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净身开路送亡灵
所属图书:《仫佬行歌:仫佬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净身开路送亡灵

老人去世后,子孙在堂屋设灵堂,男左女右守灵,趁老人的嘴还没有变硬时,喂上三口酒,然后马上用一块硬币含口,过去用大洋、银元,现在改用一元硬币,装棺时取出。为什么要这样呢?仫佬族认为,人死后到了阴间也是要用钱的,除了准备酒,还要带钱去花。把这些准备好以后,还要用柏枝烧水给老人沐浴净身,穿上新衣服,数量不等。

尸体的停放则同时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横大梁停放,另一种是顺大梁停放。即以仫佬族农村盖房的中间堂屋顶上的大梁为准,大多数人家是垂直于梁的方向,死者脚蹬大门,头顶香火(神龛),而在麻江县下司镇回龙村罗姓及宣威镇瓮袍村黄土寨罗姓则是顺着大梁停放,与房屋平行方向放。男女性别也有讲究,以人站在堂屋,面向大门论,男性死者,头在左,脚在右,女性死者头在右,脚在左。他们为什么行此风俗?罗姓子孙说,他们的祖先向来如此,前人兴,后人跟,谁也没有去问个究竟。

在治丧期间,要请仫佬族“道士”来开路。在明清以前,开仫佬路,用仫佬语念,仫佬族“道士”手提大马刀,用一条狗或一个猪头、一只鸡为死者开路。仫佬族“道士”要念一天一夜的经,内容大概是送老人返回他来的地方,从寨子里开始送行,途中经过果园、树林、溪水、蛤蟆林、独木桥,有福桥上过,无福水上漂等,后来吸收儒家道教文化,念诵《目连救母》、《游十殿》等民间故事。

下司镇翁把朗风光

《游十殿》书影

用狗开路也是仫佬族特有的风俗。他们认为祖先在寻找家园的过程中,用狗带路(狗是最记得路的动物),所以现在也应用狗来为死者开路。当然,这个风俗现在大多已经改变,都是请阴阳先生开路,不再是仫佬族“道士”,改用猪上祭,不再杀狗开路。开路活动中,还要写一张路条(票)注明死者的生辰与死亡的年月。一系列悼念活动完成后,即可入土安葬,上山的过程中要撒买路钱,即把纸钱(冥币)丢在地上以示为死者买路。

仫佬行歌:仫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