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装修与陈设
所属图书:《青岩细语之青岩居住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01

装修与陈设

青岩居住建筑的装修,突出表现在檐口、门窗、柱础等部位上。工艺以木雕为主,石雕次之,偶见砖雕,还有灰塑。且装饰图案丰富,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浮雕图形

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浮雕图形

图案内容有动物、植物、人物、器物、文字和组合图案等6大类。诸如龙、凤、狮子、麒麟、猴子、大象、鹤、龟、牛、羊、虎、鸡、鱼、兔、蝙蝠、蝴蝶、喜鹊、鹌鹑、蜘蛛、竹子、桃子、石榴、梅花、莲花、牡丹、月季、葫芦、萱草、葵花、菊花、灵芝、松树、柚子、香瓜、南瓜、白菜、天官、飞仙、八仙、寿星、神农、童子、刘海、观音、钟馗、八宝、盘常、百吉、方胜、如意、古钱、古瓶、风筝、灯笼、祥云、雷电、旋涡、福字、禄字、寿字、禧字、万字、回字等,在此基础上组合成“八仙庆寿”“龙凤呈祥”“吹箫引凤”“青云得路”“石上大吉”“齐眉祝寿”“松鹤延年”“太平有象”“喜鹊登梅”“鸳鸯相思”“丹凤朝阳”“凤凰牡丹”“富贵蜂拥”“高官厚禄”“吉庆有余”“吉祥如意”“年年有余”“三友百禽”“寿桃舞鹤”“桃花鸳鸯”“童子洗象”“万寿无疆”“鸟语花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事事友善”“花好月圆”“红莲献寿”“功名富贵”“平安春信”“一品当朝”“一品清廉”“一帆风顺”“六合一统”等吉祥图案,形成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吉祥文化”。

赵公专祠大门上的浮雕

古镇建筑上形态各异的木雕

古镇建筑上形态各异的木雕

古镇建筑上形态各异的木雕

古镇建筑上形态各异的木雕

古镇建筑上形态各异的木雕

堂屋门

青岩民居的堂屋门,在装修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形制独特的腰门

青岩镇上的常住居民,很早以前就以汉族为主了,但在汉族入住之前,则为苗族、布依族住地。布依族班氏土司曾一度统治青岩地区。如今的青岩镇是个多民族杂居地,因此,建筑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普通民居窗雕

普通民居窗雕

堂屋门外侧,一般加建“腰门”,如此既可防止畜禽登堂入室,又不影响室内通风、采光。上门斗,或者制成牛角形,或者制成如意形,也有制成灵芝形、祥云形、寿桃形、虎头形的。总之,意在于驱灾避邪、吸福纳祥。

腰门拉手大都制成葫芦形、石榴形。葫芦、石榴,其籽众多,皆为生殖崇拜的理想对象。人们还认为,葫芦既代表“福”又代表“禄”,可以作为福、禄、寿、禧的替身。而石榴形象酷似瓶子,将瓶子刻在拉手上,寓意“进进出出,平平安安”。

堂屋窗雕

堂屋门的门簪,或雕刻太极、八卦,或雕刻牡丹、葵花,或雕刻福寿等字。民间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八卦是派生万物之本源。如果房东经商,能收“一本万利”之效。牡丹象征富贵,葵花象征多子,刻在门簪上,求的是荣华富贵、多子多孙。葵花的“葵”,与“魁”同音,将葵花雕刻在门簪上,有“魁星高照”之意。有的人家,在堂屋门上方钉一块扇形木匾,不论其上有无文字,都寓意“积善人家”“与人为善”“为善最乐”。有的在堂屋门窗上雕刻香瓜、书卷,寓意“书香门第”;有的在堂屋门窗上雕刻喜鹊、梅花,寓意“喜上眉梢”;有的在堂屋门窗上雕刻蝙蝠、古钱,寓意“福在眼前”;有的在堂屋门窗上雕刻柿子、瓶子,寓意“事事平安”……总之,堂屋门窗雕刻,内容丰富多彩,是青岩建筑文化最为精彩的部分。

