.摩史文化

“摩史”是彝语音译,若翻译成汉文,摩有长、臣老意,史是斗、赛、辩意,其称可理解为:是能歌善舞,能言善辩的大臣。因方言土语的差异,摩史一词有摩守、慕施等音译异写。《水西土官志》载:“司宣颂者,曰慕施。”《黔西成志·土目姓氏仪理论》载:“司文书,曰摩史。掌历代之阀阅,宣歌颂之乐章。”《摩史苏》前言载:“摩史是一种社会职业(职务),地位仅次于君长,是慕叩(臣)的组成成员,又和毕摩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赫章彝族词典》载:“麻史,史师,即宣颂阀阅乐章的人,即司仪职。”在古代彝族“九秩九室”的土司体制中,摩史具有史官、礼仪官、外交官等多重身份。摩史不仅要通彝文,言诗作赋,精通彝族礼仪,还要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彝族不论君长还是庶民家,凡有吉庆、婚丧嫁娶等外交应酬大事,摩史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君长制度土司政权瓦解,实行改土归流之后,摩史虽仅服务于民间的婚丧歌舞,但从历史的角度保护摩史文化,就等于保护了彝族的诗词文化、歌舞文化和婚俗文化。

3.唢呐文化

唢呐是汉语,彝族谓某哼或猛哈。其中的某(猛)是吹,哼(哈)是说或讲,全称即“吹说”。也就是把表达思想感情“说”的辞用唢呐这个乐器把它“吹”(奏)出来。这个名词说明,彝族的唢呐调在历史上,既有词又有曲,但现在,只有曲没有词。这就说明唢呐文化,不仅要保护,而且还有抢救词的工作。据陈荣辉老吹师介绍:“彝族唢呐确实是有词的,只因战乱影响,逃荒躲乱,传承中把词丢掉了,只传调子(曲)了,要不,念几首你听听。”(汉文系笔者翻译)

例一

(注: ʔɑ21me13tˊɑ21ʑo21zu3tˊɑ21ʑo21一个姑娘一个郎ʔɑ21me13tɑ21ʑo21zu3tˊɑ21ʑo21有姑娘就有小伙姑娘一个儿一个zu3bɑ21dɤ55ʟɤ55tˊei3?小伙往哪去了呢?儿小何往去te33ɡo13te3dʐʊ55tei3若往大田大坝去田湾田坝 去te33ɡo13te3dʐʋ55ʂʋ21 就往大田大坝追田 湾 田 坝 找nɑ21ŋʋ21tˊe21tˊo13dʋ21 你能跑脱我的手?你我 跑脱 能ʔɑ21me12tˊa21ʑo21zu3tˊɑ21ʑo21有姑娘就有小伙姑娘 一个 儿一个zu3bɑ21dɤ55ʟɤ55tˊei3小伙往哪去了呢?儿小 何往去ndi21mʋ21ndi21ɣe3tˊei3若往平原大坝去,土大土大去ndi21mʊ21ndi21ɣe3ʂʊ21 就往平原大坝寻土大土大找na21ŋu21tˊe21tˊo13du21你能跑脱我的手?你我 跑脱能ʔɑ21me13tˊɑ21ʑo21zu3tˊɑ21ʑo21有姑娘就有小伙姑娘 一个 儿一个zu3bɑ21dɤ55ʟɤ55tˊei3小伙往哪去了呢?儿 小何往去fɑ13i21fɑ13nɤ21tˊei33 若往悬崖峭壁去岩 青 岩 赤去fɑ13i21fɑ13nɤ21ʂʊ21 就往悬崖峭壁寻岩 青 岩赤 找nɑ21ŋʊ21tˊe21tˊo13dʊ21你能跑脱我的手?你 我跑脱能)

