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册亨医疗工作一瞥
所属图书:《黔边行:那些人,那些事》 出版日期:2014-07-01 文章字数:976字

册亨医疗工作一瞥

册亨县是我省10个边远穷县之一,全县16万多人口,只有医务人员223人,病床150张,实在少得可怜。县城医疗条件还稍好一点,在山区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则是太严重了。

7月15日,记者访问了巧马区的一些干部群众,他们无不为农村的缺医少药迭声叫苦。巧马区设有一所区医院,有医务人员10人。医院里药品少,医生只能开方拿药,群众看病非常困难。今年4月,板坝乡有20多人,走了七八十里山路,到医院做计划生育手术。但医务人员一个推一个,服务态度极差。记者在上班时间专门到医院去走了一趟,门诊部静悄悄的。住院部里,区所在地巴金乡丫他村的一位布依族妇女在住院,却很少有人问津。有一次给病人输液,医生把针插好就走了,液输完了也不来看。还是同病房的病人去喊了才来。维生素B6发霉了,医生照样开给病人吃。病房没有开水供应,饭菜要由患者家里送来。电灯泡坏了也无人管,一到晚上,漆黑一团。

区医院如此,乡下医院可想而知。巧马区下属7个乡,尽管乡乡都有卫生所,但大多名存实亡。有的卫生所连红药水、氯霉素、土霉素一类常用药都没有,如何给群众防病治病?农民一旦有病,要不在家挨着;要不请人抬下山,过河到广西去看。今年6月,板街乡海子村大寨组有布依族夫妇俩,背着小孩走30里到乡卫生所看病,所里没人看,只好流着眼泪回家了。册亨边远山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并不只巧马一个区。州疟防小组的同志告诉记者,秧坝区碧佑乡的秧干村,由于缺医少药和无钱治病,从1983年到现在,村里就死了8个青壮年人。今年4月,他们亲眼看到一个19岁的布依族小伙,无钱到医院治病,躺在床上等死的惨景。后来县医务部门下去实行免费治疗,才给他治好病,保全了一条生命。在最边远的双江区,不少布依族农村无医无药又无钱,只有请鬼师来“打老么”,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为此,县里曾举办县卫生学校,先后办了不脱产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班二期70多人。后又改为一年半的学制,招收学生30多名。他们学成回到农村,对推动农村的医疗事业、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起了一定的作用。可惜县里财力紧张,今年学校停办了。现在如何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还是个大问题。

黔边行: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