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传统礼仪
所属图书:《中国·贵阳布依族文化:布依文、汉文(上)》 出版日期:2017-02-01

第二节 传统礼仪

布依族居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自古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有独特的交往方式和风俗礼仪。

一、以歌交往礼仪

古人曰:“有歌方醉,无月不登楼。”哪里有歌声,哪里的气氛就很活跃,场面就很热烈。布依族举办的各种宴席都有歌声伴随;各种民族文艺活动,都少不了对歌。很显然,布依族善于以歌代言和以歌传情。不过,布依族唱歌是有一定规矩的。

1.唱歌要分场合。什么场合能唱什么歌,什么场合不能唱什么歌,自古到今,都有一定规矩的。比如说,布依族唱的斟酒歌、夜宴歌、拦门歌、情意歌等喜庆的歌曲都可以在婚宴、乔迁宴、生日宴、祝寿宴、竖房宴以及其他喜庆场合唱,但不能在“白喜”宴上唱,白喜场合只能在深夜唱孝歌。不懂得这个规矩的人,是会被旁人耻笑的。

2.“对歌”礼仪。布依族“对歌”一般指男女对唱,人数不限。有些地区只能是二对二,两个男的对两个女的。同姓氏的男女之间,一般不“对歌”,这是规矩。“对歌”要分年龄段,选择同龄人作为对歌对象。老年人“对歌”以“古歌”为主,多数采用布依语对唱。以盘问方式唱出天、地、山、川的形成过程,日、月、星、辰的演变,江、河、田、地的开拓,五谷农禾的生长程序等。中年人“对歌”以民歌为主,内容以“谦逊歌”和“抒情歌”为主,叙唱人生的酸、甜、苦、辣和艰苦奋斗,创造未来的过程。青年人“对歌”以爱情歌为主,从试探、相识、相恋、迷恋到分离和惦念的过程。“对歌”是感情的交流,达到相互了解、结识朋友的目的。

迎宾

二、节日活动交往礼仪

贵阳市布依族聚居的地区经常举办各种民族文艺活动,广泛开展文化交流。一方面是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另一方面是推销自己的民族工艺产品,达到促进民族团结、助推经济增长、共同致富的目的。

1.以农业产品交往。小河区小马场一带有千亩杨梅林,乌当区永乐乡的科技桃树,罗吏村、柏杨村的莲藕,花溪区把火村的草莓,已形成规模种植,在收获季节到来的时候,顾客络绎不绝。村里干部为了帮助村民更快促销产品,分别举办杨梅节、桃花节、莲藕节、草莓节等文艺表演活动,吸引四方八面的观众,广泛交往各民族朋友,扩大产品销售数量,增加经济收入。

2.以民族工艺产品交往。布依族的服饰制作很精美,刺绣精致美观,穿在女青年身上,更显得其人清新高贵,仿若出水芙蓉,深受中外来宾的赞赏。布依族的蜡染技术也很独特。蜡染的花纹鲜明、文静素雅、美观大方、绚丽多彩。蜡染的床单、被面、帐檐、枕套等都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敬贵宾酒

自从2001年恢复民族节日活动以来,布依族男男女女重新穿上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参加到各种文艺活动中。各个地方不断涌现出布依族服饰制作点,呈现民族服装制作热潮,靓丽服饰亮相各种社交场合。特别是在民族节日,一排排穿着同花色的布依服装男女青年,欢声笑语,漫步街头,有些聚集在河边柳荫树下对歌,形成如诗如画的生动场面,令人神往。

三、待客礼仪

布依族村寨举办各种喜庆活动,素有“一家办酒,四邻待客”的习惯。村寨里人们得知某家人的大喜之日即将临近,家家户户都做好迎接客人到自己家来做客的准备。大喜之日,凡是参加陪客或是帮忙的,都会邀请客人来家做客,布依族称为摆家。临到自己家门口便说:“请稍等,我把狗拴了才进来。”随即将朝门或大门关好,便开始对唱:

客人假装转身走,大家哈哈大笑。

客人进屋刚坐下,主人敬烟、敬茶后又将糖果、瓜子、水果等分给客人,紧接着将摆满酒杯的茶盘端来敬酒,主人边敬酒边唱歌。

布依族平时走亲访友,宴席,迎送客人等都很讲究礼仪。客人到来时,主人立即走出门外(朝门)迎接,并对客人说“好稀罕”“难走”之类的客套话。客人手里若提有礼品,主人要伸手接过,并说:自己人来了就很好,何必花钱费米。客人便回答说:两手空空,来到家中,不讲还好,讲起我脸红。说话间,主人让客人先进屋,自己随后,客人进屋入座后,先敬烟后敬茶,叙说客套话等,然后再就餐。