例二

(注: ze55ko3dʑi55mʊ21vei3箐里开刺花ze55ko3dʑi55mʊ21vei3箐中刺果开刺花箐 里刺粒开ɕi55i21ɕi55hiɑ3vei3 开了七天七夜花七 天 七 夜开ɕi55pu3ɕi55kɑ3vei33七枝开出七朵花七 朵 七枝开ʥi55mʊ21nɤ21ʟi21dʊ3 将来刺果红成熟刺 粒红来 了ʔɑ3ɕi55xɑ13ɡo13ʟi21咱们摘回家咱 们 摘 回 来ze55ko3ʔɑ3tʂe55ndʐʊ3箐中喜鹊喳喳叫箐 里喜 鹊叫ɕi55i21ɕi55hiɑ3ndʐʊ3七天七夜不停叫七 天 七 夜叫ɕi55tɕˊie3ɕi55ʣɿ21ndʐʊ3七只叫成七对鸟七 只七对叫ɕi55ʣɿ21dʐʅ13dʊ33dʊ3 七对互相相好了七 对互睦了ʔɑ3xe55ɖʅ21tˊei3dʊ3带着飞走了把 带 飞去了ze55tɕˊi3tʂˊʊ55ʂʊ21ʥie3 箐林脚脚找伴玩箐脚伴找玩ɕi55i21ɕi55hiɑ3ʥie3七天七夜玩得欢七 天 七 夜玩ɕi55i21tʂˊʊ55pɑ21ʥie3七天玩成好伴侣七 天 伴侣玩nei3ko3ɡɯ21ɡʊ3dʊ3心中喜悦说不完心里喜悦 了ʔɑ3ɕi55sɤ3ɡo13ʟɤ55 咱们把家还咱 们 走 回 去)

例三

(注: ɣɑ3mʊ21nɑ3黑母鸡ɣɑ3mʊ21nɑ3,ɣɑ3mʊ21nɑ3黑母鸡啊黑母鸡鸡母黑 鸡母黑tˊɑ21i21tˊɑ21mʊ3ndʊ55ndʊ55 一天生个蛋啊一 天 一颗生生tˊɑ21i21tˊɑ21mʊ3ndʊ55一天只生一个蛋一天一 颗生ʔo21ʔɑi55ʔo21ʔɑi55ʑi13tʊ55dzʊ21ʂʊ21dzu3哦哎哦哎起来找食吃哦哎哦哎起来粮找吃ʔo21ʔɑi55ʔo21ʔɑi55ʑi13yʊ55ʑi21ʟɤ21ndo21哦哎哦哎起来找水喝哦哎 哦哎起来水找喝ʑi21ʟɤ21ndo21找水喝水 找喝ɣɑ3pi13mu55,ɣɑ3pi13mu55 大公鸡啊大公鸡鸡 公老 鸡 公老tˊɑ21i21sɿ3ɡʊ21mbu21mbu21 一天叫三次啊一 天 三次叫叫sɿ33ɡʊ21kɯ3kˊu55mbu21三次一共叫九声三 次九声叫ʔo21ʔoŋ55ʔo21ʔoŋ55i21ʥy3do3dei13dʊ3哦嗡哦嗡太阳出得了哦嗡 哦嗡 太阳出得了ʔo21ʔoŋ55ʔo21ʔoŋ55hʊ21bʊ21do3dei13dʊ3哦嗡哦嗡月亮出得了哦嗡 哦嗡 月亮出得了do3dei13dʊ33 出得了出得了mʊ3ko3pˊu55,mʊ3ko3pˊu55 吹师们啊吹师们吹匠汉吹匠汉tˊɑ21i21tˊɑ21i21mʊ3mʊ3整天整夜吹啊一天 一天 吹吹tˊɑ21i21mʊ3ʟo55hɤ55 整天又说又是吹。一天吹着说555555ŋui13feŋui13feʑi13tʊʥɑ3ʟɤ21ʣu3肚饥肚饿起来要吃饭)

(注: 饿干 饿干起来饭要吃ŋui13fe55ŋui13fe55ʑi13tʊ55ʥi21ʟɤ21ndo21 口干舌渴起来要喝酒饿干饿干起来酒要喝ʥi21ʟɤ21ndo21要喝酒酒要喝)

陈荣辉老吹师介绍的唢呐词不止这些但因篇幅有限,暂举此三排谱。从这三排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彝族古代唢呐词具有乐府乐章的鲜明特色,是整齐的叠章。如例一三章章五句,例二三章章五句,例三三章章六句。同时也具备彝族三段诗比赋兴特色。所以,保护了彝族的唢呐文化,相当于保护了彝族的音乐文化和诗辞文化。

