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布依族“六月六”
所属图书:《贵州关岭文化》 出版日期:2015-05-01 文章字数:1513字

布依族“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贵州所有的布依族地区都有过“六月六”的习俗。布依族“六月六”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安顺市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及黔南、黔西南等布依族聚居区。关岭县断桥镇木城古寨是布依族“六月六”节日文化保存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断桥镇木城村位于关岭县城东面,坐落于黄果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下游约11千米的木城河边,距关岭县城12千米。木城村共有120户,包括木城河、烂田湾、新坡、下摆渡江等12个自然村寨。寨中主要以马、罗等姓氏的布依家族聚族而居,该村民风古朴,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木城村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木城河河水清彻透明,两岸茂林修竹青翠,河谷周围秀峰突起,石笋、竖井、漏斗、盲谷千姿百态,自然生态保存完好。

布依族“六月六”遍及整个布依族的居住地,是布依人在长期的农耕文化中形成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布依族“六月六”节日形成于何时,无文献可考,然而沿袭至今的“六月六”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历久不衰,并以此为载体,传承着布依族文化的精粹。

布依族妇女“六月六”包粽子

“汪己”“汪当”是“六月六”节日中必不可少的祭祀活动。“汪己”活动中要杀牛祭祀“读己”(布依神灵)。布依人认为大树、高山和深潭中都有“读己”,它是布依族人民的保护神,因此每年“六月六”时首先要举行集体性的“汪己”活动。

传说远古时期,盘古开天辟地,教会布依人种植水稻和纺织。后来盘古于六月初六去世,其灵魂化为“读己”依附在高山、悬崖、深潭、大树上,保佑布依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健康长寿,帮助布依人消灾除难,驱除邪恶。布依人为了报答盘古的恩德,于是在每年的六月初六都要举行盛大的“汪己”活动。也有学者从族源角度研究后认为,“六月六”是布依人对本族先祖大禹生辰的纪念,“汪己”是上古时期夏族图腾之遗迹。

布依族六月六念诵经文

布依族“六月六”杀牛“汪己”

“汪当”为祭稻田水神。布依族是中国诸民族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因有着深厚的稻耕文化传统而被称之为“种人”“仲家”。据郦道元《水经注》载,殷商时期,布依族人已进入农耕文化,“汪当”是稻作文化条件下布依人自然崇拜的遗迹。

木城布依族“六月六”活动大致有三部分,分三天进行。

一、六月初六“汪己”。当日清晨,全寨人齐聚“常己”(神树)下举行“汪己”仪式,先由“摩师”在“常己”树下设“常己”供位,在“亭棚”中设祖灵“己神”供位,在相应的各方设名山、深潭“己神”供位,念《汪己经》,然后指挥屠牛“汪己”。牛肉按户切分,各家带回家中祭供祖先,留下一份在“常己”树下煮来祀神。祭祀完毕,在“常己”树下以长号、唢呐奏乐,跳舞,娱神娱己娱人。

中午,全寨人身着盛装,在“亭棚”听寨老、歌师吟唱《古歌》《训示歌》。完后妇女、老人去河边清洗衣物。

下午,游寨,鼓乐队打头,全寨人随后走遍寨中的大小通道,最后走到河边呼唤连天,且向河中丢甩石头,然后到河中游泳、戏水、打水仗。

晚上,各家各户在家中用“汪己”牛肉、粽子供祭祖宗,用粽子叶慰劳耕牛,寨老与各户主一起“吃乡利”。

二、六月初七“昂嘎”。早晨,寨中杀狗且煮熟。吃罢早饭,青年男女各自背上粽子、狗腿,到河边或山坡下“浪哨”(男女谈情说爱),互相对歌,演奏布依小调,大家聚在一起吃狗肉、粽子,尽情玩乐,交流情感。

三、六月初八“汪当”。清晨,木城布依寨家家包粽子,然后去稻田设祭台,杀鸡祭祀稻田水神,祈祷风调雨顺,水稻丰收。

布依族“六月六”以祭祀活动为主线贯穿始终,集合了民间歌曲、舞蹈、器乐曲、口传文学、民间体育、民间游戏、服饰、饮食等多种文化形态,映射出布依族极为丰富的文化因子。

贵州关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