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铜仁市岩溶地貌
所属图书:《铜仁市地球化学图集》 出版日期:2014-10-01 文章字数:866字

三、铜仁市岩溶地貌

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缓坡地带,西北部高,东南部低,一般海拔在500~1000m。最高海拔为中部武陵山脉的凤凰山(2572m),最低海拔为东部碧江区的下施滩(205m)。武陵山脉横跨境内中部地区,形成了东、西境域2种不同的地貌特征(图5):武陵山脉以东是低山丘陵地貌,河流切割较浅,地面平缓起伏,河流沿岸多是河谷坝子,一般海拔在300~800m,相对高差多在50~200m;武陵山脉以西是岩溶、山原地貌,河谷常以峡谷形式嵌入山原,山高谷深,一般海拔在600~1000m,相对高差达600~800m。但在远离河谷的山原面上,岩溶、丘陵、洼地分布较多,地面起伏平缓。全境以山地为主,其次为丘陵。

图5 贵州省铜仁市地势图

铜仁市境内岩石类型主要有4类:一是碳酸盐岩类,其分布面积占全区面积的52%;二是碎屑岩类,其分布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3%;三是变质岩类,其分布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0%;四是岩浆岩类,其分布面积占全区面积的5%。

由于铜仁市地处亚热带气候环境,降水量较为丰沛,年平均降水量达1100~1400mm,形成了以岩溶地貌为主、侵蚀地貌为辅的地貌特征。碳酸盐岩地区溶沟密布,石芽丛生,石林、峰丛、峡谷、洼地、溶洞、漏斗、暗河等较发育。

图6 贵州省铜仁市岩溶区分布图

从化探的角度划分铜仁市的地貌景观,可分为岩溶发育区、岩溶较发育区和岩溶不发育区(碎屑岩区)3类(图6)。铜仁市属中亚热带红壤地带,但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地带过渡的斜坡面,生物类型和气候分布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过渡类型土壤红壤、黄壤均有分布。红壤主要分布在梵净山以东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及河谷地带,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9.2%;黄壤主要分布在梵净山以西海拔600~1400m的低中山地区,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55.6%。

铜仁市降水量充沛,水系发育好。境内河流以梵净山—佛顶山山脉为分水岭,分属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东侧为沅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锦江、松桃河、车坝河等;西侧为乌江水系,主要支流有六池河、石阡河、印江河、马蹄河、坝坨河和洪渡河等。

铜仁市地球化学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