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汪国芳——“制作羌绣是这辈子改不掉的习惯”
所属图书:《共和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下)》 出版日期:2016-12-01文章字数:3344字

汪国芳——“制作羌绣是这辈子改不掉的习惯”

一、“羌绣之乡”的羌绣能手

汪国芳

1936年3月20日,汪国芳出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绵虒镇羌锋村簇头寨一个羌族家庭。

羌锋村是岷江边上的一个古老羌族村寨,也是从成都进入羌族居住区所见到的第一座羌寨,故有“西羌第一村”之称。羌锋共辖簇头一组和簇头二组、里坪组、沟头组四个村民小组,其中簇头一组和簇头二组称簇头寨。

羌锋村是羌族文化积淀丰厚的羌寨,羌年(羌历新年)庆祝活动精彩纷呈,羌族传统民歌丰富多彩,羌族刺绣源远流长……汶川地震前,寨子里垒石筑室,白石神供奉在门上或屋顶;寨中一座石砌羌碉,高11层,约25米,突兀挺拔。

早在1996年10月,羌锋村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而该村又有“羌绣之乡”之称。

穿在身上的羌绣

羌绣在明清时期就开始盛行于羌族社会,从那时起,手工挑花刺绣成为每个羌族妇女必备的生活技艺,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同时,手工刺绣也是衡量妇女是否勤劳聪慧和心灵手巧的主要标志。羌族妇女往往从小就要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下学习刺绣。在女儿六七岁时,母亲便开始教她学刺绣。等到女儿出嫁时,大都已经掌握刺绣的本领。相亲说对象,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姑娘会不会刺绣:手艺高强、绣品精美,自然多获青睐;手下的活计差强人意,无疑会减色不少。因此,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羌族妇女几乎没有不会绣花的。

汪国芳自幼跟随母亲学习刺绣,12岁时已能飞针走线,绣出花鸟、山水、建筑等精美的羌绣绣品。数十年来,她一直没有放下过这门手艺,熟练掌握了羌族刺绣中常用的20多种针法,事先无须描线画图,直接上手穿针走线就能够绣出精美图案。年过七旬,她仍然眼不花、手不抖,心灵手巧不减当年。

数十年过去了,老伴还保存着汪国芳当年给他的“定情信物”——一根很长的羌绣腰带。有一次记者采访,老汉从屋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给记者看,还仔细地指着上面的花纹介绍说:“这条‘双扒子’(当地俗称,“双面”的意思)的‘花带子’(绣着各种“字”的花纹腰带)是当时她绣来送给我的……”汪国芳接话道:“嗯,我们羌族有这个习俗的。这个是‘八瓣花’,代表吉祥如意;这个是代表‘寿’字;还有这些,都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意思了。”

二、羌绣寓含着对生活的憧憬和祝福

羌族刺绣是我国羌族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是羌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羌绣在传统手工技法和色彩运用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在四川民间刺绣工艺中有“南彝北羌”之说。

精美绝伦的羌绣

羌绣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涵,从羌绣图案装饰中可以窥见其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茂县、汶川出土的“绳纹”陶罐和龙溪乡阿尔寨等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饕餮”纹样证实,在岷江上游的古代羌人聚居地,世代传承的羌绣早已经广泛应用这种纹样。到明清时期,刺绣在羌族地区已经十分盛行。

羌族刺绣工艺的针法,主要有挑绣、纳花绣、纤花绣、链子扣、扎花、提花、拼花、勾花和手绣等,其中挑绣是羌族妇女最喜爱的表现手法。挑绣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日常所见的花草、飞鸟、游鱼、禽兽等。这些充满生物灵性的自然存在,经灵巧的挑绣工艺,创造成色彩缤纷的花纹图案,多象征吉祥如意、憧憬未来的美好愿望,如“团花似锦”“鱼水和谐”“凤穿牡丹”等。挑绣也叫十字绣,严格按经纬纹路,通过一套严密的针法绣出等距离、等长度的十字形图案,绣成的各种花纹具有规整、对称、棱角鲜明的特征。

羌族刺绣主要用来装饰衣裙、鞋子、头帕、腰带、飘带、通带、背带、袖套、裤子、裤管、鞋帮、鞋垫、袜底、枕巾、手帕、衣边、袖口、香包等。羌绣同时具备实用和审美功能,一方面增加了服饰等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是穿戴起来美观精致,又可以寄予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祈祝。

