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偷不去
良宽婵师居住在山脚下的一座小茅棚里,生活过得非常简单。一天晚上,小偷“亲自”来到了他的小茅棚里,找去找来,没有发现一件值钱的值得一偷的东西。尽管如此,小偷还是“认真”地继续寻找。就在这时,良宽回来了,碰见了大家都不喜欢的小偷正在他的屋子里忙着。良宽不急不恼地对小偷说:“你也许是经长途跋涉而来,还冒了这么大的风险,不应该空手回去,请你把我身上的衣服拿去当礼物吧。”
小偷也许是感到十分意外,也许是没有太多的思考,还真的拿了良宽婵师脱下来的衣服,溜了。良宽婵师赤着身子坐下来,仰望悬在空中的一弯浩月,自言自语:“可怜的家伙,可惜我不能够把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他。”
无独有偶,类似的事情,居然发生在笔者邻居家的里:邻居的主人是当地的主要领导,当然住的不是良宽婵师住的那种小茅棚,住在现代建筑的四楼。小偷大概已经观察了好久,估计这样的家庭是肯定有“货”的。小偷不是本地人——也是经长途跋涉而来,又顺着下水管爬到了十分想“占领”的“高地”,巧的是,男主人因为掉手机在家,所以返回来拿手机,推门进家,看到小偷还在客厅里呆着,一时间四目相对,都不知道怎么“打招呼”。小偷反应快些,很快往晾台上跑,准备从上来的地方顺管而下。这下反把不知所措的主人难住了,担心小偷不安全,说:“小伙子,别跑,请你从这里走吧。”说完,自己让开了大门,小偷犹豫了一下,估计也知道什么是安全第一,就大摇大摆地走了。这个小偷没有得到什么,连衣服都没有得到一件,因为主人没有像良宽婵师那样把衣服脱下来送给他,得到的只是“安全”。
第一个故事里的良宽婵师和第二个故事里的我的邻居,是不是很傻,或者说他们都是胆小鬼,怕小偷“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这样的担心也并不多余,良宽婵师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里的小偷的“个性”怎么样,我们知道的不多。但是,现在的小偷,很多的个性都是比较张扬的,主要表现在:不偷大件的东西,比如家俱、彩电(当然也听说过冒充搬家公司开着卡车去偷的),大件的不方便拿;要现金、手饰,有笔记本电脑之类的也可以,不要存单,知道取不出钱,去取钱就是自投罗网(当然也有偷走存单后甩在公共场所的,目的是“晒”比小偷还可恶的贪官);没有小偷自己认为还满意的钱物,有的小偷就会留下点什么表示愤慨,比如,撒泡尿在床上、给彩电灌盆纯净水,文明点的,就留下“墨宝”:希望准备,下不为例。
不管是哪个时代的小偷,也不管是什么“品位”的小偷,都是可恶的,都应该受到的“待遇”是口诛笔伐、重典重罚,这是不需要多考虑的。但是,认真一想,倒是上面说的良宽婵师和我的邻居的做法值得研究: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是明哲保身,但是我们又可以这样认为:
从理解小偷的角度去想:他们大都是因为生活所迫,也就是非君子爱财,取之没有道吧。从良宽婵师和我的邻居的独特礼待小偷来分析,就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其一,心底无私天地宽。人生不过百年,“百年”之前,也许,什么都可以是你的,什么都可以是我的,甚至“皇帝轮流做,明年到你家”。“百年”之后,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我们不都是宇宙尘埃一粒?其二,给予其实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幸福。良宽婵师把衣服给与了小偷,他踏实、舒服地把月光揽进了怀里,也得到了月光下的那份宁静,宁静致远,所以,良宽婵师可惜不能够把月亮也送给那个“家伙”;我的邻居嘛,就算考虑了自己的安全,但是,我们能够在考虑自己的安全的同时,也给别人一条“安全通道”,而不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我和小偷们不是“同路人”,我也没有替小偷们当“辩护律师”的意思,见了他们我同样喊打,不过,我会多些淡定:月亮不是我们的,月亮是偷不去的;我们得到了的不一定是福,我们被偷去了的不一定是祸;多彩的阳光下、淡然的月色里,我们拥有身体的健康、拥有向上的精神、拥有良好的心态——只要明天依然认定自己还活着,我们还需要什么?
一言概括:不管遇到小偷,还是人生的黑色风暴,我们都不妨想想,当我们被人生的自然规律“偷”得肌体全无的时候,也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那个时候,月亮却依然高悬着,只有月亮,是偷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