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二)乔桑达地行政沿革
所属图书:《雷山屯堡文化》 出版日期:2017-02-01

(二)乔桑达地行政沿革

达地,位于雷山县南部,与永乐镇乔桑相邻,历史上为一个行政区域。唐代,属都尚县地域。宋元明,亦受来自都江方向的行政机构所辖。

达地系苗语dliak dik音译,意为狸猫雷鸟氏族居地,由苗族中的雷鸟氏族最早到来开发居住得名。如按地名音译取褒义汉字原则,当译为“大帝”。

乔桑系苗语dliak sangd音译,狸猫氏族上方居地,是相对下方下游而言,亦表明最早的居民是苗族。

雍正九年七月(1731年8月),置都江厅。雍正十年(1732年),都江厅下设顺德营,驻乔桑,任命普安舍张宏谟五子张纯熙为外委土千总,管18股53寨,募士兵300名,给养由地方摊派。不世袭。这是张纯熙为乔桑土司的来由。乾隆初,以顺德营土千总所辖18股,编为德字14保,即福德、全德、尚德、怀德、同德、明德、寿德、兴德、天德、硕德、进德、守德、政德。德顺营驻地即今桥桑营盘。宰勇——盘石(今塔石)——乔桑——桐油坳——达地(今老街,当时为场集)——羊福——都江为交通驿道。该条道路,今乔桑地域和达地境内遗存铺石路段,为顺德营时期兴建。张纯熙死后,自行裁废,其年代无考。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都江县第四区驻三民镇即今乔桑,辖进步乡、自由乡、大同乡、平等乡及三民镇等4乡镇1镇。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都江县第三区驻地乔桑,辖达地、宰勇2联保14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初,实行新县制,达地乡为三都县15乡建制。

1952年12月,三都县将盘石乡拨给榕江县,将达地乡拨给丹寨县。此后,再从丹寨划归永乐。

雷山屯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