敬酒

平时待客就餐,虽不像喜宴那样隆重,但入席礼仪也是很讲究的。

布依族待客就餐时男女很少同桌,小孩是不能和老年人同席的,来男客请男的陪,来女客请女的陪。入席时必须是老年人坐上首,年轻人坐两旁;斟酒必须先斟给老人,提壶必须是左手提壶向右斟酒,右手提壶向左斟酒,不能反方向斟酒,错了先罚提壶人一杯,再给别人斟酒。第一轮是主人先斟,所有人的酒杯斟满后,主人先举杯请大家喝酒。每斟一轮酒,都要等所有同桌的人将杯子里的酒喝干后,才开始斟下一轮酒。若同席中有一人的酒未喝干,大家都要等着。陪男客就餐,非常拘束,特别是陪老年人,每动一次筷子,都要等主人或陪客的人邀约,夹菜入口后,要将筷子整齐摆回原处,筷子的大头不超出桌边。

礼仪展演

间席,主人要叫自己的孩子们来斟酒、装烟及倒茶敬客。

陪女客就餐,饮酒随意,不像陪男客那样反复敬酒,在宴席中,女主人要夹菜敬人,所谓菜,其实就是摆放在桌面上的腊肉、香肠、猪肝、猪肚等。这是他们朴实、谦逊的表现。

但布依族的谦逊,有时会使人误解。有一户布依族人家,请省外一位朋友吃杀猪饭,席间,主人不讲吃肉,而是请吃菜或吃辣椒,客人想,明明是杀年猪,满桌是肉,怎么总叫我吃辣椒呢?客人饭未饱而离席回家,后经别人讲明,才知道是布依族谦逊的礼仪,是自己误会了。

送客,布依族素有“男人送客一句话,女人送客到田坝”的礼仪。客人回家,男主人只送到朝门口,打个招呼说:慢走,有空再来玩。女主人就不一样,客人要回去,主人将准备好的礼物装在客人的提篮或旅行袋里,送客时带上礼物,一直送出村寨,边走边说“招待不周”等客套话,直到将礼物交送给客人后,才停下脚步,但仍然依依不舍地站着眼望客人走远后,才转身往回走。

四、生辰礼仪

布依族从孩子出生到满月有一套特定的庆祝习俗。不管是哪家生小孩,也不论生男生女,都要办喜酒,吃甜酒汤圆,分红蛋。室里院外,划拳打马,歌声飘扬,热闹非凡……

小孩降生满三天,要办“三朝”酒。“三朝”是三天需要办完的事情。包括“报晓外家”“书写八字”“杀鸡祭祖”和“吃三朝饭”。满月,要办月米酒。

(一)报晓外家

小孩降生后,男方(女婿)要抱一只鸡到外家(女方父母)报信。生男孩要抱雄鸡,生女孩要抱雌鸡。从此,女婿就改口称呼女方父母叫外公和外婆。外家得知外孙出生后,喜上眉梢。小孩出生第三天的早上,外婆就邀约亲族中的叔伯婶娘陪伴,并备办一些鸡蛋、米和婴儿衣物等来到女婿家贺喜。同时还回赠一只鸡(生男孩,回母鸡,生女孩回雄鸡)。外家为贵客,主家要请亲族中的亲朋好友来陪伴,分烟倒茶招待客人。同时请族中会写“八字”的先生到家为小孩写“八字”。

(二)写八字

写“八字”是“三朝”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不能马虎,更不能排错。多数都是请“吃三朝饭”的这天写。先生根据历书和排“八字”要诀推算小孩出生时的年、月、日、时的五行甲子属相。“八字”是家庭各成员按顺序编排的人口档案,要永久保存、代代相传。据说,“八字”能看出一个人的个性和前途。“八字”中五行(金、木、水、火、土)齐全的是好命,前程无量,丰衣足食。“八字”五行齐全的很少。如果“八字”中五行不齐全的就要想法弥补。比如说,王某的“八字”中缺少五行中的“土”,那么就要找一个含有“土”的字来取名。如“培”字、“均”字等。“八字”写完后,就要将鸡宰杀,祭祀祖宗。

