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盘江小调
“盘江小调”是关岭自治县布依族古老的演奏乐曲,主要分布在北盘江流域的关岭、六枝、晴隆、兴仁等县区布依族自然村寨。关岭境内主要集中在新铺乡的松德、大盘江以及岗乌镇小盘江等布依村寨。
“盘江小调”历史悠长,传承久远,现今在关岭保留演奏形式及曲调较完整的是新铺乡大盘江村的吴姓家族。相传在清朝时期,吴姓人家曾经邀请乐师来家中传授技艺,将各村寨弹奏的小调整理加工为106首,此后得以广泛地流传。
“盘江小调”的旋律清纯优美,乐声悠扬婉转,悦耳动听,是当地布依族男女老少表达情感、歌唱生活的演奏曲。人们喜爱弹奏的小调主要有《一根里》《刮地风》《新八谱》《大洋调》《小洋调》《过街调》《丰收调》等。曲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地域性、民族性特征明显。曲调起伏变化不大,演奏方式古朴自然,风格独特,自成体系。
“盘江小调”使用自制的月琴、二胡、箫筒、木叶四种乐器组合演奏。乐器制作就地取材,方便实用,音色独特。
月琴把柄和扭手用坚硬的细叶香木制作,音箱周围用葡萄藤包边,音箱面板用榕树、琴键用棉竹板制作,琴弦原用细麻线,现代改用钢丝,音质较好。月琴在演奏中承担领奏的作用。
二胡的杆、手柄、旋钮几个主要部位,均为细叶香木做成,二胡弦也用钢丝线代替了原有的麻线;弓子用细小的棉竹做成,弓弦为马尾,音筒用蛇皮蒙面,声音悦耳。
箫用当地节秆较长而直的竹筒制作而成,木叶以凉快树上采摘的为好。
“盘江小调”使用乐器多为自制,并不精致,但一如其曲调风格一样朴实无华,充满情趣。
“盘江小调”是布依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表演形式,没有乐曲记录,均为民间口传心授。多用于喜庆场合,每逢春节、清明、六月六等传统节日以及婚嫁活动,乐队就会选择适宜的曲调演奏,另有专门用于祭祀活动的演奏调。“盘江小调”的演奏场地较随意,房前屋后、茂林修竹、田间地头均可以即兴演奏。
“盘江小调”是北盘江流域布依人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形式,有着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反映了布依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习俗,在已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关岭布依族“盘江小调”仍然在许多布依村寨流行和演出,深受欢迎。
布依族盘江小调曲调可以分为《接客调》《请客喝酒调》《一更里》《二更里》《三更里》等等,曲调幽雅动听,意味深长,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