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地构造特征
据近年来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划分方案,铜仁市位于上扬子陆块二级构造单元之扬子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三级构造单元(图3)。
图3 贵州省铜仁市大地构造单元图
1.上扬子陆块(Yz)
铜仁市是一个以中、新元古代浅变质岩系为中、上层变质褶皱基底的复杂褶皱带。据现有资料,变质褶皱基底由中元古界梵净山群和新元古界板溪群/下江群构成。测区出露最老的岩层梵净山群为一套巨厚的变质火山岩系和陆源碎屑岩系,其上不整合覆盖着板溪群/下江群的浅变质岩群。早南华世至中三叠世早期的盖层,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其间广西运动曾使该区一度隆起,造成早泥盆世、早石炭世和早二叠世部分地层缺失;燕山褶皱运动使测区强烈地褶皱和断裂,形成以侏罗山式褶皱为代表的薄皮构造;喜山运动以后为整体隆升而遭受剥蚀。铜仁市岩浆岩主要有四堡期基性-超基性岩和壳源花岗岩侵位。
2.江南造山带(Jn)
本区内主要分布于碧江区至玉屏自治县以东,是区内与扬子陆块接触且并列的1个一级构造单元,其形成陆壳的时间较上扬子陆块晚。在接触带附近断续分布一些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呈北东向展布。下古生代的南华系、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为1套总厚达3000~4000m以上的、由黑色含磷硅质岩、炭质页岩、砂质页岩、黏土岩、泥质灰岩及砂质页岩等组成的地槽型类复理石建造,生物化石稀少,加里东褶皱明显,使下古生代地层发生轻微区域变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