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保护和发展的起点:对丹寨蜡染文化的深度理解
所属图书:《蓝花叙事:丹寨蜡染从村落走向世界的探索:上册》 出版日期:2013-01-01文章字数:字

保护和发展的起点:对丹寨蜡染文化的深度理解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Understanding the Depth of the Culture of the Danzhai Batiks

为了让丹寨蜡染传统手工艺在民间可以按照它的生长规律继续发展,也为了今后可以更加有效地通过创造、加工或提升,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首先有必要对丹寨蜡染工艺流程、古老图案的文化内涵及创作元素等做一次全面、系统的调研和梳理。应当把丹寨蜡染的古老素材、题材和图案视为一种资源、一种文化的基因库和一个基础。首先摸清这个文化宝库的家底、特质,以及拥有这个宝库的主体—当地苗族妇女的能力和潜力。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市场的规律和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对丹寨蜡染进行必要的干预,这是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的一个基本思路。

由于传统民间艺术中的构图、造型、制作思想等在现代教育中并没有对应的体系化知识架构,无法与现代知识体系的素描、构图、设计原理等挂钩。所以如何去解释传统知识结构,还有很多工作值得去做。在这个方面,有些关注丹寨蜡染的学者们已经开始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和思考(见前述),但显然做得还不够。这个任务十分急迫也十分困难,因为,一方面许多丹寨画蜡的妇女只是简单地重复她们母亲教给她们的图案,能够清楚地解释其图案和构图的文化含义的人非常少;另一方面,很难避免一些艺人为了迎合顾客的喜好而随意杜撰含义的可能;此外,传统和现代图案的界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也变得愈加困难。

无论从何种角度去认识和解释丹寨蜡染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尊重苗族先民的世界观和审美观,理解苗族对世界认知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将丹寨蜡染的题材放入其产生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去解释,而不是孤立地看待这些古老的图案。其三,要意识到丹寨蜡染的一个重要艺术价值,就在于保留了大量古拙、抽象和形式化的图案。挖掘、记录和传播这些古老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对丹寨蜡染进行文化传承的关键所在,所以是一项值得投入相当的物力和人力的重要工作。

蓝花叙事:丹寨蜡染从村落走向世界的探索: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