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潘辅相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所属图书:《都柳江流域百位寨老口述史》 出版日期:2017-12-01 文章字数:7743字

潘辅相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时间:2014.10.3

地点:潘大住所

采访人:潘兴文

受访人:潘大

受访人简介:潘大,男,水族,农民,82岁。当地德高望重的寨老,较了解当地掌故。住三都水族自治县塘州乡中化村东中组。

潘兴文:大伯,您叫什么名字呢?

潘大:讲乳名,还是讲学名呢?

潘兴文:乳名和学名都讲。

潘大:学名叫潘朝兴,乳名叫潘大。

潘兴文:今年高寿?

潘大:今年82岁了。

潘兴文:我想听听您讲潘相公的故事,他怎样当的官,什么时候当官,当官多少年?潘相到您这代人,有多少代了?

潘大:潘相的父亲叫潘约,母亲叫牙边。潘约生有潘相和他弟弟(一代);潘相生有潘伯树和潘贬(二代);潘伯树的大老婆生有潘连,小老婆生有潘三合(学名潘秀芝)、潘山(学名潘伟芝)(三代);潘连生有潘石开、潘丙、潘赖、潘腰(四代);潘石开生有潘生,潘腰生有潘其章、潘元、潘凡(五代);潘生生有潘团、潘牛、潘胖、潘快(六代);潘三合(学名潘秀芝)生有潘忠明、潘忠新(四代);潘忠明生有潘招、潘雕(五代);潘忠新生有潘可、潘以、潘响、潘用(五代);潘山(学名潘伟芝)生有潘政江(四代);潘政江生有潘普(五代)。

潘兴文:潘相到您这代是几代人了呀?您与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潘大:潘相公到我这代才第四代人。我与他们,过去老人们是一个家庭,现在人口发展后,成为家族直系族。

潘兴文:潘相怎样发起来呢?

潘大:听说,过去潘相公是个穷人。

潘兴文:他父亲潘约的家庭生活如何?

潘大:潘约也是个穷人。听说,因为潘约是个穷人,孩子潘相去读书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中午回去吃饭,潘相没有午饭吃,去人家屋檐下看看石磨,人家石磨磨过红稗,潘相慢慢去清扫余下的红稗粉末要去烧汤充饥。

潘兴文:潘相到哪里去读过什么书呢?

潘大:不知道他到哪里读书,他只是读那些私塾而已。

潘兴文:潘相读私塾的时候,大约多少年龄呢?

潘大: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听说,潘约去世了,潘相找外面的地理先生择吉安葬他父亲潘约之后才发起来的。

潘兴文:潘相的父亲葬在哪里呢?

潘大:听说,潘相的父亲潘约葬在拉海梅坝寨子或是梅六寨子后面的山弯弯里头。

潘兴文:潘相是个穷人,他能去哪里找哪个地理先生来择吉安葬他父亲呢?

潘大:我们也不知道他怎么找到地理先生择吉安葬他父亲的。听说,那天中和庞寨也有丧事,同为一个地理先生给择吉,都用同一天安葬。那个地理先生问庞寨那家孝子,葬您父亲,您要慢慢细水长流还是要火速急发?庞寨那家孝子回话说,我要细水长流的。所以庞寨那家老人葬在晚上,据说几代人过去了,那家后代仍然有贤人。那个地理先生同样一句话问潘相,潘相说我要火速急发,那个先生就叫其葬父亲在早上。那个先生还说,葬您父亲在这里本是大发,可能出现您和您弟弟中一个人有劫难甚至于少一个人。葬下去不久,潘相的弟弟就被老虎吃掉了,因为潘相要火速急发,所以,葬他父亲之后,只发潘相那一代人而已。老虎吃掉潘相的弟弟之后,只剩下潘相一个儿子了,牙边为了不让潘相孤单,才到独山羊场乡的群力外婆家要其哥哥的孩子来当第二个孩子陪伴潘相。这个孩子叫潘漫,牙边当时就邀两边的老人说好,潘相和潘漫就当是亲兄弟一样,谁都不能有异议。

潘兴文:老虎吃掉潘相的弟弟时,他弟弟有多大了呀?