礼仪展演

五、寿庆礼仪

布依族寿庆有独特之处。从寿庆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布依族文化特色。给老人举办寿庆活动,是要讲究一定习规的。如岁龄排行习规、寿庆接客礼俗和寿庆的夜宴礼俗等。

(一)讲究辈分排序

布依族做寿庆,要按辈分安排。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健在,儿女不管年岁多大,都不能抢先庆寿在前;父母的头上公婆健在,父母也不能做寿在前。也就是说,由长辈先做。岁龄要从51岁开始,61岁、71岁、81岁、91岁,照此类推。

(二)寿庆的接客礼仪

礼仪展演

寿庆的接客礼仪,主要是开财门。早上11点钟,正是来客的高峰。寿庆酒的开财门歌词与婚宴开财门歌词不一样。

客人来自四面八方,“寿庆”歌词都不雷同,主人必须多学些“寿庆”歌词,才能流利地对答多个地方来的客人,避免重复。

客人进门后,主人装烟倒茶,说不尽的亲近话,自然是布依族热情好客的礼俗常规。晚宴菜肴大致与婚宴、乔迁宴等相似,只是多一道菜——“寿桃”。吃了晚饭后,就要举行“寿庆”的夜宴礼俗活动了。

(三)寿庆的夜宴礼仪

寿庆仪式在主人家堂屋中举行。在堂屋中用五张八仙桌拼成丁字形。三张横着放,两张竖着放。横着放的三张要与中堂供桌平行,周围摆满凳子。上面一排由庆寿老人坐中,两旁是家族中长老陪同,也分男左女右座次。丁字形下面则由家族中的小辈坐,包括庆寿老人的女婿、女儿及宾朋等。桌上摆满下酒菜:香肠、猪肝、卤花生、盐豆腐、血豆腐、糖食果品、葵花、香烟等还有盛满米酒的两把瓷壶。一人面前摆一个小杯子,筷子一双,基本与婚宴摆法相似。摆设完毕后,仪式正式开始。先由寿家事先请好的主持人宣读“寿庆”仪式程序,简单说几句开场白:“今天是某某老人的××岁大寿,承蒙寿家的台启,并受寿家的委托,荣幸前来参加某某老人的寿庆宴会并主持寿庆仪式。”寿庆仪式程序共分为5步:

一是点寿烛,鸣喜炮。

二是全体起立,面向寿星,同唱生日快乐歌。

三是献寿衣。由女婿将事先准备好的寿衣双手捧到老人面前给老人穿上,在座的同唱庆寿歌:

四是唱巡酒祝寿歌。由坐上排的一个懂礼俗的叔伯长老执壶先给老寿星斟一杯酒。然后按男左女右顺序,每人斟满一杯酒。斟毕,执壶者举杯邀约大家把面前酒杯中的酒干完,然后大家就唱以“一”字开头的祝寿歌。歌毕,按同样的方法在各自面前斟满第二杯酒,又唱以“二”字开头的祝寿歌,如此类推,一直到斟满十杯酒,唱完十首祝寿歌为止。(编者注:饮十杯后,酒量小的便满脸通红,昏昏欲醉了。整个“寿庆”场面是那么祥和,说说唱唱,喜笑颜开,连祝寿老人也抿嘴在笑,真是令人开心。)从一到十的祝寿歌歌词如下:

五是吃寿庆生日蛋糕。小辈们将准备好的生日蛋糕端到寿星面前,老人先吃,然后宾主共同分享。

莫仁美

六、拜年礼仪

(一)布依族儿童拜年礼仪

新年初一,孩子们都起得很早,穿上新衣,胸前挂上小围兜,有的背个小书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走家串户拜年。家家户户的主人,特别是老人,听到孩子们的笑声,非常高兴,都站在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孩子们走到每家院子,都喊着说:“拜年拜年,不要粑粑,不要钱,给我一点小礼品,我祝主家发大财!”主人将准备好的糖果、葵花、花生、苞谷花等分给孩子们,男孩最喜欢的是鞭炮,主人便发给每人一小串。若主家有年近古稀的老人,孩子们到来后,老人要叫他们先到主家的堂屋拜祖宗,给祖宗叩头,并说“老祖公保佑你们快长快大,学业有成,光宗耀祖,长大后报效国家,升官发财”等吉利祝福语。说完,老人叫孩子们在院子里排好队,再将礼品发给孩子们。之后,孩子们欢欢喜喜离开,男孩们边放爆竹边走,直到拜遍所有人家为止。

