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堂安·初见
所属图书:《浓缩的侗乡——堂安》 出版日期:2017-03-01

一、堂安·初见

堂安的停车场往前20米便是寨门的位置,只是短时间内我们都可能看不到这个寨门了。听村民介绍,之前一位村民开车不小心把寨门撞倒了,因为责任没搞清楚,所以寨门一直没重修,直到2015年2月我们再次来到堂安,“寨门”还是一堆旧木头。这堆“寨门”的旁边,立着一块木制的“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的牌子,虽然稍显陈旧,但上面的文字还是清晰可见——用中英文对照,标明“堂安侗寨位于‘弄报’山半山腰,是中国与挪威政府共建的‘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寨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全村有居民800多人,以嬴、陆两姓为主,散居在‘班博’‘几定’两岭之间,村寨依山就势,建筑沿山体等高线布置,并以鼓楼、戏楼为中心……”“寨门”附近还有一块“八寨一山徒步旅游线路图”的牌子,很贴心地向来客们展示了堂安侗寨和其他“兄弟姊妹”村寨的地理关系。两块木制的牌子经历风雨,带着些沧桑的感觉默默地站在那里,似乎在告诉人们堂安的前世与今生……

进寨不到50米,左边几座三层小楼相当惹眼,涂了亮漆的棕色的木制外墙,镂空花纹的窗户,居然是两家客栈:一家叫堂安侗味苑,另一家叫同福客栈。之前几次到堂安都没有住宿地方,这次一下子看到两家,让我们很是惊喜——早知道就不住肇兴,直奔这里了。走进侗味苑细看才发现,这两幢楼不算标准的侗家木质楼,只能算改良版了——一楼墙壁、隔断等主要的建筑材料还是红砖,地面铺上了地砖,然后在墙外贴上了一层木皮,再刷上漆,远看就是漂亮的木结构房屋了。不过室内的柱子、楼梯倒都是全木的,二、三楼也是全木结构。二楼是主人的卧室和六间客房;三楼没有隔出房间,屋顶是“人”字形的,便有些阁楼的味道,看上去是粮仓的样子,堆了一些农具、稻谷。听说这家客栈是村支书家开的,为方便,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住在了这里。再往前几十米,路的右面还有一家山水客栈,不过建筑风格明显比前面两家差了许多——同样色调和材质的木门木窗装在裸露的红砖房上,再配以楼上平台明晃晃的不锈钢护栏,显得和周围其他木质结构的民居格格不入。不过在这家我们倒看见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一楼,算是客栈“大堂”吧,除了吃饭的桌子之外,居然停着一辆轿车——饭厅兼做了车库,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主人家这种相当实用的设计。

浓缩的侗乡——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