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传中的姓氏与家族
关于村民祖先从哪里来,我们在堂安考察中,听到了多种说法。据堂安村村支书吴坤龙(男,40来岁)说:“村民的祖先多是700年前逃避战乱来到这里的。兰姓是最早到达这里安家落户的房族,陆家是第二家,随后是吴家,吴家到这里已经有500多年了。后来分出去几个公。有一个说是,以后要做什么成功,都嬴,就改姓嬴了。”他的这个说法在一位嬴姓村民的口里得到了印证:“嬴姓以前也是姓吴,听老人说,我们是从江西吉安过来的,姓吴,来到四川,最后来到贵州。先到水口那边住,那时代因为人少了被汉族欺负,后来跑到厦格住,就平安了,就改为姓嬴了。……(老人)放鸭子出来,一个多月都找不到,后来在这里(堂安)找到,发现生了一窝蛋,就说这地方一定好,就搬上来了。……以前也是有家谱的,后来都大火烧掉了,老人又过世了,年轻人也不重视。”
(注: 兰克培全家福)
(注: 嬴建贤全家福)
(注: 陆跃刚全家福)
(注: 杨再文全家福)
(注: 石成章全家福)
(注: 潘正才全家福)
(注: 吴坤龙全家福)
(注: 正在修建的生态博物馆接待中心位于村口左侧的高坡上)
据了解,现在村中一共有七个姓氏,嬴、吴、陆、潘、兰、石、杨。其中陆姓房族最大。据说这里的陆姓是朱元璋的后裔,吴支书说自己曾在陆家房子里亲眼看见,柱子上刻有“陆家从江苏XX地XX村迁至堂安”的字样,但后来房子被火灾烧掉了。目前堂安村的陆姓大约有300多人,有两个房族(分为大陆,小陆)。吴支书说,自己所在的吴姓听老人家说是“从江西过来的,有三个公(侗话里爷爷的意思),一个在上游,一个在下游。下游在广东”。一位在鼓楼下休闲的老人陆新华(男,70来岁)则说,村里的陆姓是从江西过来的。自己九几年还回去过(江西)一次,坐车连走路用了二十几天。他说听自己老辈说,陆家当年本姓朱,有六兄弟,因为抗粮,几兄弟从江西一路跑到湖南,又从湖南跑到黎平,这个过程中为了逃避追杀就改姓陆了。陆家是第二家在这里落户的,当时兰家已经在这里落户了。再具体一点,陆老人说,当时先是跑到厦格,后来又从厦格搬到堂安定居下来。
一位陆姓村民说:“堂安寨子里的人多数都没得文字,没得到记录,老人家讲得出来,比如,我们姓陆是江西吉安来的,在那边吃不消了,就搬,到了洛香住了一段,后来又到厦格中寨,后来又搬上来,搬到堂安,不到一百年吧。因为老人家说,我们兄弟太多了,我们到那边山上去找猪菜(音“安菜”),才发现这个水好啊,我们就从(厦格)中寨分了一些人上来,中寨的鼓楼都是我们老人家一起建的。堂安这个井水特别好。当时的老人拿石头来修(水井)。我也是听老人家说的,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我们原来是姓朱,朱德的朱。到贵州来了,就改姓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