潘大:不知道,只是听老人们这么说而已。

潘兴文:您说,老虎吃掉了潘相的弟弟后,潘相的母亲回去要其哥哥的孩子(潘漫)来当儿子陪潘相,那个时候潘相多大年龄了,潘相结婚了没有?

潘大:也不知道,只是听老人们说说而已。

潘兴文:是不是葬了其父亲后,潘相的生活才逐渐好起来呢?

潘大:是啊,是因为葬了他父亲后,潘相的生活开始有好转。

潘兴文:从那以后,潘相的生活是通过干农活好起来,还是耍什么法术敛财?

潘大:没听说他会法术敛财,也不知道他的生活怎样才好转的。听说潘相能讲会说,可能经常有人请他去辩护,就像现在打赢官司,别人给他红包,做多了收入也多,这样就日益好起来吧。

潘兴文:后来潘相因当什么差之后,才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呢?

潘大:后来也没当什么官,可能是当当地的“土皇帝”吧。

潘兴文:潘相当当地的“土皇帝”,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衔呢?

潘大:他没有什么官职的,只是当地老百姓自己认为潘相在地方有威信的老者,谁也不敢与他抗衡。旧政府派人来问他道:潘相,您成为地方的“王”呀?潘相说,我成什么“王”嘛,我患病成“冷骨疯”。又问道:听说您潘相两只手臂都是“三截”,大家都怕您这个“王”?潘相说,我有“冷骨疯”病,下肢都瘫痪不能走,我的两只手臂活动少了有点肥胖多了一些皱纹线而已。

潘兴文:那个时候,潘相有多少钱财和粮食,他养有多少家丁呢?

潘大:这些,我真不知道。

潘兴文:听说,潘相当地方官,管理范围比较大,他管了哪些地方呢?

潘大:听说,潘相管的地方,好像是现在的塘州乡、中和镇、水龙乡、大河镇和合江镇的水族村寨接到独山县塘立乡的水族村寨,接到廷牌镇这个圈子吧。

潘兴文:潘相管不到三洞、水东、九阡那些地方的水族村寨吗?

潘大:管没到那些地方的。

潘兴文:您说的,潘相管那么宽的地方,是旧政府委任他管理吗?还是他自己要管?

潘大:听说,也不是旧政府委任他管理那些地方,他也没有怎么具体管理地方,只是这些地方老百姓把他当成寨老、族长,敬重他、尊重他,有什么事情也来请教他,逢年过节来拜访他而已。说不上管理地方吧。

潘兴文:还听说,旧政府送给潘相什么“顶”之类的东西吧?

潘大:我没有听到潘相得政府什么“顶”。

潘兴文:当时潘相怎么管理地方呢?是不是只管公粮呀?

潘大:潘相没怎么管理地方,旧时候也没有什么公粮。地方老百姓只是把他当成寨老、族长敬重他、尊重他而已。

潘兴文:潘相当事的时候,我们这些地方赶哪些场?

潘大:那个时候赶集在“结挪”。(水语谐音。结第四声,集市的意思。挪,地名。)

潘兴文:“结挪”在哪里呢?

潘大:“结挪”在现在中和镇姑引寨子后面的山坡上。

潘兴文:是不是现在的雪花洞那里,过去那里赶的“结卯”(),中和场坝的前称呀?

潘大:不是“结卯”,“结挪”在现在中和镇姑引寨子后面的山坡上,一边是姑引、结赶,一边是水平村,旧时候就在那里赶集过的。是不是不赶“结挪”了,才赶“结卯”,我也不太清楚。旧时候我们地方赶集有:结挪、结卯、打物、尧贯这几个场坝。

潘兴文:当时,潘相当地方官时,管理哪里场坝呢?