有的人家,于堂屋门外铺垫一块大石板,板上雕刻方胜、古钱、白果、蝙蝠、鲤鱼、荷莲等图案,意在追求“开门见宝”“开门见钱”“开门见子”“开门见福”“连年有余”。在民俗文化中,方胜是八宝之一;白果寓意多子;蝙蝠与“福”谐音。人们认为,这些吉祥图案能给主人带来好运。

窗户

传统民居窗雕

传统民居窗雕

窗户的本意分别是指窗和门,也就是门窗。现单指窗。青岩民宅的窗户,整体风格大致相同,区别在于雕刻内容和手法各异。传统的窗户,临街人家,不开设铺面的,一般明间作为堂屋,设有吞口,开大门。大门多为双开实木板门,两侧安置呆窗。所谓呆窗,就是不能开启的窗,仅起采光和装饰作用。吞口两侧设单开板门,以供进出两次间,次间正面不设门,只开窗。窗的数量一般为单数,要么一扇,要么三扇。一扇的,必定是支摘窗;三扇的,可能都是支摘窗,也可能中间一扇为支摘窗,两边为呆窗。也有不设吞口的,进出两次间的门一般位于大门内侧左右。开设铺面的,两次间多用来安置柜台,由于柜台外置,为了防雨,得在房屋檐口下加一道当地称之为“眉毛厦”的披檐。披檐下部一般不装窗,而是活动的板,开张前取下,打烊后装上,十分灵活。“眉毛厦”之上,屋檐以下则装窗,一般明间为圆窗,两次间为方窗,且大多为不开启的呆窗。合院式民宅的窗户,做法与临街人家大同小异,主要体现在窗户雕刻的精美程度不同上。

传统民居窗雕

店铺

临街店铺木柜台

历史上,大宗货物的贸易是靠专门的“市”来进行的,一般交易则依赖“场”,而场是有时间性的。长期以来,按时赶场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青岩历史上也有场市,至今每逢周日依然赶场。但是,青岩历史上已经沿街开设铺面,徐霞客所记“城中颇有瓦楼阛阓”,说明青岩有明以来,店铺逐渐增多,商贸渐趋繁盛。青岩的店铺最初以销售日杂百货为主,满足附近居民和行商脚夫所需。赶场天、年节日或庙会,则更多地满足周边十里八村聚集青岩民众的需求,店铺开设日渐增多,货物品类日趋丰富。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青岩还开办了贵州首家青岩与贵阳之间民间信件投递的“代办信局”,不为官府所辖,也不受理官方公文。比中国最早的官办邮政早8年,比贵州的第一个官办邮政机构早13年,开贵州邮政之先河。青岩的店铺沿街布局,但绝不占用街道。建筑三开间的,多利用堂屋两侧的次间作铺面。一间的,选择一端留出通道,剩余部分做店铺使用。店铺柜体伸出墙面,一般1尺8寸或2尺8寸,后者居多。材质主要是石材和木材。石柜台普遍用合朋石制作,这是一种产于石板镇合朋村的碳酸盐岩,开采容易,用途十分广泛。根据开间大小,先于建筑阶条石边沿立陡板石2至3块,上部铺以台面就形成柜台主体结构,一般不作雕饰。木质柜台外观普遍与石柜台相仿。也有柜体不伸出建筑墙面的,仅将柜台面板伸出1尺8寸,看面有不施雕饰的净面和起海棠角两种。面板下部和墙面之间用浮雕吉祥纹饰花板作支撑。柜台柜体内部根据货物需要,对空间进行分割,一般左右分成两份,最多3份,上下间可加搁板。店铺里面多有货柜或货架,所售物品一目了然。除了打烊或倒闭,店铺柜台是不会关张的。