新年初一这一天,布依族村寨,家家户户都得开着门,并留一人在家等着孩子们来拜年,若关上门,孩子们来到时没人迎接,孩子们就说:“没有人,我们回去!”新年初一,谁家都不愿意听到这句不吉利的话,所以非得等孩子们来拜年,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二)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拜年礼仪

新婚第一年,男方必须到女方家拜年,临行前,男方就得了解女方家族共有多少户,然后按每户一份购买好礼品,如糕点、果品、美酒等。另备一方肉(腊肉、鲜肉均可,三斤以上)、一壶酒给女方家,将礼品用香篮分装一至两挑,并请一至两个会唱歌的男青年帮助挑礼品,一同前往。多数都选择在正月初八前进行。到女方家后,晚上女青年们就会相约来陪坐,互相对歌,先唱问客歌:

唱完问客歌,接着唱洗脚歌、初会歌、过年歌等,对唱一夜,而后每晚都会对歌,直至回家那天为止。次日女方家请女婿及陪同来宾一起前去吃饭,席间女婿给长辈和所有赴宴的人敬烟、敬酒,并询问怎样称呼对方,待岳父及兄长一一作介绍后,主人便叫几个年轻人来斟酒敬长辈和客人。老年人吃好退席后,女青年们就唱歌敬酒,每吃一餐饭,至少要花两个小时,家家如此。请客的宴席非常丰盛,席上除鸡、鸭、鱼和数盘小炒,其余的全是烟熏过、煮熟切好摆放在盘中的干菜,有猪肝、猪肚、猪心肺、猪耳、香肠、糍粑、盐蛋等。尽管如此丰盛,主人还是很谦逊地说:“今年我们家过个残年,没什么菜招待表哥们和姐夫,回去不要传扬啰!”族中所有人家都请过后,女方家又要请族中所有人家来娘家吃一餐饭,叫作团客,这样女婿和陪同来宾才可以起身回家,行前,岳父母将缝好的长衫或一丈六尺布放进香篮里,作为给女婿的礼物,女方此时便送给男方每位族人一双自己亲手绣好的袜垫作纪念。

(三)女儿(姑妈)回娘家拜年礼仪

布依族女青年结婚生孩子后,娘家就改称叫姑妈,以后就不可回娘家过春节,只能在春节过后,由娘家派人来接回去过十五,婆家称之为拜年,拜年的礼品和新女婿拜年相同,娘家仍然要逐户请姑妈和女婿吃饭,同时也要团席。过完十五,姑妈和女婿返程,临行前,娘家将族中各家送的糯米(每户一升),加上自己打的月亮粑用香篮装好,请两名年轻人挑着,送姑妈回家。娘家送来的月亮粑要分给村寨所有族中人家,每户四分之一块,亲叔伯每家一块。留二至四块由送姑妈来的人带回娘家。只有在生孩子后第一年由娘家人来接,以后就不再来人接了。上述礼俗照旧,但不再将月亮粑分给全寨人家了,只分给亲叔伯家。

(四)干儿子给保爷或保妈拜年礼仪

布依族人家新生儿女都得请命理先生写八字,如八字与生父母的八字相克、相冲的,就得找八字与新生儿女无冲无克之人做保爷或保妈。找好后,选好日子,买些礼品,背孩子去保爷家吃餐饭,主人给干儿(女)的手上或脖子上拴根红线,给个碗并送予祝福语,当日返程。待来年春节,干儿子或干女儿就得到保爷或保妈家拜年。不得留宿,连拜三年。

拜年的礼品有公鸡一只,花烛一对,火炮一并,猪肉一方(2公斤左右),糕点和酒等,择期前往,到保爷家后,保爷将所有礼物摆放堂屋中的大桌上,点燃香烛,杀鸡敬献。干儿子(女)向保爷的祖宗叩拜,保爷给干儿(女)取名并祈祷:今有姓氏某某,自备香钱酒礼,雄鸡一只,敬献吾历代宗祖,请来受领,保佑干儿(女)某某健康成长。礼毕,放爆竹。饭后干爹干妈准备一口锅,一套新衣服、碗筷、红包等给干儿(女)。而后第二三年,除公鸡外,其他不变,保爷家也不再准备锅、碗、筷等送干儿子(女)。

罗志华

中国·贵阳布依族文化:布依文、汉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