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经
册亨县属布依语第一土语区,是摩经广泛流传的区域。摩经是布依族传统宗教——摩教的经卷典籍。摩教始祖为布洛陀(也叫报陆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摩教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儒、释、道文化,不断积淀补充,逐渐形成了摩经文本形式,并传承至今。
摩经行文借用汉字或自创字记录,采用五言或七言的韵文体裁,大量运用复沓、对仗、排比等手法,是布依族民间文学的典范,具有历史性、民族性、神秘性、独创性、社会性等显著特征。摩经是一个庞大的文献系统,其中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民歌等多种文学样式。摩经卷帙浩繁,涵盖了有关人类起源、宇宙观念、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农业生产、发明创造、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内容,堪称布依族的百科全书。摩经对于文学、哲学、宗教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摩师讲经
摩经主要分为两类,即用于丧葬仪式超度亡灵时诵唱的《殡亡经》和在消灾祈福、驱邪除魔的宗教仪式中诵唱的《解绑经》。每类经典中又各自包含着若干经卷,县境内的摩经总藏量达1万余卷(册)。
摩经作为摩教的文本传承形式,在各种摩教仪式中通过“老摩”诵唱得以呈现。在布依村寨,人人离不开摩经,一生离不开摩经。摩经中关于布依族族群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相互关系的调适,倡导勤劳俭朴、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的传统美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布依族摩经因流传范围较窄,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布依族摩经文化的传承人已经越来越少。
摩经
布依族摩经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