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寨名由来
所属图书:《水东土司官衙:马头寨》 出版日期:2017-11-01

一、寨名由来

马头,是古时的行政区划称谓。明初是水东宋氏所亲辖的十二个中级土司的官名,后来才逐步演变为布依族聚居区管理单位和地名。

古代贵州,地无三里平,交通严重滞后,运输为人挑马驮,主要交通工具为马,现在农村老人中,还有“骑马上贵阳”的说法。在经济十分落后的状态下,马这种交通工具也是奢侈品,不是人人能够享有,多为官家享用。马成为贡品,上贡朝廷和官府,被分派到各寨中,每寨必须完成多少任务。后来,土司们以马作为行政区划,管理者叫马头,现开阳及周边地区还有一些叫“马头寨”的寨子。

马头寨一角

地处开阳县禾丰乡的马头土司古寨,现有史可查的建寨历史最早于南宋,是元、明两代底窝总管府遗址。马头寨之名,为明初设陈湖十二马头时得之,沿续至今,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土司官寨之一,是千年水东文化的重要历史物证。

明初,水东土司宋钦与水西土司霭翠同任贵州宣慰使,迁署衙至贵阳办公,宋氏亲领水东(陈湖)十二马头。改朝换代,将元代底窝紫江总管府改为底窝总管府兼底窝马头衙门。宋德茂奉水东宋氏之命代管开科、葛马、临近、清江、腊坝、底窝6个马头,成为管其它马头的马头。在宣慰使宋钦的授意下,大张旗鼓地扩建底窝总管府,目的是将底窝马头寨建成其后方大本营,可以作为非常时期退守的根据地。明正德和崇祯时,底窝总管府两度成为水东宋氏临时衙署。

因寨中设有马头,人们习惯性地称其“马头寨”,久而久之,马头寨这个名字便传承了下来。因为这个名字,才有了后人研究水东土司的切入点。

水东土司官衙:马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