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花江崖壁画
所属图书:《贵州关岭文化》 出版日期:2015-05-01 文章字数:1187字

花江崖壁画

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花江镇顺公路西行两千米左右,刚转过山口,眼前豁然开阔,苍苍茫茫的一条地球大裂缝呈现在人们视野之中。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花江大峡谷。其长80千米,宽约4千米,有的两峰夹峙处又仅约几百米,总面积约有300多平方千米。

花江大峡谷两岸群峰巍峨,重峦叠嶂,北盘江水奔腾咆哮其间。宽阔处,江平波静,岸摇芦荻,水鸟欢鸣;狭窄处,奇崖陡峭,古藤附蔓,猿猴跳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它的崔嵬与奇险,生活在两岸的人民也赋予它神奇的传说。在一处叫“老君关”的地方,就流传有太上老君奉玉帝之命,下凡来到人间,以“困流石”欲困住汹涌的浊流,以便斩杀兴妖作怪的孽龙,消除水灾,虽说狡猾的孽龙打洞逃遁,但水患终于消退。至今这里还遗留有名为“困流石”的村寨和一个山洞呢!

在花江大峡谷,人文古迹很多,著名的“花江崖壁画”就是其中之一。

花江崖壁画亦是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分布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普利乡下瓜村和板贵乡牛角井村约3000平方米范围内,含马马崖壁画、汉元洞壁画、牛角井崖壁画群。

马马崖壁画位于普利乡下瓜村南200米处一天然岩壁上,壁画宽3.6米,高2.3米,离地面2.2米,呈横长形,作者及年代不详。壁画用红色颜料绘成,有大小马10余匹及人物鸟兽,形态各异。有的是策骑的勇士,有的是人牵着马,有的作奔跑状,有的是静立之态,有的是空中飞鸟。大者高0.4米,宽0.49米;小者高0.09米,宽0.07米;最小者为点。其色经久不变,用湿毛巾擦拭色亦不褪,当地人称古已有之。

汉元洞壁画位于普利乡下瓜村花江河谷东岸一天然溶洞——汉元洞内外岩壁上,洞顶和洞门旁分别竖向楷书朱题“汉元洞”“汉元门”。洞壁有“大汉元年”“查山遗民”等字样,每字约0.3米见方,洞壁用楷书题有一首七绝诗:“岩前流水无人渡,洞口碧桃花盛开。东望蓬莱三万里,等闲归去等闲来。”及一副对联:“想此地人民同盛世,愿吾乡父老共升平。”其洞壁上画有马、鱼、鸟、太阳、水等图像,与马马崖壁画相同。

花江崖壁画

牛角井壁画群散见于板贵乡牛角井村一分岔山谷里。包括大洞背后、白岩脚、三面坡、后头湾、普家屋基、白岩背后等6处。这些壁画均为以红、黑两色画的人、鱼、马、龟、鸟等图案。人物有作腾飞状,有的作侧身行走状,有的作站立状。马匹多作行走状,形态各异。高者1.8米,最矮者0.15米左右。

花江崖壁画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与花江铁索桥连为一线,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氛围。

2000年,花江大峡谷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从此,花江大峡谷开始了规模性的旅游开发。景区内奇山、异水、古洞、飞瀑、怪石、悬崖、流泉构成的宏伟壮观的喀斯特风光画卷,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王国。古铁桥、古驿道、古岩画、古摩崖石刻、古生物化石又赋予它浓烈的人文气息。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花江大峡谷,是人们休闲度假、寻幽访古、科学考察和探险的最佳去处。

贵州关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