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保福”与“接米魂”
对于赖以生存的粮食,毛南族人是非常敬重和崇拜的。因此,在生产生活中,就有“打保福”和“接米魂”这两项与米有关的祭祀活动。
“打保福”是在五月栽秧后的某一天进行。吹响牛角,全寨老老少少凑米、肉、菜、柴火等,准备称为“保福旗”的红、黄、绿的三角纸旗,聚拢到寨中经常聚会的地方。
“塘漂”设供桌,供桌摆上刀头(方肉)、鸡、肉、“保福旗”等。由“塘漂”念经请神,保佑庄稼不遭天灾、旱灾、虫灾等。
仪式开始,“塘漂”首先烧香请神:“香烟渺渺,瑞气飘飘,黑光灿灿,圣德昭昭。上焚一炷,直通天堂;中焚一炷,神满十方;下焚一炷,神降临场。恭炷真香,本院社稷尊神、保守禾苗土地神、稼穑夫人、神农黄帝制五谷,以供万民,普天之下,莫不沾光。感神者圣也,农者种也,始播五谷,民之道也。请降香坛,受令祭祀,保安功德……”此外,“塘漂”还要请神农稼穑、后稷黄帝、来耕童子、神农郎君、菜园夫人、三元三品大帝、本境城隍、天地三界十万生灵等,降临香坛,接受祭祀。“塘漂”给诸神献酒,希望诸神庇佑“禾苗黄虫不食,黑虫不咬,根植穿地,叶长冲天”,庇佑良民“耕地不被蛇虫咬,种地插秧,日长七寸,夜长尺高,叶茂花容,沾恩雨露,扬花不被风吹,结果不遭雹打”……
念毕,杀鸡祭祀,感谢诸神,再敬三杯酒请诸神回去,祭祀结束,参加的人,将沾了灵气的“保福旗”拿到自家田中去插,保佑禾苗茂盛,五谷丰登。之后众人聚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热闹非凡。
“打保福”,寄托毛南族人祈盼丰收的希望,这种希望是他们灵魂深处一直追求的最美好的东西。有了这些美好的东西,毛南族人才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
若真正获得了丰收,毛南族人则要举行“接米魂”仪式,感谢上天、感谢神灵。毛南族人认为米有魂魄,“接米魂”的意思是将散落在田间、地头、水中、鼠洞等地的米的魂魄接进家,让其归仓。
“接米魂”于打谷进家的第一天晚上,请“塘漂”在家中堂屋举行。
七星剑
“塘漂”先在供桌上置一簸箕,将菜豆腐,红、黄、白三色糯米饭,白米等供品摆上,用红、黄、绿纸分别剪日月图,将纸图一段粘在竹签上,插在三色糯米饭上,再置三碗酒。“塘漂”便开始念诀语:“米神王,米神王,听我弟子奏分明。洪水潮天人要绝种,无衣无食过光阴。玉帝心慈降下你,一粒落地万收成。神农黄帝制五谷,普天之下养凡民。皇帝得你登龙位,百官得你定太平。正月惊蛰是春分,二月三月犁田栽早秧,四月五月薅,六月七月米打苞,八月米谷黄,打米上高仓,唯恐部分落在外,今日主人虔备香花、酒水、刀头、豆腐、三色饭,一心奉请,请你米魂归仓。”
请米魂
稍停,“塘漂”用手将簸箕里的米抓起,分别向东南西北中方向抛撒几粒,边抛边念经文:“一撒东方白颗米,千奏万感动神灵;二撒南方白颗米,快去登程请诸神;三撒西方白颗米,快去有请土地神;四撒北方白颗米,快去有请后稷神;五撒中央白颗米,香花酒礼早备齐。各种规矩都办好,童子有请土地神;土地神你骑马请,按照姓氏请诸神;白米与你去奏请,请到五谷小娘神……”
经文较长,所请的神有米魂母、升子娘神、箜箕娘神、玉燕小娘神、谷神大娘神、钥匙小郎神等,请诸神来赴筵席,感谢他们赐予××省××县×家五谷,使得一家老幼有米吃,使生命延长。此外,“塘漂”还要念经文,还要感谢“钩索老者”(做挂钩和绳索挂粮食的老头)、守门老汉、太棒(管米的神)、掌管钥匙的人、斑鸠雀娘、猫神、鼠神等,让他们一同来领受所祭祀的东西,最后烧纸钱送给他们。仪式也就结束了。
心怀感恩之心,感谢诸神的帮助,这是毛南族人最淳朴、最原始的美德,这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