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本章小结
所属图书:《木门内外的歌声:侗族拦路仪式及其拦路仪礼歌的民俗学阐释》 出版日期:2015-12-01

本章小结

本章从拦路仪礼歌的结构类型和程式特点对其进行阐释,同时对侗族拦路仪礼歌文本进行分析,总结出侗族拦路仪礼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从侗族拦路仪礼歌的内容上看,拦路仪礼歌是侗族社会生产、生活、民俗文化、伦理道德、社会秩序的反映。拦路仪礼歌唱出这个民族的信仰和生活文化,并通过拦路仪礼歌来表达长幼尊卑,表达恋爱婚姻观念与习俗。拦路仪礼歌既有很强的抒情性,而又不缺乏幽默风趣;既有神圣的信仰与禁忌,也有逗趣的世俗娱乐。现实生活是拦路仪礼歌创作和传承的蓝本。

第二,从侗族拦路仪礼歌的表现手法来看,每首拦路仪礼歌的歌词都首尾押韵,在歌词押韵的基础上,每一套歌又以特定的演唱程式和适当变通的颤音或余音使歌唱起来十分入韵。同时以比喻、夸张、拟人、对比、谐音、隐喻、双关等表现手法来表达不同内涵的文本特征。

第三,侗族拦路仪礼歌阐释和表演民俗的同时,也被民俗所承载。因为拦路仪礼歌和其他随时随地都可以唱的侗族歌谣不同,拦路仪式歌一般只在拦路仪式的场景中演唱,作为拦路仪式重要的民俗符号出现,拦路仪式也是拦路仪礼歌的重要载体。

木门内外的歌声:侗族拦路仪式及其拦路仪礼歌的民俗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