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人才外流严重
4月19日,记者行至从江县。晚上听了县长一席话,后来又访问了学校、医院,感到有的问题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从江县是我省的十个贫困县之一。这里的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历来就十分紧缺。可是省内一些中心地区,不顾从江的困难情况,雪上加霜,跑到这里大挖人才。去年下半年以来,贵阳市乌当区、花溪区,都匀市,修文县,六盘水市,凯里市及这些地区的某些中央厂矿,接踵而至。有的公开游说,有的“暗度陈仓”,有的“曲线调动”。修文县“人才招聘办公室”一位负责人从去年11月开始,两次到从江民族中学活动,声言“三不要”(不要户口、不要工资介绍、不要党团关系),并给种种优厚待遇。结果一下子要走了两名本科毕业的高中化学老师和一名政治老师,还准备把学校校长也“聘”走,引起了学校的动荡和不安。高中三年级的语文、政治、化学全部停课,其他年级14个班部分停课。一些学生看到老师纷纷出走,没有人上课,伤心地哭泣起来。从江县医院原来远近闻名,邻近的黎平、榕江以及广西富禄等地都到这里看病、做手术。可是,脑外科、骨科以及中西医结合门诊医生一走,医院排班都相当困难。据了解,去年下半年至今年3月,全县被挖走的高中教师11名,医师、主治医师、检验师、护士8名。加上上级部门下文调走的,近几年来,从从江流入中心地区计有大专学历的中学教师37名;卫生系统的医务人员55名,其中有8名是主治医师。似此种速度逆向流动,从江县人才大有被挖空的危险。这里的干部群众担心,从江是否会重新堕入新中国成立前“读书上榕江、看病下柳州”的窘迫境地。
也许有人会说,从江工作没做好,人才外流活该!这话实欠公允。三中全会后,县里认真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平反了冤假错案,发展了一批优秀知识分子入党。从1983年下半年起,又在县财力有限的困难条件下,每年拨10万元作为中学生生活补助费,2万元作为教育奖金。其他,如向上浮动一级工资,解决一些家属子女的农转非问题,也都按政策执行。如此等等,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诚然,工作没有尽善尽美。而且从江物价昂贵,浮动一级工资与中心地区的生活补贴相比,又何足挂齿?可是从江一直靠补贴过日子,财力微薄,纵使拼将全力,暂时也难以同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竞争,这就是边远贫困县的现状和实情。有鉴于此,中心地区不仅不应该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挖人才,而且应大力输送人才到边远地区才是。况且,中央和贵州省都有指示,中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局等八家单位还联合下达文件,明确规定不准到边远地区招聘人才。墨迹未干,我们有的单位和部门为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