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土谢神年年拜
奠土,也叫谢土,是一种原始、古老的祭祀活动,至今盛行于务川境内的仡佬族民间,是广大农民对生养他们的土地的隆重祭奠和深情答谢,是对他们视若生命的土地的由衷感恩和真诚礼敬,也是淳朴的仡佬族真心实意的祈求和祷告。他们用最盛大的仪式,最隆重的礼节,在一年最重要的日子,向他们热爱敬重的土地表达最真诚的心愿。
奠土,是农耕民众对生息繁衍自己的土地的祭奠、酬谢。祈求土地广施博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赐财富于耕者;对天灾、人祸、兽害、虫患禳除诊治;祈求上天保护土地,也祈求土地护佑民间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康。
奠土,要选择吉日良时举行仪式。这些吉日在每年立春后的五个戊(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戊子)之内。这个时候,土地涌动万物生机,百花含苞开放。在此期间,即庚子—丁未(八天),甲申—癸巳(十天),甲寅—癸亥(十天),庚午—丁丑(十天),从中去看“周堂”择吉日。可见,先人们在大地勃发生机的时候祭奠土地,更能表达他们对土地虔诚敬奉的心情与谢意,更能表达他们对丰收的期盼。
奠土仪式在家中举行,也有的在田间举行。在家中举行的,主人(信士)请来的道师先生(祀典的主持者,有佛家的,也有道家的),在家的堂屋中间设下神坛——在堂屋中摆一张八仙桌。桌靠主人的“香火”(供奉祖先牌位的“香火”)的一面,从桌子脚上用竹或木条生(升)起搭成一个方形框架,约高出桌面一米。这框架正中,挂着画有土地公公和土地娘娘神像的案子,或书有“住居土府高皇大帝后土紫英太乙夫人位”的牌位。其左右两边分别挂着护卫土地的神灵及道师先生的祖师的牌位,按方位摆放“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和“中央皇帝住居土府宅龙神君”的牌位,每个牌位前,都一一备上香、烛、钱财(冥钱)、刀头(肉)、酒礼、豆腐粑粑供奉。牌位正前方,放一个量谷米用的斗(容器)。斗里盛着五谷,一大块土。斗里插着点燃的明香三炷(表示通达上、中、下三界),亮着明灯一盏。斗的前边供着刀头酒礼、茶食果馔等供品。神坛上还供着一杆秤,用桃枝做成的一张弓和五只桃箭,还有从堂屋右边中柱脚前挖来的土与五谷掺和在一起的“沙子”(寓意泥土与五谷相生在一起)。另外有一绺棉线,一绺麻,一绺布巾巾,冥钱(长钱、散钱)若干束。主人给道师先生的利世钱(辛劳费)用红纸包着一并放在上面供起。除此之外,还有雄鸡一只,三尺六寸布用以“扣合同”。整个奠土仪式,共分三坛(场)进行。都要动响器,有锣、鼓、钹、铙等奏乐伴唱。
第一坛是“请圣”,由道师鸣动响器,在坛前揖礼参拜,迎请“西天佛祖临东土,上界神祇降下方”。请来佛、法、僧三宝消灾延寿,见证补谢土府,奠安方隅,为主人(信士)保安清泰。
第二坛为“颂经拜忏”,用响器敲打“香赞”的旋律和节奏,背诵《八阳妙经》、《安宅土地妙经》等。
诵经之后拜忏,也是在鼓、钹、铙音中进行,声音嘹亮悠扬。
歌词中的“忏”是敬神的动作。诵经拜忏后,火化纸钱,吟咒语,唱“回向”调转下坛。
大地秋色
第三坛是“谢土”,这一场是戏,是土旨,以说“福事”开头:“伏以慈悲会节,补谢筵开……”接着迎请道、经、师三宝登坛。宴请土公土母、土子土孙、土家一切眷属,来山去水,地脉龙神降格香坛,受今奠祭补谢。又分五个程序进行——安镇土府神君、行酒祭奠、燃灯供仪、拜斗、搬弓射箭。
首先要安镇东、西、南、北、中央五方土府神君;酬谢五方土公,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十二时辰土公。
其次是“行酒祭奠”,这是信人(即信士、主人)以酒敬奉土地,宴请众神。举杯把盏,行至六巡,叨吟“土喜乎静,本镇垂以常安,赫赫威灵,保护持而不动……叨生之后,为营活计,造作施为……兴工动土,起墙立灶,掘井开渠,砍伐树木,多有触犯上神。而今忏悔、酬谢,祈求人眷安宁,钱谷满仓,金玉满堂,万事皆利,大吉大昌,富贵千秋……酒家门廉洁地尘……”满满的都是最真诚的祈求,最美好的祝愿,淳朴山民的自然感情,不遮掩,不矫饰,仡佬族的可爱之处,尽在其中。
然后是“燃灯供仪”,燃灯供奉十方三宝、五方土公土母土子土孙。信士虔诚拜灯供奉。
第四道程序是“拜斗”:神坛前的斗(量谷米用的量器,一斗合三升,一升为5斤)里,盛着五谷,有明香一炉,明灯一盏。拜斗时道师先生手捧金斗,既拜五谷又拜星辰,祈愿吉星高照,五谷丰登。仍是朝着东、西、南、北、中央五方顶礼膜拜土地、众神。道师车转手中星(斗)亦揖亦拜,斗在道师手上,在鼓乐声中旋转,在旋律中产生天地间惟其玄妙的气氛。
拜斗之后,占卦书符,口念咒语:“赫赫扬扬,日出东方,吾敕此符,普扫不祥,口吐三昧真火,服飞门邑之光捉怪,吾敕天篷力士破疾,用秽迹金刚降伏妖怪,化为吉祥。敕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敕令!”
占卜之后,以雄鸡鸡冠血滴在酒里“扣合同”,表示这是信人与神灵达成“合同”、“协议”。
最后是“搬弓射箭”,这一场主要是以桃箭辟邪,惩凶除恶,捍卫土地春生夏长,平民家道中兴,六畜兴旺,人丁安康。
射箭,是向五方邪鬼虚耗下敕令,道师此时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口中振振有词:“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各安方隅,镇守家庭。上安有令,普扫邪精,护法神王,皈依大道,元亨利贞。急急如律令。”令毕,道师手持桃箭,念咒语:“伏以,俯叩诸圣,解除以往之愆,安谢土司,绝除九横之灾,三灾六难,急急消散,凶神恶煞,精邪虚耗,即刻遣除……勒令五雷速速驱散。”
念咒语间将桃箭射向所指方位,随即将五谷(沙子)撒向箭到之处。又念:“看蚕不用桑,看猪不用粮,鸡牲鹅鸭满池塘,一年四季保安康。五谷落地,土神归位。”
箭到之处,纸钱火化,贴上神符。如此从东、南、西、北、中央方位依次进行。射箭毕,吟“五龙安镇,八将还宫,春回合室,福庇满门”。奏响“回向”之乐,唱“回向”调收场。
奠土仪式在大地回暖的阳春三月举行,此时,万物生机萌动,一切欣欣向荣,在生命力最旺盛最蓬勃的季节,仡佬先民用最盛大最隆重的礼仪,表达他们最虔诚最美好的心意,表达他们对土地最原始朴素的敬畏和膜拜,同时也诉说自己最深藏于心的渴求愿望,抒发自己最难以言表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