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吴文彩创侗戏
所属图书:《鼓楼侗歌:侗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吴文彩创侗戏

黎平县腊侗村,两百年前出了个侗戏师,就是人称“疯癫戏祖”的歌师吴文彩。

吴文彩,生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他自幼聪明,6岁进私塾,勤奋好学,广读诗文,汉文化水平较高。他20岁开始编歌传唱,几年后,成为侗族地区远近闻名的歌师,被人称为“才子”。他编的歌讲究韵律,比兴得当,易于传唱,很受侗族人民喜爱。如《开天辟地》、《乡老贪官》等,至今仍在侗乡流传。那时,湘西、桂北的汉戏和桂戏已逐渐传入侗族地区,为侗族人民所接受。但由于语言不通,听不懂戏词内容,所以看戏也只能看个热闹,吴文彩和众多爱戏的寨人感到不满足,便立志编创侗族人民自己的戏。当时汉族地区的“汉戏班”仅在节日喜庆日子到侗乡演出,一年只能看到几次。吴文彩决心外出取经,时年29岁。他先后到过黎平府、王寨(今锦平)、古州(今榕江)等地,如痴如醉地看汉戏,看完戏后随即在街上、客栈、饭店等场合自顾自地比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被人们称为“戏疯子”。

半年后,吴文彩一路哼哼唱唱地回到了家乡腊洞。妻子见丈夫回来很高兴,杀了一只鸡,吴文彩一边喝酒,一边还想着他看的戏,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哭哭泣泣,弄得妻子莫名其妙。问他怎么了?他不答,好像是哑巴。问了老半天吴文彩才冒出一句话:“从明天起,你送饭到我的房间,无论什么人来找我都说我不在家。”

鼓楼内演侗戏

从此以后,吴文彩闭门不出。既不见客会友,也不参加处理寨中事务,整天在仓库里写戏。写累了,偶尔走出仓门,背着手散步,但脑子里的剧中人物仍在活动。寨里的人和他打招呼,他不理不睬,有时答上一句也是答非所问,一言一行总是颠三倒四的。人们见到他常常怕而远之,纷纷说:吴文彩疯了。

这样经过了三年,吴文彩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终于借鉴汉族传书《朱砂记》和《二度梅》,在叙事说唱的基础上,采用家乡的侗族山歌《你还不过来我过来》的曲调,编成了侗戏曲谱。他32岁时,改编成侗族最早的两部侗语演唱的剧本《李旦凤姣》和《梅良玉》,那就是侗戏创建之始。

吴文彩是侗戏的创始人,后人都称他为侗戏的鼻祖。他去世后,侗族人民为了纪念缅怀他,无论哪个戏班,在开台演出之前,都要念词祭师:“阴师傅,阳师傅,吴文彩师傅,不请不到,有请必到;日请日到,夜请夜到,快请快到,马上开台。年无忌,时无忌,吴文彩师傅在此,大吉大利。”

吴文彩在创立侗戏的同时,也经常考虑怎样为这些戏插上音乐,也就是使用怎样的唱腔来演唱侗戏。当时流传的汉戏有桂戏、阳戏、花灯戏等,侗戏必须有别于这些客家戏,要让人们听得懂,而且易学易唱,吴文彩经过数年摸索,他创立了侗戏的基本唱腔——戏腔。“戏腔”采用了侗歌并演化为上下句格式,更接近于戏曲板式音乐。他将这些素材与侗族语言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这样既能使人们易于接受,又有别于其他汉族戏剧的音乐。

侗戏的唱腔及表现形式都与汉族戏剧存在差别,戏腔采用了侗歌旋律并衍化为上下句格式,更接近于戏曲板式音乐。在侗语里,人们把戏腔称为“唆戏”,它是侗戏音乐的灵魂,贯穿整个侗戏演出的始终。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侗戏艺术家们又创造了“哭腔”、“歌腔”、“大歌腔”等。在唱侗戏时,不是单独地把戏曲唱出来,它还要有乐器伴奏,传统侗戏乐器有二胡、琵琶、锣鼓、钹、牛腿琴等,而在这些乐器里面,二胡是必不可少的,在唱戏的过程中,二胡拉的节奏可以表现出戏剧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比如在表现悲伤的场面时,一般只用二胡,且二胡拉的节奏非常慢,表现出一种悲从中来的心情和气氛。

侗戏

尽管侗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但是侗戏依然是侗族民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侗族民众普遍喜爱侗戏,为了满足侗族同胞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侗戏戏师们在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实施了大胆创新,推出了许多新的剧目。这些剧目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爱情故事,且占主流,如《珠郎娘美》、《善郎娥美》、《门龙绍女》等,这些都反映出年轻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敢于同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作斗争。