临街店铺石柜台

神龛

凡居家,在堂屋正面设神龛,是一个传统而久远的文化现象,青岩也不例外。神龛居于堂屋的正中间。神龛之上,普遍高悬“天地君亲师位”6个大字,左右分别是“某氏堂上列祖列宗”和“九天东厨司命”。“天地君亲师位”居中,是因为“天生我,地载我,君管我,亲养我,师教我”。其下右为大,故奉“九天东厨司命”的灶神,该神是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户户,无不供奉的。与上述相比,户主的列祖列宗就只能放在左边了。神龛一般做成柜体,有朴实无华的,也有精雕细刻的。神龛上面放置香烛台和贡品,也有放置花瓶和镜子的,寓意平平静静。神龛的龛座往往位于柜体下部,主要用以供奉“土地”。因为在民间,土地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民间相信“有土斯有财”,因此土地就被商家奉为守护神。加之土地还能使五谷丰收,因此,士农工商无人不拜,土地也因此成为一般家庭厅堂五神之一。土地得接地气,所以供奉在下面。最具代表性的一座神龛,得见于青岩北街一户人家。神龛与左右雕花门罩形成整体,主人还将家族所有意愿由工匠通过雕刻,植入一幅幅寓意生动的吉祥图案当中。

其做法极有讲究。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当地称为“天地神道”,一般会通过特定的词汇写到主人来自什么地方、主人的姓氏、供奉哪些神祇等。因此“男人进门看神道”,通过堂屋里神龛文字能够很快了解主人的家族身世。中层书写“金玉满堂”,寄寓主人家庭福禄富裕。下层供奉“土地菩萨”,寄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当地有种习俗就是,神龛请道士做完法事之后,家人和外人都是不能随便乱动的。神龛前面还用供桌,主人会在特定的节日摆上贡品,祭祀祖先和各路神祇,以期求得神祇和心灵安慰。

堂屋正中的神龛

柱础

柱础,民间习称为“磉礅”,学名谓之“柱顶石”,即铺垫在立柱下边的石头,其作用在于防止木柱因受潮和雨淋而朽坏。青岩会馆、祠堂的石柱础,无论是外部造型还是柱上图谱,其文化内涵都特别丰富。从立面看,有鼓形、瓜形、瓶形、葫芦形、莲花形、古镜形、覆盆形、圆柱形、方柱形、须弥座形等多种。最为常见的鼓形、瓶形,可能是从南瓜形、葫芦形等自然物形象演变而来的,不失为仿生学在建筑文化上的巧妙运用。上述各种造型,往往组合使用,使青岩古镇的石柱础变化无穷,有极好的艺术效果。

青岩雨量充沛,气候潮湿,要求采用高柱础,有的柱础高达一两米。为免造型单调,常以鼓镜结合、鼓瓶结合、数瓶数鼓相结合和数个须弥座相重叠以及瓶、鼓、须弥座等交相组合等手法打造石柱础。

造型各异的石柱础图形

造型各异的石柱础图形

造型各异的石柱础图形

造型各异的石柱础图形

不同造型的石柱础,具有不同的含义。瓜形和由瓜形演变而来的鼓形,瓶形和衍生瓶形的葫芦形,之所以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物上,实与生殖崇拜关系极大。瓜类多籽,繁殖迅速,备受青睐,此乃传统文化现象。葫芦甚至被视为阳刚之气的标志。民间相传,洪水过后,藏在瓜里赖以存活的兄妹二人被迫成婚,繁衍后代,故将葫芦尊奉为祖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生殖崇拜的悠久历史。后来人们又将葫芦视为福、禄的化身和长寿的象征,使瓜形、鼓形、瓶形、葫芦形石柱础逐步程式化,最终成为各族人民公认的吉祥物。

造型各异的石柱础图形

造型各异的石柱础图形

青岩古建筑石柱础

青岩古建筑石柱础

青岩古建筑石柱础

青岩古建筑石柱础

青岩古建筑石柱础

青岩古建筑石柱础

瓶形与镜形石柱础,取其谐音,分别寓意“平”和“静”。平平静静,无疑是建筑物的主人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时至今日,在许多建筑物内,依然放置瓷瓶和镜子,其用意是一目了然的。

平面呈圆形、方形的石柱础,肯定是受圆柱、方柱的制约。而上圆下方,则代表天地,寓意顶天立地、天人合一。六楞形的石柱础,其平面投影状似龟背,寓意长寿。八楞形,采其谐音,寓意发达。

青岩柱础家族广博深邃的文化内涵,主要蕴藏在以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透雕等雕刻手法雕刻的各种图谱中,涵盖动物、植物、人物、器物、文字、几何形图案及其他自然物等方方面面,堪称民俗文化的“万花筒”。

青岩细语之青岩居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