比如给老人用的,多选用福、禄、寿之类的图案装饰,祝愿老人健康长寿;给小孩子用的,多选用辟邪的图案以保佑他们健康成长,或者用花朵图案寓意茁壮成长。年轻妹子绣的烟荷包是送给情哥哥的礼物,一般绣两种图案,一种是鸳鸯戏水,一种是燕子冬去春来、比翼双飞。这两种图案都寓含着男女双方恩爱、白头偕老之意。

羌族妇女刺绣时,大多采用棉线,有时亦用彩色丝线,色彩以黑白对比居多,绣品色调明快、朴素大方。羌族刺绣图案清秀精致、内涵丰富,如“团花似锦”“鱼水和谐”“蛾蛾戏花”“云云花”“瓜瓞绵绵”“麒麟呈祥”“群狮图”“二龙戏珠”“五龙归位”“三羊开泰”“乾坤欢庆”“鹿鹤同春”“百鸟朝凤”等。

羌绣技艺是羌族妇女自幼习得的,绣时不需要打样、画线,只要拿起针线,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绣出各色花样。因此,传统羌绣作品既有程式化的规范,同时又充满了自由想象。因此,每个寨子都各有自己的样式图案,风格各异,异彩纷呈。

羌族刺绣主要流行在汶川县的两镇四乡——绵虒镇、威州镇、龙溪乡、克枯乡、雁门乡、草坡乡,其中绵虒镇羌锋村最为突出,而汪国芳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汪国芳的羌绣以羌族独特民族元素为基调,熟练运用各种技法,配合构图、绘画、色彩搭配等技能,制作绣品。她偏爱羌族人民喜爱的云朵、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题材,所制绣品无不秀丽精致,栩栩如生。色彩以黑白对比的居多,也有用少许色线挑的。多以几何形状为主,构图严谨,整齐匀称,装饰性强。绣制的图案多蕴含吉祥如意的寓意,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祝福。代表作有《团花似锦》《鱼水和谐》《蛾蛾戏花》《凤穿牡丹》《喜鹊登枝》《瓜瓞绵绵》《群狮图》《石榴抱籽》《万字符》等。

汶川地震发生后,汪国芳忧心如焚:“我以前绣的很多东西都因为地震被埋在了地下,我们的很多同胞也这样被永远埋在了地下。那个时候,只有挑花可以让我暂时忘记地震带来的伤痛……”

三、“只要还有一个人,羌绣就不会断”

2008年,羌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类)。

2009年6月,汪国芳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族刺绣,传统美术类)代表性传承人。

在汪国芳眼里,羌绣原本是羌族妇女茶余饭后的一种生活习惯,而被赋予传承的责任之后,她感到了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开始张罗着如何把这个接力棒传下去。

对于汪国芳继续刺绣,家人开始有所顾虑。老伴说:“一开始我跟子女是反对她继续绣的,毕竟她已经不再年轻了,视力和身体都不允许她继续绣下去,但是……让她快乐的只有羌绣。”汪国芳也说:“我不想让羌绣文化就这样断掉。”

汪国芳首先想到了羌锋村。“我从小在羌锋村长大,那里的女孩子从小就自己学着绣花,我小时候也是跟大人们学着绣,慢慢就会了。”

羌族女子钟爱羌绣

有一段时间,汪国芳在自贡陪孙女异地复课,除了辅导孙女做作业外,每天晚上她还会专门抽出时间,教孙女学羌绣。她说:“传承羌绣就得从娃娃抓起。”

回到汶川后,汪国芳只要一有空,就去羌锋村教女孩子们羌绣的技巧:挑花、纳花、纤花、链子扣、平绣。她把祖辈流传下来的针法,毫不保留地教给每一个喜欢羌绣、愿意学羌绣的人。

为了让羌绣传承发展,汪国芳开办了手工作坊,招收了几个徒弟,边教边学边做。汪国芳没有学过绘画和设计,很多绣品的图案是她与徒弟们参考家里收藏的老花样创新设计的,以十二生肖、福字、龙凤、花朵、元宝等为主,图案繁复,很有民族艺术感。与外面卖的机绣品相比,她们的绣品线条密匝厚实,颜色丰富多样,明显要精美得多,尤其是十二生肖图,不但绚丽多彩,小动物都是拟人化的,非常可爱。

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位同学回家过年,无意中看到汪国芳的绣品,感叹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东西。因为太喜欢,她决定学习刺绣。她说:“学手艺非常辛苦。别以为机绣容易,要绣出水平真的不简单,更别说手绣更加复杂了。”之后学了很久,她觉得也没学到师傅的两成,但她仍然坚持学下去,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把刺绣的手艺传给更多的人。

汪国芳坚信:“只要还有一个羌族人,羌绣文化就不会断。”

共和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