潘大:听说,“结挪”、“结卯”、“打物”、“尧贯”这几个场坝的人都敬重潘相,潘相是否管理这些场坝,我也不太清楚。“尧贯”场坝原来在“凉停”较平洼处,听说,潘相怕九阡帮一伙人捉他去“掉羊股”,他才号召把“尧贯”场坝的赶集处移到“尧贯”山头上,以便于看清楚四面八方来袭击的人。

潘兴文:“掉羊股”是指什么呢?

潘大:“掉羊股”是指以绑架方式来勒索钱财。

潘兴文:为什么九阡帮一伙人要捉潘相去“掉羊股”呢?

潘大:当时,潘相是一个有钱人。听说,他在“尧贯”场坝上修了一个石凳子,每一个赶场天,只要他到那里去坐,就有人纷纷上前来送银毫、大洋、铜钱等钱币。

潘兴文:是不是所有赶集的人都白白给潘相送银毫、大洋、铜钱等钱币?

潘大:也不是每一个人都给潘相送钱,是那些人找潘相为其办事的人给他送钱的。

潘兴文:那个时候几天赶集一次?

潘大:六天赶集一次,“尧贯”赶辰日和戌日两天。听说,潘相家里的大门,每月都要更换门槛枋子两三次哩。旧时候,是用绳子穿连一串串的铜钱,用人力拉着那些铜钱走的,因为给潘相拉铜钱的人多了,把门槛枋子刮损坏了,每一个月要更换门槛枋子两三次,想想有多少铜钱滚过潘相的门槛儿,还有大洋和银毫是靠背来送的,潘相到底有多少钱我们就不知道了。古时候,铜钱是计一吊吊的,多少吊铜钱才兑一个中吕,多少吊铜钱才兑一个大吕,多少吊铜钱才兑一个银毫(银毫分为单毫和双毫),多少吊铜钱才兑一个大洋……

潘兴文:潘相的房子是大楼房吗?还是什么样子的?

潘大:潘相的房子是三间砖木结构。

潘兴文:是几层楼房?只是房子的两头砌砖吗?

潘大:潘相的三间砖木房子,四周都砌砖,上面是盖瓦的。

潘兴文:潘相的房子有没有什么“天井”?

潘大:他的房子没有“天井”。

潘兴文:潘相只有那么一栋房子吗?

潘大:他只有一栋房子。后来才在他的屋基下坎修有两栋房子,之后一栋是他的孙儿潘三合(学名潘秀芝)住,一栋是潘三(学名潘伟芝)住。潘相的老房子,是丹寨一个大富人家派一帮人来找潘相干仗时,被人为放火烧掉的。

潘兴文:潘相家住的地方叫什么呀?

潘大:潘相家住的地方叫作拉海村梅斜寨。

潘兴文:潘相到底有多少钱,养有多少家丁呢?

潘大:不知道。原来潘相是个大富人家,后来有外面客家叫“嘎印阳”(阴阳客)来破坏其龙脉,拉海梅斜寨子才败的。从潘相家屋基往下看,在田坝中央的一颗自然生成的石头在水田里冒出来,那颗石头顶上分有三岔,那三岔高矮大小基本均等分布着,“嘎印阳”(阴阳客)用铜箭射断了一岔,从那以后,拉海梅斜寨子就日渐衰败了。

潘兴文:“嘎印阳”(阴阳客)从哪里射击的呢?

潘大:不知道,听说,可能是从烂土(三都县原烂土乡,后改为合江镇)射击。“嘎印央”根本不是到拉海这个地方来射铜箭的,是在烂土还是在什么地方射来,拉海梅斜寨子田坝中央的那颗顶上分有三岔石头的其中一岔就断了。我们也不知道“嘎印央”怎么会有那么厉害……那颗有三岔石头的其中一岔断了之后,潘相公的钱财就逐渐衰败下来了。

潘兴文:潘相的衰败,是因为那颗有三岔的石头的其中一岔断了这个原因吗?

潘大:是的。

潘兴文:“嘎印阳”(阴阳客)是哪里来的,他们专门做些什么事呢?

潘大:“嘎印阳”(阴阳客)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有可能与今天的地质勘探工作队类似吧。

潘兴文:潘相公当地方官,管理地方有多少年呢?

