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牛鼻子渠道
所属图书:《仫佬行歌:仫佬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牛鼻子渠道

现在麻江县下司镇和平村住有金、胡、廖、罗四姓人家。沧桑巨变,现在虽然不用通过半岩上那条艰险的水渠来灌溉良田,但人们还是谈论着罗家仫佬族人兴修于清代嘉庆年间的牛鼻子渠道。

这条水渠全长1500米,迄今已有整整200年历史。这条渠道的倡修者是和平村的仫佬族人罗文华,继修者是他的儿子罗希夔。罗文华从小念书,是个书生,历来从教;罗希夔系清代嘉庆己未年(1799年)贡生。

和平村位于清水江畔。和平与沙坝是和平村的两个自然寨,一水之隔。这里地势平坦,有耕地100余亩,虽有一条发源于杨柳塘且距和平村仅700余米的小溪流过注入清水江,但因有一座大石山阻隔,所以很难引入灌溉,只能旱种,不能水种,使发展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牛鼻子渠道

清乾隆年间,罗文华被沙坝周姓聘请教书期间,眼见这一情况,便暗下决心,省吃俭用,积蓄资金,准备请工匠开凿石山兴修水利,以解决耕地缺水灌溉的问题,但不久罗文华去世了,兴修水利的事并未完成。其子罗希夔继承父志,出资请来湖南工匠,在大石山腰悬空架木,横凿峭壁,兴修牛鼻子渠道。

据传,当工匠凿岩到一段名叫“告香火”的地方时,因钢钎凿伤了“龙筋”,喷出许多“龙血”,染红了清水江水,有几个工匠当即被“神灵”碰飞到百余米远的清水江对岸死亡,活着的工匠再也不敢继续开凿石山。这段没有被凿通的地方,后来只好架木枧接通。

兴修牛鼻子渠道的工程,的确是非常艰险的。该渠全长1500米,其中就有近1000米沿悬崖峭壁而过。今观之,真有鬼斧神工之感。可见前人筚路蓝缕创业之难。

为了不忘牛鼻子渠道创修人的功绩,罗姓在家谱中对罗希夔生平事迹的记述,曾有这样一段话:“罗希夔,嘉庆己未贡生,就通判职,生于乾隆十三年戊辰七月二十二日,自幼从学于蒋振鲁先生。生平忠厚,勤俭创修和平牛鼻子沟,引水灌田,观者神之。”

罗姓子孙、清光绪乙亥恩科贡生罗及奎,对其先辈罗希夔刨修牛鼻子渠道赋诗一首,诗云:

仫佬行歌:仫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