4.古籍文化

彝文古籍卷帙浩繁,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军事文化,伦理道德,婚丧习俗等,按其使用分,就呗数和摩史数两大类,呗数是呗摩用的书,摩史数就是摩史用的书。按用途分,呗数有《ʑi33ndɤ33su33解冤书》《ʥʊ21mu55su33指路书》《ndɤ33su33清宅书》《ʟʊ13su33禳解书》《祭祖书》《招灵书》《献灵书》《祭灵书》《》《tɕi33su3献茶书》《ʑi2133su33献水书》《bu21ɬo33su3献山书》《ʑi21ɬo33su3”,“祭水书》《mi3ɕie3ɬo3su3”祭土地神书》《mi3xo3ɬo33su3祭坟书》《pˊi3ɬe55su3换祖灵筒书》《ɳe55ʂʊ21su53寻灵书》《hʊ21ʔɤ3su3叫魂书》《ʨe3tˊʊ13su33除煞星书》《ʨe3tʂˊe55su3祭星书》《ɳo21tsei3su3牺牲书》《dʐʅ3mo3mie21su3逮牲书》《ʦˊu3tˊɤ33hi13su3交牲书》《ʥi21ʟʊ21ɬo3su3祭福禄神书》《ʥi21ʟʊ21tie21su3安福禄神位书》《mie21ʨi3su3献熟食书》《ʣe3ʨˊi3su3献生肴书》《ɕi3tʂɑ3su3查死因书》《tʂɑ33su3查兆书》《择期书》《tˊɤ21ʨˊo21su3叙典章书》《nʊ21su33su33除病书》《ʨˊi33ŋɡu21su33药物治病》《su33ɕie33命理书》《su3321通书》等,几乎每一个活动就有一本书,书中还载有若干仪程及仪程的由来与意义,是研究彝族历史及原始宗教的第一手原始素材。摩史数分:nʊ3ɣɯ3su3(儿子要妻日吟唱的酒礼歌书)、ʔɑ21me13kˊei3su3(姑娘出嫁日吟唱的酒礼歌书)、mu55kˊei3su3(老人魂魄日吟唱的挽歌书)、tɕˊʊ21ɡʊ21su3(爱情书)四大类,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工艺美术、伦理道德、医药卫生等。如《mu313mi355论术天地的产生》《ʦˊo2113ʦˊo21ʥy21论术人类的兴起》《tʂˊz21dzo3tʂˊʅ3ɣʊ55叙述修房造屋的兴起及场景》《to13xo55su3叙述灯盏史》《ʦo2113ʦo13ʥy21坛子的由来》《ɖu21mu3ʑi21ʦu2133笃慕时期洪水泛滥》《ʨˊi3ŋɡɑ13ʨˊi3ʂʊ21采药治病》《孝敬父母》。《mu3ɡʊ21ʨe13ʟɤ55ɬɑ13天宫男女星》《fu21su3赋辞》《se3tˊɤ33ʔɑ3ʑʊ21省吞阿由的故事》《nei3ʂu3ʔɑ21me13kˊei3伤心的姑娘舞》《mu21ʂʅ55ʂʅ3撒麻舞》《ŋɡu321收荞》《tʂʊ3mi55谜语》《kˊei321挽歌》等,它们是研究彝族古代婚俗及人类历史、伦理道德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古籍大多保存在呗摩和摩史手中。但目前呗摩及摩史人员状况不容乐观,保存古籍的条件在逐渐散失,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古籍有可能被人为性毁灭。

据笔者1980年统计,三官寨的呗摩当时有陈作珍、陈大江、陈亮奎、陈文均、陈大远、陈文志、陈大林、王华恩、王仕才、罗文明等10人,摩史有陈章怀、陈章伍、王仕云、罗才友4人(有的呗摩曾经是摩史)。但是现在,呗摩仅有陈文均、陈大远、王仕才3人,且王仕才已是年过古稀之人,陈文均、陈大远年近花甲。摩史还有陈章伍、陈章怀、罗才友,但陈章怀和陈章伍都是年过古稀之人。他们的后裔都在外面打工,无人继承祖业。祖上留下的彝文古籍无人过问,无人知晓。