潘大:哎,也不知道潘相管理地方有多少年啊。

潘兴文:潘相,他多大年龄开始当地方官呢?

潘大:不知道。

潘兴文:潘相当地方官时,拉海梅斜寨的寨子有多大呢?

潘大:那个时候,拉海梅斜寨的寨子很小,大约有10多户人家,现在那个寨子也不大,也只是20来户人家而已。

潘兴文:潘相当地方官之后,他组织过修建哪条路或哪座桥,或者做哪些好事没有呢?

潘大:我不知道啊。拉海村田坝子中有一座石桥,是不是他出钱修的,还是在他之前就有那一座石桥,我不知道。

潘兴文:听说,潘相与丹寨的马家发生过家庭之间的械斗,流传广泛,您把知道的说来听听好吗?

潘大:据说,潘相找那个先生择吉葬他父亲之后,就火速急发,就是很多人出钱找他办事。上门找潘相的人络绎不绝,潘相的钱财、银毫很多,于是要把那银毫熔化铸成银砖块,就到马家找人来加工铸银砖块,找了5个人来铸造银砖,银砖铸好后拿到山洞里藏起来,所有拉海村的人都不知道潘相带那5个人到哪个山洞里去铸造银砖。那5个人是丹寨的马家帮找来的,那5个苗家人在山洞里铸造银砖3个月。这3个月从未让这5个人走出山洞,一边铸造银砖一边堆叠,天天派专人给那5个人送饭菜进去吃。这5个人铸造银砖3个月的时间满了,那5个人也在那个山洞里病死了。后来,马家知道了,就派人来找潘相要人,因此,就引起了事端。

潘兴文:丹寨那么远,他怎么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找几个人来铸造银砖呢?那个时候没有马路和公路的。

潘大:潘相那个时候有钱,丹寨的马家也是有钱有势,潘相与马家结交朋友,朋友来往只能步行走路,潘相要找几个干苦活的帮工,马家就帮他找了5个帮工。

潘兴文:那5个人是不是马家的雇工呢?

潘大:不知道,那5个人是马家帮他找来的,3个月之后回不去,马家就来找潘相要人。

潘兴文:当时,马家是怎样找潘相呢?

潘大:不知道。只是听说马家派来一帮人,那时候又没有子弹枪,只有火药枪、长矛、弓箭、刀,火药枪也很少有。

潘兴文:马家与潘相那个案件的结果如何呢?

潘大:那时候,我们没有公路,只是走小道,马家派的人从三合镇的行尝走上来,梅老顾在路上遇到。

潘兴文:梅老顾是何人,他与潘相是什么关系?

潘大:梅老顾是塘州乡中化村二组村民梅廷的曾祖父,听说梅老顾的父亲好像从老王山迁来的。马家派的人从三都县城方向来,到三合镇的牛场地段与其相遇。梅老顾可能去牛场赶集还是探亲什么的,路上遇到一大帮人马,有的扛火药枪,有的拿大刀、长矛、弓箭。梅老顾就问,你们要去哪里呢?队伍中有人说,我们去拉海斩“相帅”!“相帅”就是“相海”。相海谋杀我们的人去哪里……梅老顾知道事情的严重之后,就立即绕道从旺寨到苗草,尽量走近道,跑到拉海去。之前,马家派的几个人到潘相家,整天与潘相打牌,紧盯好潘相。梅老顾跑到拉海梅斜潘相的家里,看到几个人与潘相打牌,才支开潘相到旁边说,马家派一帮人马来找您麻烦了,您赶快躲开吧!潘相又走不动,这个时候,才有人把潘相背起来,往屋后走,向海古的方向走去,走到海古的石桥上,潘相说,你们把我放下来嘛。我的母亲还在家里守着她房间里一个柜子,柜子里装满了“大磊”,我走了,恐怕别人伤害我的母亲了吧!(其实潘相的母亲真的被马家派的人砍死在其房间里装满“大磊”的柜子上)潘相就在桥上喊天……当时,空中就落下大滴大滴的雨……

潘兴文:潘相喊天,他向天空呼喊什么话语呢?

