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居住环境
所属图书:《青岩细语之青岩居住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01 文章字数:1992字

居住环境

青岩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离市中心30公里许,是一座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最美观景拍摄点等多项称号的古镇,青岩桂冠上的绿宝石,无疑是建筑文化中的石文化。

青岩,得名于一座青色的石头山。这座山横亘于青岩镇北隅,当地人称“狮子山”。其实,附近众多山峰也都是石头山,只不过,“狮子山”更高、更险、更加突兀而且酷似狮子罢了。

青岩,是贵阳市花溪区辖下的一个古老的集镇。从人称“高原明珠”的花溪前往青岩,要经过一个不大被人注意的山坳,当地人称“桐木岭”(古时称为“头目岭”),《徐霞客游记》就是这么记载的。虽然称为“岭”,并不高峻,但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理位置尤显特别。岭北,属长江流域;岭南,属珠江流域。青岩正好位于岭南,属珠江流域。

暮霭中的青岩

青岩地处东经106°37′~106°44′,北纬26°17′~26°23′。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总面积为92.3平方公里。地势东、西、北部较高,中部、南部较低,属丘陵河谷盆地,海拔1100~1300米,最高峰大苗山海拔1330米,最低处思潜村官塘河入惠水处1010米。青岩的河流,主要有青岩河、杨眉河、赵司河。青岩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相对湿度为81%。全镇总耕地面积为19357亩,森林覆盖率达44.1%。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华山松,还有世界珍贵的树种青岩油杉、古银杏树等。

青岩狮子山

青岩之所以成名,与其地处贵阳、惠水间关系极大。惠水、广顺一带,素为粮食产区。特别是惠水,境内河网密布,拥有大小河流290余条。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良田千顷。面积在300亩以上的大坝子50多个,其中万亩以上的两个。坝区盛产大米、小麦、包谷,尤以大米为最,占粮食产量的80%。早在唐代,即“稻粟再熟”。明清时期,“定番米三日不到,省城即成饥荒”。青岩古镇不失为惠水粮仓与贵阳大锅之间的“出米口”。

青岩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古镇。苗族定居较早,其后由布依族土司管理。明清时期,大批来自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的汉民客商纷纷入住青岩,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迅速形成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的集市繁华景象。青岩镇的历史和文化,是当地少数民族和来自祖国各地的汉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目前全镇总人口中,汉族占总人口数的60%,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40%。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布依族占绝大多数。

青岩,元代属白纳县,无建制。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贵州前卫统领之中千户所的第九个百户所驻青岩,设堡,称“青岩堡”,并“屯田其下”。据《贵阳府志·疆土图志》载:时青岩堡所辖为“其东四里至余庆堡(今青岩镇歪脚寨),南七里至广顺州首善里新哨(今青岩镇新哨村),西六里至广顺州首善里龙井寨(今青岩镇龙井村),北十里至桐木岭(今花溪区清溪社区桐木岭村)”的狭长地带。

在“安奢之乱”紧急关头,班麟贵竭诚向贵阳输送大米。事态平息后,班麟贵在青岩夯筑土城,称“青岩堡”。天启五年正月十三日(1625年2月19日),明廷“加升贵州游击班麟贵参将职”,并特别注明,令其“管事”,让土司在军中拥有实权。

晨曦中的青岩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制度。元代以前,各封建王朝就已采取“以土官治土民”的办法,统治本族人民。元朝,授各族首领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长官等官职,又在各族聚居的府、州、县设立土官。明朝,多以原官授职,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隶属于兵部,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隶属于吏部,皆世袭其职,给予符印,并确立承袭、等级、考核、贡赋、征发等制度。土司除对中央政权负担所规定的贡赋和征发任务外,在辖区内保存传统的统治机构和权力。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朝廷采纳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推行“改土归流”,在原土司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等。虽然如此,某些地方,直至清代末年,土司仍有相当大的权力,其后裔,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仍然十分显赫。

青岩土司在军队中拥有实权后,逐步被“汉化”。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省贵州卫、贵州前卫,置“贵筑县”与“新贵县”。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设置“青岩土舍”,分别隶属于“贵筑县”和“广顺州”。贯穿青岩的南街、北街,正是“贵筑县”与“广顺州”的分界线,也可以说是“结合部”。清道光年间,青岩是贵筑、广顺、定番(今惠水)三州县交界的重要集镇,有居民千余户。1914年,青岩被划入贵阳县。1930年设置青岩镇,其后改为乡,为区公所驻地。1953年恢复青岩镇。1957年,青岩被划归贵阳市花溪区。1958年建青岩公社。1961年恢复青岩镇。目前,青岩镇管辖2个社区,17个行政村,131个村民组,106个自然村寨。

青岩细语之青岩居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