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布依族与夜郎文化的渊源
一、对布依族的理解
布依族,按约定俗成的理解,即是对主要聚居在贵州境内的有相同文化、习俗、特征的近三百万人们共同体的称呼。
于是乎,外族或族中人也这么认同,这数百万人便是这名称的载体。笔者认为,布依族是近代人给这数百万人起的符号。而这数百万人其实是整个百越人中的一支。
布依族是百越的组成部分。离开越文化单纯研究布依族是不够全面的。但研究越文化是广而深的课题,现在就布依族文化而言,“布依、壮、傣是百越中滞留或行而未远的部分,他们长期共同生活于邻近地域使他们之间的共同性保持得更多,而且,他们中大多数至今仍保留着百越族群的原始称谓”(郭懋:《布依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从这个观点出发,把布依族从百越中细化了一些,把布依族的文化也带了出来,布依族则是百越族群中重要的一部分。
从越、夜、夷、依等词语的读音可认定,这是一种历史上对这些读音的延续。不能单从汉字字义上去区分,可以说“越”即是“夜”,“夜”即是“夷”,“夷”即是“依”。“布”即是“濮”,“濮”即是“百”,“布依”即是“百越”。这都是相同语词的读音不同的写法。
二、对夜郎文化的理解
“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后汉书》)。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史记》)“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引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外不能臣使也。”(《史记·西南夷列传》)。
“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史记·西南夷列传》)。
从这些史籍中可以知道,夜郎古国确实存在,尽管现在还没有出土文物能佐证这些记载是否真实。“夜郎自大”成语的流传,使夜郎文化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布依族有个流传很久很广的民间故事《金竹司的传说》,它与《华阳国志·南中志》的记载:“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于女子足间,推而不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夜,成竹林,今竹王三郎神是也。”极其相近。“竹王既灭,表封其三子为候,以慰夷濮,其一为金竹侯,世守其土。”(《中国土司制度》)
根据以上记载并对照布依族有关民间故事,我们已对夜郎国及其文化有了一个较清晰的印象:夜郎国有之,夜郎文化有之。至于对夜郎文化的详细研究考证,那是史学家们的事。笔者只是就布依族与夜郎文化的关系作一些分析,试图从这些简单的阐述中理出另一种思路。
三、布依族与夜郎的渊源
夜郎始兴于竹,竹王从竹而生。布依族以竹为图腾,以竹为崇拜对象,这不是巧合,而是有历史的渊源和内在联系的。
布依族的竹图腾崇拜在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人还未出生,就请布摩搭竹桥。竹桥的制作要选一对竹节一致、高矮相同的金竹,竹尖留有竹叶以示生命旺盛,布摩用此竹编成小竹桥,桥上挂红纸人形三排。竹桥的安放位置有三种,分别将一个安放在人们常过路的小路水沟上,一个安放在孕妇的卧室门上,一个安放在孕妇的床头柜上。祭以香纸钱酒礼,以此求竹神保佑出生的婴儿茁壮成长。
在布依族老人去世的祭奠仪式上必须敲响铜鼓,用大竹做成幡竿,竹尖留有竹叶,竹尖不能折断,女人和不洁的人不能从竹上跨过。将魂幡挂于竹上,作为逝者灵魂回归祖先住地的必由之路。
夜郎文化是竹的文化,从史记资料到民间传说,无处不浸透着竹的神秘性和崇拜性。虽然贵州境内很难寻找到出土文物来证实夜郎古国的存在,但从布依族对竹的崇拜和夜郎竹文化的对比,可以推断布依族与夜郎国有着渊源关系。
四、布依族文化和夜郎文化结合发展的构想
布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民族文化内涵十分深厚的民族。如建一座布依族民俗博物馆,必将吸引外界的注意,但那只是一种单一的文化活动,如果将布依族文化与夜郎文化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充满浓郁民族风情、充满神秘夜郎文化的“夜郎古国文化旅游景区”,那将是贵州本土文化和旅游文化独特的品牌。
学者和专家们对夜郎文化有很多研究和争论,这种争论有利于学术探讨,有利于澄清历史,我们可以借助其学术上的争论大做品牌的宣传文章,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布依族文化与夜郎文化的品牌效应。
贵州地处内陆,山高路远,开发贵州除了开发交通、能源外,旅游开发是重中之重,但贵州旅游开发靠什么呢?很多人只重视其山好水好,忽略了人文景观。贵州自然风光好,但炒作不如广西,贵州民族风情浓,但宣传没有云南到位,我们要开发人文景观文化,把夜郎文化与贵州独特的布依族文化以及自然风光结合起来,那才是我们的亮点。这不仅是对贵州历史文化的再现,更是搭建一座辉煌的旅游金桥。
夜郎古国文化旅游景区可以借鉴深圳民族文化园、昆明世博园等成功范例。但要做出我们的特色,集布依文化、夜郎文化、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于一体,再现一个几千年前的文明古国。既然是以“国”为品牌,凡进入“古国”的旅游者,门票可设计成“护照”,进入“古国”的游客要换装,在“国”内消费一律以筹码结算,筹码设计成有纪念意义的“古国”货币,用人民币等价兑换筹码,“国”中服务人员身着布依族服装,行布依族礼俗,再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文明古国。
王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