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彭善尧——土家族转角楼建造“掌墨师”
所属图书:《共和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下)》 出版日期:2016-12-01文章字数:3693字

彭善尧——土家族转角楼建造“掌墨师”

一、四年学成“掌墨师”

彭善尧

1940年7月15日,彭善尧出生于湖南省湘西永顺县泽家镇沙斗河村一个土家族家庭。

作为传统乡村居民,建房子是大事情,互助帮工更是常事,因此少年也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彭善尧小时候就参加过吊脚楼的建造,但那时并没有拜师学艺。不过,经过长期观察,他对吊脚楼民居建造有所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技艺。

16岁时,彭善尧拜沙斗河村木匠郑万青为师,正式学艺。彭善尧说,在老一辈木匠中,正式的拜师要举行仪式。学艺主要是随师傅出工,一般是先做些裁料、去皮等杂工,一段时间后,可以做刨柱子、凿眼等较为细致的活路。

学艺过程中,“技术上最难的是画墨线等涉及尺寸、位置和形状的精细活,这不仅需要对整栋房子的结构、尺寸、位置、形状了然于胸,还要精准计算和画出部件上的凿孔开眼的具体位置和尺寸、方向”。彭善尧说,这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是考验木匠能否成为独当一面的“掌墨师”的依据。

除了技术上过硬,一些造房时需要掌握的仪式、说辞和“招呼”(法术)也是必修课程。如开挖地基要祭祀土地神,匠人进屋要祭祀鲁班,砍树、上梁、铺瓦,都各有程序要走。

一般来说,拜入师门后,授艺过程至少两年,长的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有的甚至做一辈子“二墨师”,也成不了“掌墨师”。彭善尧前后用了4年,20岁学成出师,成了可以独立操作的“掌墨师”。

彭善尧的第一座吊脚楼,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造的。建造吊脚楼需要大量木料,而大集体时代,林木砍伐受到很大限制,这或许是那个时代很少新建吊脚楼的缘故。而进入新时期,政策松动,所以村民们开始自建吊脚楼,用彭善尧的话说,就是“那一阵子政策放开,允许村民砍一些集体的树,大家都在想,不砍白不砍,现在这些房子都是那个时候修起来的”。

在彭善尧的记忆中,大约是在1987年前,整个泽家镇只有一栋老旧的吊脚楼,他亲手修建的吊脚楼是第二栋。“我也没有拜师学艺,都是我自己学的。当时这一带只有一栋房子,跟我家隔着一座山。我当时年轻好胜,觉得这个没什么难的,我也能修好。我修房子的时候,村里的人都笑话我。那个时候我们这一带还没有人会修吊脚楼。”“遇到什么问题了,我就跑过去看那栋房子是怎么搞的。我是边想边修边学。”

彭善尧的行动,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后来大家看到我能修,就有好强的人也修,于是大家都修房子”。

不过,1996年之前,彭善尧一直在家务农,有人请他修吊脚楼时,他就过去帮忙。直到有一天,一个叫谢方一的长沙人闯进村,彭善尧惊奇地发现,谢方一拿着的一本书里,刊载有他修建的吊脚楼,数一数,居然有20多幅,其中包括自己的家,有一张照片上,他的小孙子也照了进去。这本书正是著名建筑学家张良皋的《老房子——土家吊脚楼》。

彭善尧热情地招呼谢方一在家里住下,带他四处去看吊脚楼。随后,彭善尧便随谢方一离开了老家,成了一名职业的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师。

二、土家族“走马转角楼”

吊脚楼也叫“吊楼”“吊楼子”,是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民族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渝东南及湘西、鄂西、桂北以及黔东南地区。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又有所不同。一般的干栏式建筑是全部悬空的,吊脚楼则是依山而建,部分建筑在实地上,部分由木柱支撑,所以称为半干栏式建筑。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吊脚楼是西南山区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因应大自然的必然选择。在那些地区,自然条件号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山多、水多、雨勤,于是山区先民创造出了独特的吊脚楼。吊脚楼高悬地面,好处多多:一可防潮避湿、通风干爽;二可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三是依山傍水或靠着田坝而建,楼下往往留有一定的空间,可喂养家畜,故而沈从文有“人家吊脚楼下有小羊叫”的描写(《鸭窠围的夜》)。

土家族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一般呈虎坐形、三合院。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正房有长三间、长五间、长七间之分,小康之家一般为三柱四骑,殷实人家有五柱八骑,还有七柱十二骑和“四合天井”的大院。正房中间叫“堂屋”,正上方板壁上安有神龛,是祭祀祖先、宴请宾客的地方。堂屋两边的左右两间叫“饶间”,各以中柱为界分成两小间,后面一间做卧室,前面一间做火塘,是家人起居和接待客人的地方。