潘大:潘相,当时也可能呼唤,我母亲又没有得罪什么人,谁伤害了我母亲,苍天肯定不原谅他的……他那样喊天,当时空中就下大雨。说明,古时苍天很灵验,潘相为母亲被残杀向天空呼喊,都验证了……当时,马家派的人马也真的把潘相的母亲杀害了。

潘兴文:潘相的母亲被马家派的人马杀害了,潘相又怎样对付那些人呢?

潘大:当时,潘相向苍天喊冤之后,接着叫人吹牛角,四面吹牛角,呼唤四面八方的人来援助。一下子涌现很多的人与马家派的人马围住,于是,潘相与马家的家庭械斗就这样发生了。

潘兴文:那场家庭械斗情况如何呀?

潘大:那个时候的火药枪全都是点火枪,那些枪全都是用人工点火的枪,没有火皮(火皮,炸开后起火花能点燃火药),就无法开枪。那些枪只有火药嘴,火药嘴下面捆绑一根长长的棉导火线,这根导火线时常燃起火种为点火开枪作准备,如果这根导火线的火种熄灭了就无法开枪。

潘兴文:是不是潘相被人背到海古之后,他才有机会吹牛角向四面八方的村寨求助吧?

潘大:当时,不只是潘相在海古呼喊求救,所有拉海的村寨都吹牛角号求助。他一人呼叫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主要是各村寨的村民的呼喊和吹牛角号求助,四面八方的村民一起来与马家派的人马进行抗衡。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潘相是怎样发那么大钱财,他有很多田地。也因为,有梅老顾的搭救,之后,潘相赏给梅老顾许多农田:东中化寨子对面的“永酷”的好多亩和西中化寨子后面“的告”好多亩。后来,梅老顾不知怎么搞的,全把那些农田出卖给灯光村牛洞的王家……

潘兴文:梅老顾是不是给潘相当雇佣的人,怎么来这里住的呀?

潘大:梅老顾是居住在西中化寨子。之前梅家就定居在西中化寨子了。

潘兴文:梅老顾怎么有机会给潘相公通报信息呢?

潘大:丹寨马家派的大帮人马没有来到拉海之前,早已派有几个人来潘相家,天天与潘相打长牌、纸牌,紧盯好潘相。梅老顾跑到拉海后,才支开潘相离牌桌去通报消息:“马家派大帮人马来找您麻烦了,您赶快躲开吧!”正因为这样,才有潘相被人背着逃命的机会。

潘兴文:当时,潘相找那几个人来加工银砖块,是到哪个山洞里加工呢?

潘大:不知道啊!整个地方上的人都不知道,所有拉海人都不知道潘相公找那几个人去哪里加工银砖块,也不知道拿到哪里去藏匿。

潘兴文:找那几个人去哪里加工银砖块,加工时还得要有人送饭给他们吃的呀,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一点信息吗?

潘大:送饭人肯定有,加工银砖块的人肯定也要吃饭,可是送饭人也始终不说呀,没有人知道在哪个山洞啊!没有人知道啊,如果知道的话,拉海肯定有人去挖山洞找那些银砖块了。古时候,他怎么弄得那么多的银子,我们不知道呀!

潘兴文:您上面说过,潘相公是赶集时,坐石凳子上,人们给他送钱财,可能是那样来的吗?

潘大:当时,潘相在场坝上一坐,这个人来给潘公送银毫,那个人也给潘公送银毫,一个接一个送。

潘兴文:潘相有多大年龄时,到场坝上去坐着等人送钱财呢?

潘大:不知道。

潘兴文:潘相只是到尧贯场坝去等人送钱财吗?

潘大:是的。

潘兴文:潘相是不是也到打物场坝去等人送钱财呢?