演侗戏

看侗戏

第二类,抑恶扬善故事,如《芒岁列美》、《补贯送礼》、《孤独的王乔星》等,这些则反映出侗族人民敢于反抗地主恶霸的残酷剥削,争取农民幸福生活的顽强斗志。

第三类,民族反抗故事,如《吴勉》、《萨岁》、《良三传奇》等。

第四类,道德伦理故事,如《四艾寻歌》、《华团阮坠》、《找牛》、《岜沙与梅花》等。

第五类,神话鬼怪故事,如《柞郎龙女》、《郎夜》、《郎红梅娘》、《金汉烈美》等。这些都是传统的侗戏剧目。

在剧本结构与表现手法方面,侗戏有着鲜明的特点。侗戏一般分场不分幕,剧中时空转换频繁,都依靠演员上下场来体现,场次分得细,一出戏通常有几十场。剧本一般是以剧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来命名,如《珠郎娘美》、《刘美》等。在改编汉族故事的时候,剧名也做这样的处理。如汉族戏曲《二度梅》,侗戏便改成《陈杏元》,《白兔记》则叫《刘志远》。侗戏剧中人物很多,剧本篇幅长,每出整本戏,几天才能演完。侗戏的剧本一般以二人对唱为主,道白很少。这是因为侗戏剧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编,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长、人物多、情节不连贯的特点。因此侗戏中有明显的说唱艺术的痕迹。

侗戏的唱词在韵律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每段唱词不仅要求尾韵统一,而且严格规定要压腰韵、连环韵。侗族人平时说话很讲音韵,侗话中的音又比汉话多。音多押韵比较容易,韵多则音乐性强,加上有趣的比喻,剧本显得流畅、生动活泼。这便形成了侗戏唱词音韵结构的特点。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和扬琴、竹笛、芦笙。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但一般不用于唱腔,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

侗戏没有固定的班子,所选择的演员主要是村里侗戏爱好者并由他们组成一个戏班子,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表演培训,在表演过程中,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进一退都由演员自己控制,不受格式化的约束,这样能使戏表现得更生动。在演员自由发挥过程中,始终要遵循“8”字步伐,踩着乐器弹奏的音乐点子,伴着唱词把戏剧里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侗戏的音乐形式比较单一,上下两个乐句,演员演唱时并无伴奏,只是每唱完一句乐队就跟随尾音间奏过门。在演出整台戏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全凭演员和配乐人之间的默契,配合把剧本演绎得淋漓尽致。

演员要唱好一台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演员不是从事专业的侗戏表演,他们要务农干活维持生计,到秋收完后,大家开始着手准备,熟悉剧本,为过年准备一台丰盛的“侗戏大餐”。但是在侗乡,不管有多忙,过年都少不了唱侗戏这项活动。在练习的期间,他们并不是整天练习,因为白天要干活,只有晚上吃完晚饭才聚在一起练习,熟悉剧本,要好几个晚上才能记住,最后还要由戏师指导更正,到要开演时,谁唱得好且演技最佳就决定由谁上场主演。大家聚在一起练习有一个好处,如果上场的演员因某种原因不能演,其他成员可以替补。这样,又能培养整个戏班成员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

侗戏的表演具有朴实无华的特点。侗戏服饰就是侗族服装,男演员上身着黑色上衣,头缠着一丈来长的黑布,叫“包头”,女演员则为上衣和裙子,头发用梳子盘在头顶,再插上一些银饰作装饰。其表演技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侗族歌舞;二是从劳动和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表演程式;三是通过戏曲地方大戏剧种的演技演变过来的程式。侗戏的角色行当有生、旦之分,但没有固定明确的行当名称,只有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戏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没有本行的当家戏,表演上比较自由、比较夸张。

侗族喜欢唱侗戏,侗寨里头戏楼多,有的寨子多至四五座。侗寨戏楼多建于寨子中央,与鼓楼、歌坪紧密结合,构成侗寨的“心脏”。著名戏师吴文彩首创的侗戏是在侗族民歌和民间故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群众基础好,很容易普及,故而大批戏楼应运而建,仅从江县目前便有100多座。

唱侗戏

侗寨戏楼是用侗乡盛产之优良杉材建成的,楼面多盖杉树皮,有的也盖小青瓦。盖瓦的楼脊上,正中彩塑二龙抢宝,脊端精雕鸱吻鳌鱼,翼角高翘,潇洒飘逸。戏台面阔13~14米,进深7~8米。台前罩面枋上多有木雕,饰有游龙飞凤、人物故事、花鸟虫鱼,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鼓楼侗歌: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