两层的吊脚楼,上层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还有三层的吊脚楼,底层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卧室外面是堂屋;三层透风干燥,可作居室,也可隔出小间储粮和存物。二层堂屋一侧有与其相连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廊子里有长凳,是家人休憩娱乐之处。这就是所谓的“走马转角楼”,宽绰的“走廊”与优雅的“司檐”(也称“拖檐”等),使土家族吊脚楼自成一格。

土家族吊脚楼

土家族吊脚楼的窗花雕刻艺术,是衡量建筑工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寓意深刻。

土家族吊脚楼木柱亮脚,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小青瓦,花格窗,古色古香。一般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篁,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屋,一派宁静的田园景色。富足人家则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意境。土家族诗人汪承栋曾写道:“奇山秀水妙寰球,酒寨歌乡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做梦也风流。”

2011年6月,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

三、“造了40年房子的老木匠”

土家族吊脚楼两边配有厢房或转角楼,而转角楼是土家族吊脚楼最具特色的建筑艺术,也是与其他民族吊脚楼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转角楼建于正屋的左前方或右前方,也有正屋的左右两边都建转角楼的。转角楼为每扇4柱撑地,横梁对穿,上铺木板呈悬空阁楼,绕楼转角三面有悬空走廊,廊沿装有木栏扶手。阁楼屋脊以瓦作太极图,四角翘檐,玲珑飘逸。

转角楼的建造需要非同一般的技艺,俗语有云:“铁匠难打绣花针,木匠难修转角楼。”有一首土家族山歌则唱道:“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转角楼。岩匠难雕岩狮子,铁匠难打钓鱼钩。”而建造转角楼正是彭善尧擅长的绝技。

彭善尧介绍,土家族吊脚楼除了屋顶盖瓦以外,其余全部用木料建造。屋柱用大的木料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木料斜穿直套连在一起,不用一颗铁钉,完全依靠榫卯拼接,不露一丝缝隙,却也十分坚固。由此可以做到“墙倒屋不倒”,这对山洪或泥石流并不少见的山区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即使已经坍圮的吊脚楼,外墙的木板都烂光了,但主体的骨架都还在,只要稍加修整,又可住人。

自从20世纪90年代“出山”以来,彭善尧已经在广东、湖北、湖南等地组织修建了上百座土家族转角楼。他建造的转角楼质量上乘,房屋框架结合部分毫不差、丝丝入扣,结构合理、牢固结实,他设计的木构件样式独特、美观雅致。比如,在主持修建湘西永顺老司城祖师殿时,他把柱、梁斗、拱等构件的端部砍削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或者做成柔和的卷云形,使构件外形显得丰满柔和、风格独特。

彭善尧从事转角楼建造,至今已有40多年,是目前土家族聚居区内最具权威性的传承人之一。2012年12月,他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

彭善尧在下料

对于今天的成就,彭老这样评价:“我很喜欢土家族转角楼,很小的时候就跟在师傅后面学,比谁都刻苦,看到什么都喜欢去尝试,偏偏一学就会。说白了我就是个木匠,是个造了40年房子的老木匠。”

虽然自己的子女对吊脚楼建造技艺兴趣不大,但找彭善尧拜师学艺的大有人在。彭善尧每年都会带徒弟,也会接一些建造项目。有些徒弟甚至跟了他多年,随他奔赴各个建筑工地,一心学习土家族转角楼的精湛建造技艺。不过,跟彭善尧学手艺的多是中年以上的木匠,年轻人耐不住辛苦寂寞,大多选择出去打工。

另外,如今本地村民几乎不再建木头房子,一是木头价钱高,二是年轻人都偏爱贴满瓷砖的水泥建筑。目前,找彭善尧修吊脚楼的不是景区,就是希望开农家乐饭店的老板。彭善尧说:“如今修吊脚楼的人非常少,大多是为了促进旅游。因修建一栋吊脚楼造价太高,是修砖房的4~5倍,一般居民不会修吊脚楼。”

因为工程不断,彭善尧组织的木匠、瓦匠已超过30人,几乎囊括了湘西地区永顺、古丈、龙山、保靖四县最优秀的木工。

彭善尧说,比起钢筋水泥建筑,还是木头结构的吊脚楼住着最舒服。他概括了木制吊脚楼的四大优点——冬暖夏凉、美观大方,兼具实用性、观赏性。这些优点,足以使传统的土家族吊脚楼存在下去,也使其建造技艺传承下去。

共和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