潘大:不知道。那时候,打物是否赶成场我也不知道。该因潘相有福分啊,总是有人给他送钱。为此,塘州乡阳乐有个有钱人家发话,想办法用炮炸死潘相这个人……该因潘相命大,古时候的炮又不可能从远处发射过来的。那天,他们只能在尧贯场潘相平时坐收钱的石凳处挖一个洞,将用火药造成的土炮埋起来,沿着土炮挖一条小小的土沟,在土沟里洒下火药当成引线,把引线引到可以不让坐在石凳上的潘相看到而且方便点火的地方。安装好土炮的那一天,鬼使神差潘相公不去场坝了。那些人说,我们整不死潘相啊!是上辈的老人们这么说的。

潘兴文:想炸死潘相的人,只是做一次吗,还是做多次呢?

潘大:是做多次的,都不能如愿以偿的引爆。

潘兴文:潘相与丹寨马家进行的家庭械斗,那时候,由哪里的官府来平息那件事呢?处理结果如何呀?

潘大:这些事,我就不知道了。

潘兴文:大伯,以前,如潘相他们那代人是否讲究宗族的“字辈”呢?

潘大:塘州乡的雄寨和拉海潘家的字辈有二十个字,如:“仕文魁国政,洪承再吉芝,毓秀英才广,光宗显凤池。”我有一次到独山县水岩乡去走访亲戚,遇到那里的潘家,那里的潘家说我们都是一个潘氏家族的分支,我们就是塘州乡老高寨来,是雄寨潘家的那支。我问他们,他们搬迁到那里潘家的字辈是哪些呢?他们说:“显耀朝登仕,文科盛大光,荣华存万德,永远定仁庄。”我听说,塘州石旺雄寨一支潘家的字辈,但那二十个字我记不清楚了。塘州乡拉海潘相一支的字辈是这样的:“文玉凤朝扬,乾坤国政昌,荣华原有定,盛德永兴邦。”好多人都说他们的姓氏有字辈,可是他们都没有数得出二十个字。

潘兴文:您知道并记得住了以上三种字辈了,还有哪些字辈呢?

潘大:我们水家人的字辈很多,像水龙乡马联拉佑韦家的字辈是:“红印登朝廷,国学仕启文,祖宗恩泽后,广大发英雄。”塘州乡阳猛王家的字辈是:“应政玉金轮,通仲仕家洪,永吉国炳智,承恩汇泽兴。”塘州乡安塘王家的字辈我还没有收集到。阳猛与安塘的王家虽然是一个家族的王家,但其字辈是不相同的。

潘兴文:您知道潘家还有哪些字辈吗?

潘大:雄寨和石旺同一个潘的字辈都不一样,比如,石旺字辈里有“…承文庭兆…”。雄寨字辈里又有“…庆…”。拉海一部分、拉下、地祥的潘家都还能坚持沿用“仕文魁国政,洪承再吉芝,毓秀英才广,光宗显凤池”这二十个字辈。塘州乡梅育的字辈里有“…钦、芳…”。梅育的一支潘家和塘州村搬迁到拉揽的一支潘家也沿用“仕文魁国政,洪承再吉芝,毓秀英才广,光宗显凤池”。还有从塘州乡老高寨搬迁到丹寨的潘家也还一直沿用“仕文魁国政,洪承再吉芝,毓秀英才广,光宗显凤池”。

潘兴文:到底雄寨的村寨古老一些,还是老高寨古老一些呢?

潘大:老高寨还是比雄寨古老一些,传说有:“硕鸟高,乔败妙。”(硕,人名;鸟,水语谐音,在之意;高,高寨。乔,人名;败,水语谐音,去之意;妙,苗家。)有潘家的公到这个地方来,生的孩子一个名叫“硕”在高寨定居,一个孩子名叫“乔”到苗族地方去居住。

潘兴文:雄寨有五宗树和开九个出水口的农田之说:“梅俄菩,雅纠当”——是哪五个潘家祖宗一起栽下的五棵树子,他们的名字叫什么,他们分散居住在哪些地方,您说来听听好吗?

潘大:我不知道那五个父亲叫什么啊!

都柳江流域百位寨老口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