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角逐力量的欢乐
所属图书:《火影石灵:毛南族》 出版日期:2014-06-01

角逐力量的欢乐

四月,毛南族聚居的六硐,春和景明,气象万千。

夕阳下,河岸边金色的草坝芳草萋萋。

“加油!”

“加油!”

夕阳下,河岸边的草坝上,热闹非凡。

一群毛南族少年围成一圈,圈内两个少年膝盖和两手着地,头顶着头,互不相让,青筋绽出,小脸涨得通红。这是毛南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斗“地牯牛”比赛。

斗“地牯牛”、“捺奴”比赛颁奖仪式

斗“地牯牛”是毛南族祖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项目,是祖先模仿水牛打斗,增强体质、自娱自乐的一种体育活动。不光少年“斗”,青壮年男子也“斗”。少年以此显示自己争强好胜、不断进取的精神,青壮年以此显示自己健壮的体魄,以赢得姑娘的芳心。

每年插秧结束的一段农闲日子,在毛南族聚居的卡蒲一带,都要举行村与村、寨与寨的斗“地牯牛”竞赛。比赛地点一般设在寨中较大的晒场上。比赛方式为分组进行,比赛规则是在比赛双方的后方用石灰各画一条线,在相斗时被抵斗出线者为输。裁判由参加的村寨推选有名望的寨老担任。比赛时,四村八寨的毛南族村民都会聚拢来观看。老人借此走亲串戚,叙叙亲情、畅谈农事,姑娘、小伙乘机交流感情、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

比赛奖品有狗、鸡、鸭、酒等。不管是输是赢,大家欢聚一堂,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男人猜拳,女人唱歌,热闹非凡,气氛浓烈。笑声、歌声、肉香、酒香飘出寨子,弥漫在空气之中,令外乡人垂涎欲滴。

除了斗“地牯牛”外,毛南族还有许多体育竞技项目,如打“飞鼠”、斗“捺奴”、打棉球等。

打“飞鼠”,是毛南族祖先传承下来的体育文化项目,其起源已无从考证,是毛南族先人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保留下来的。

打“飞鼠”比赛时,先选择一块空地,在其一端挖一条深5厘米、宽5厘米、长10厘米的船形小沟。准备一根长约50厘米的长木棍,3~5根长约10厘米的短木棍(称“飞鼠”)。推选一人担任裁判,将参赛人员平均分为两组,并确定开赛方。如果是甲方先出场,乙方队员则分布在空地上,等待接“飞鼠”(短木棍)、拣“飞鼠”等。玩时(以甲方先出场为例),甲方先将所有短木棍横放在小沟上,双手握紧长木棍向下伸进小沟内,使劲将短木棍挑飞。短木棍若被乙方捉住,此根短木棍则不算数。挑飞短木棍后,甲方将长木棍横放在小沟上,乙方将未捉住的短木棍拣起来投向长木棍。若投中了,此根短木棍则不算数,若未投中,甲方则将短木棍依次斜放在面向空地一方的小沟沟口上,让短木棍三分之一露在地面,用长木棍一端去打击短木棍,短木棍弹跳起来后,再补上一棍,使之飞出。若被乙方捉住也不作数,若未捉住,乙方则在短木棍坠落处画出一道横线。裁判员用长木棍从小沟处一“棍”一“棍”地量到横线处,并做好记录。玩的队员多时则以“棍”数相加统计成绩。轮到乙方时,仍按上述步骤进行。比赛结束后,谁的“棍”数多,谁就是胜利者。

斗“捺奴”,也是毛南族儿童喜欢参与的一种体育活动。“捺奴”是卡蒲毛南族的一种体育器材,用一截圆木头制作,因使用时会发出“呜呜呜”的叫声,所以又称“叫呜”。所用的圆木头长约5厘米,直径约2.5厘米。制作时,将圆木头去皮,两头削整齐,在中段刻一周小槽,再用结实的粗麻线捆紧,粗麻线两端套上筷子般大、长约6厘米的小木棍,作为“拉手”。这是公“捺奴”的制作方法。而母“捺奴”的制作则是将圆木头劈为两半,再捆紧,就可以了。公“捺奴”因圆木头是实心的,叫声不响亮,主要是用来相“斗”的,多是男孩玩;母“捺奴”因圆木头被劈破了,有了缝隙,叫声响亮,主要是用来玩耍的,多是女孩玩。

玩法是双手拉住捆有“捺奴”的粗麻线,两手摇动,将“捺奴”往胸前甩上20~30次,使粗麻线绞紧,然后两手向左右一拉一放,粗麻线便一正一反地绞紧,“捺奴”就在这一拉一放中飞快旋转,发出“呜呜呜”的响声。

斗“捺奴”乐无穷

斗“捺奴”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白天、晚上可以斗,坡上、家里可以斗。只需两人就可以进行比赛,人多时,还可以分为甲乙两组开展竞赛活动,将飞快旋转的“捺奴”相抵相撞。两人相斗时,谁的“捺奴”先“死(停止转动)”,谁就是输家;多人比赛时,甲组出一名队员,乙组出一名队员先斗,如乙组那名队员斗输了,乙组又派另一队员上去,如甲组那名队员斗输了,甲组又派另一队员去斗,两组按此方法依次进行比赛,哪一组的队员最先“用完”,哪一组就是输家,对方则是赢家。

“捺奴”飞速旋转,“乒乓”之声悦耳,欢笑声随之响起,那是一种动人的景致。

打棉球也是毛南族人喜爱的一项体育项目。棉球是用棉花和灯草做球心,然后用棉线紧紧裹扎而成,一般直径为6厘米。玩时,用手心拍打棉球,棉球可弹离地面2~3米高。

儿童斗“地牯牛”

打球的方式有打平球,打矮桩球,打单面翻身球,打双面翻身球。打平球,要求拍打棉球的高度与打球者腰部相平齐;打矮桩球,要求拍打棉球的高度低于打球者膝盖部位;打单面翻身球,要求拍打棉球的高度高过打球者头部,并转身再拍打下落的棉球;打双面翻身球,要求拍打棉球的高度高过打球者头部,并顺时针、逆时针转身后再拍打下落的棉球。打球者可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进行比赛。

成人斗“地牯牛”

比赛时,可两人对赛,也可多人分组对赛,以打的个数(次数)多者为胜,负者要罚供球。供球方法是:负者将球向胜者抛去,胜者用手把球拍下地,连拍三个平球,然后用脚狠踢,使球飞向天空。如胜者手已伸出却接不上球,或用脚踢不中,或踢中但飞起没有人高,即算供球结束。如踢中球高过人,则负者从空中捉住此球才算供完。

体育竞技,是毛南族人角逐力量的欢乐,是力与力的对抗,是智与智的较量,通过较量既强身健体又愉悦身心,达到健、力、美的和谐统一。

火影石灵:毛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