古籍文化还应该包括口碑文学,三官寨内的口碑文学如“ʔɑ355tʂˊʅ33”、“ʂɑ3ɣʊ213ʑi55zu3”是叙述爱情故事的,犹如《阿诗玛》一样的动人。“nɑ33ʟi5513ʥy55”叙述nɑ3ʟi55犹如阿凡提式的人物,“ʔɑ3nʣʊ3ʔɑ3ʑi3”、“sei33kˊɑ3tɕˊ33ʔɑ3pˊʊ21”等是反映聪明与笨拙的童话故事。

5.饮食文化

彝家坨坨肉、吃鸡头、看鸡卦、扎斗(猪肘冻肉)、抬猪下巴、喝大碗酒、品罐罐茶、吃荞姑奶、调油麦炒面等乐中有趣,趣中有史,是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饮食文化。

6.服饰文化

服饰是体现各地区各民族的特色标志,不仅反映了该民族的自然崇拜物,还同时反映了当地民族群体的手工技巧和思维能力,如彝族服饰中的龙、虎、鹰、火、云等就是该民族的图腾崇拜物。

7.民居建筑文化

彝族刚开始过着游牧生活,后来虽说转入农耕定居,但由于战争频繁,一直过着迁徒生活,直到清康熙年间才有稳定的住所,所以真正的彝家民居古建筑已经毁于战火,但在彝文古籍《tʂˊʅ21dzo3tʂˊʅ3ɣʊ55修建宫殿》《to13xo55su3灯盏史》《pˊu55tˊɤ3su33》延桌书等中还有描述的文字记载可供参考,再结合现存的;建筑结构人,彝族民居还是有一定特色的,应该加以保护。

二、民族文化保护的措施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这就是说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本身的性质特征不同,其保护的方法措施必然不同,如果未经周密思考,认真分析,措施未经专家论证而盲目行动,那不是保护文化,而是破坏文化。关于措施,笔者也仅是提供参考,或叫抛砖引玉,关键还是专家的意见。

以旅游开发为目的在三官寨建立一个文化中心园地,以此园地展现彝族文化。第一,建一个能容纳2000人左右的大型露天广场供人们集会。广场上方立一根图腾柱,柱上雕刻龙、虎、鹰、火等图案,让人直观地知道: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的图腾是龙虎,鹰是彝族文化的象征,彝族的族花是杜鹃花,彝族使用的历法是先天八卦——十月太阳历等。广场四周,建荧光屏,播放有关彝族文化的资料、图片等。第二,建一陈列馆,陈列彝文古籍、彝族文物、彝族服饰、彝族工艺美术等。第三,建一殡仪馆,凡寨中人去世,都在此举行殡葬仪式,一可减少当地老百姓的经济开支;二可供游客现场观看彝家的丧葬习俗;三是此馆就是培训、传承呗摩文化的永久基地,全国各地彝族或科研人士有要学习或研究彝族呗摩文化或研究彝族原始宗教的,到此即可解决问题。第四,彝族历史上就实行火葬,现在国家提倡火化,这里就是先例的教育基地。第五,建一彝族风情文化馆,内设舞厅,内备月琴、口弦、唢呐、二胡、笛子、芦笙等彝家古老乐器和现代高科技乐器及音响器材,一供人们对比学习、研究,二供广场使用,三供游客在内观看彝家的婚礼习俗、对歌等。第六,建一综合性餐厅,一可展现彝家饮食文化和酒文化,二可供游客就餐,三可供殡仪馆就餐,四可供培训人员或研究人员就餐。第七,建一综合性宾馆或叫招待所,主要供外地游客及前来培训、调研等人员居住。第八,建一医疗卫生室,一可展现彝家医药文化,二可保障游客临时的医疗救助。第九,建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公厕、停车场、小卖部等。第十,征集文物、古籍等,统一集中,科学保存。第十一,翻译、整理出版彝文古籍和口碑文学。第十二,拍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如彝族婚俗、丧俗记录版《洪水泛滥》《阿喽齿与啥俄娄於汝》《哪哩栋居》。第十三,培训一批彝族文化传人,如呗摩、摩史、骂协、刺绣、编织、酿酒及歌舞人员等。

