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万寿宫
所属图书:《青岩细语之青岩居住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01

万寿宫

万寿宫位于青岩西街。关于万寿宫,道光《贵阳府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万寿宫,在青岩城西门。乾隆四十三年,江西客民建。道光十二年重修。”现存山门、戏楼、两厢、大殿、后殿等建筑。坐东朝西,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曾被来此流亡办学的浙江大学当作校舍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用作镇政府办公用地、青岩幼儿园。2000—2003年全面维修,并向公众开放。

万寿宫

实际上,万寿宫就是江西会馆。江西会馆为何称“万寿宫”?原因在于祭祀东晋汝南(今河南汝南)人许逊“许真君”。出生于南昌(今江西南昌)的许逊,19岁外出云游,悉心悟道,两次“举孝廉”而不出。西晋太康元年(280年)被诏为旌阳县令,人称“许旌阳”,在任数年,政绩卓著,吏悦民服。终因晋室纷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相传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全家42口一道“拔宅飞升”。同年,乡人于其故居原址修建“许仙祠”。南北朝时改为“游帷观”。历经唐、五代重建,至北宋升为“玉隆宫”。宋时,追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习称“许真君”,旋即扩建“玉隆宫”,改称“万寿宫”。后来,江西客商无论到何方,都以修建“万寿宫”作为联络乡情的纽带。

青岩万寿宫的独特之处,是在左厢房底层仍然保存有牛圈、马厩。牛用于耕种万寿宫拥有的“宫田”,耕种收入作聚会开销和建筑维修用,也可用以资助流落青岩谋生的江西人。这笔公产,相当于基金。马则既可用于商帮驮运物资,还可贩往安顺或广西“市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抗日战争期间,国立浙江大学在贵州流亡办学时,“别置一年级生于青岩”万寿宫内授课。在战争年代,浙江大学师生在这里度过了短暂的安宁时光,同为办学点的还有龙泉寺等。

青岩细语之青岩居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