三、建设规划

除了保护措施提到的文化中心园外,第一,修一条7~8米宽的旅游公路从大屯土司专园至三官寨文化中心园再连通渔家沟大桥接大纳公路。在此基础上辐射至大营、中营、益倮秤候(石板变色湖)、陶家山、香台山(可考虑缆车)、观音岩、蝙蝴洞、张二皮洞、黑鱼洞等旅游景点。第二,在梨子树丫口和渔家沟大桥分别建立寨门。第三,在黄坭坡和十三凼分别建停车场和商业街。第四,在路井沟或山背后朱家湾建猪牛羊、鸡鸭鱼养殖场,产品供应给文化园。第五,在庙背后或新房建酿酒坊,产品供应给文化园。第六,在野猪塘路井沟、苗岩青冈林、生基坟等统一规划修建公墓陵园,避免死人与活人争耕地。第七,园林绿化建设。两寨门内公路两侧及辐射公路两侧,停车场四周,招待所、餐馆、文化园附近,寨内住户房前屋后和两山一律种植花草、树木、等绿化,使文化园绿树成荫。第八,旅游景点建设。①大营中营:弘扬爱国爱家,抵御外来侵略精神。②石板变色湖:弘扬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思想。③香台山:宣传国家宗教信仰自由,外来宗教——佛教文化进入彝区,但未渗透。④陶家山:登高远眺,放眼世界,弘扬彝族为了生存,敢于改造自然,敢叫河水上山坡精神。⑤石莲花、麒麟洞(张学举屋后至杨世林门口):宣传自然美。⑥观音岩马蹄印:(四营山仙鹤起飞,仙马出走,此印与四川月亮田的渊源关系的神话故事传说)反映破坏自然、破坏环境而造成不良后果。⑦蝙蝠洞、张儿皮洞:溶洞景观。⑧母猪龙、踏蹄洞、黑鱼洞至东风大桥脚:自然景观,冬暖夏凉,适宜御寒避暑,垂钓休闲。⑨风包山:建为祭山祭水台,反映人类征服自然,抗灾防灾的能力。⑩人文景点(陈章庆住房语录墙和陈大兴老房曾经驻扎过红军战士):反映三官彝族人民与世俱进,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支持党的革命工作,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光荣传统。

三官寨本身人均耕地就很少,再占用耕地后,土地建设尤为重要。建议一:填沟扩地。从煤洞坡到火马小河边,原本是梯级式小平原,但因历代山洪未得治理,逐年冲刷成一条大沟,耕地减少百亩有余。所以治理这条大沟,就可增加百余亩耕地。措施有,第一是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从源头上减少洪水来源。第二是分段切流,引洪排洪。第一段,把高坎新房下来的洪水引到陈明仲房侧的洞中。第二段是从游山湾脚修条拦山沟经庙背后、杨家岩脚到陈章训家背后洞中,再从干龙口册脚修条拦山沟经生基坟、苗湾子到陈章训家背后洞中,即可把献山林至四营山一带洪水从洞中排除。第三段,从陈明洞屋后修条拦山沟经箐坎上、陈文均屋后至岭埂朱家湾即可把豹子山、牛胸堂、青冈林一带下来的洪水拦截到朱家湾排除。第三是切湾填坳,砌邦盖板,直线排水。即把原沟弯曲处改成直道,低凹处填高,沟底夯实,砌宽1.5米、高2米的通道,上盖30厘米厚板。第四是取土填沟,使沟面形成梯级式小平原。若附近土方不够,可考虑从山背后、羊鼻子一带取土。建议二,改造耕地。即用降高填低的方式将槽子内原丘陵式耕地规划改造成平原式耕地,以便实行机耕。建议三,水利建设。三官寨气候适宜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但因水源稀少,碰上旱灾年代,就成有种无收。所以,在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口又在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解决水利问题,使耕地旱涝保收尤为重要。第一,在凡有水源的地方建山塘水库。第二,在各家门前建小水池,把所有的水都蓄存起来,供干旱时浇灌。第三,若能把赤水河之水引到陶家山,那不仅解决了三官寨用水,还可保障低于陶家山一带,如左坭、大河、青山、岩脚、田坝、青冈、上金井、白沙河、大屯、烙烘、长中坝、龙场营、者板坳等三个乡镇的耕地灌溉问题。

毕节民族研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