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幼”习俗父母恩
关爱孩子,呵护孩子,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一个家庭天经地义的责任。
贵州的毛南族关爱和呵护孩子有着独特的方式,如收吓、“封镇”(借他人之口保佑)、吃百家饭、“做桥”、找保爷、立指路碑等,包裹着父母浓浓的爱意。
毛南族人认为孩子受惊吓后,身心不安宁,是鬼魂在体内作祟。这个时候父母就要请“塘漂”念咒语驱赶体内鬼魂。“塘漂”念道:“四起四大四天王,八起八大八金刚。吾弟子指天天开,指地地裂,指人人长寿,指鬼鬼绝灭。开天门,闭地户,开人门,闭鬼路。人来有路,鬼来无门。一收天吓地吓万物百事吓。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念到此处,“塘漂”在孩子额头上画“Z”字形后继续念:“有请收吓仙人,有请救苦救难观世音,生灵难,难生灵,一切灾殃化为尘。左走天地洞,右走鬼神精,横推一百长,太岁当头急。”念至此处,“塘漂”在孩子额头上画的“Z”字形头上点“·”,用口吻孩子额头,接着收尾:“呸俅,狗得去了!”“塘漂”收吓后,孩子便能平安。
斗“地牯牛”的欢乐
这是孩子受惊吓后使用的方法,如果孩子夜间受惊吓了,彻夜啼哭,就要用另外的方式,即请贵人“封镇”。毛南族人认为“哭夜”,是看到了不该看到的动植物鬼怪生灵,这些生灵也非常喜爱孩子,便来逗之,使孩子无法入睡,啼哭不已。父母就要在红纸上写一首打油诗,贴于行人过往较多的路口、井边等地,让过路人念之,就能让孩子安然入睡。打油诗是这样写的:“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哭夜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
如果孩子夜间睡觉落床了受到惊吓,毛南族人认为是孩子阴气重,动植物鬼怪生灵来作祟,孩子要吃百家饭才能“解吓”。父母第二天就要走百家“讨”饭来喂孩子。
如果孩子常年体弱多病,毛南族人认为是孩子命弱,或者是命里缺五行中的某一种。如命里缺“金”、“水”等,家里就要为孩子“做桥”、找“保爷”,或者立指路碑,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找“保爷”,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家中神龛上烧香告诉祖宗,并打一碗水祭在神龛上。三天之内,如有外姓人踏入家门,此人就是保爷。称之为“踩水碗”。“踩水碗”后,孩子父或母烧香禀告祖宗,保爷倒掉碗中之水,与孩子父母认“干亲家”,按照年龄以兄弟相称,称之为“拜祭”。“踩水碗”之人,是男的,孩子叫保爷,是女的,孩子叫保妈。三天之内如果没有外人踏入,主人家要重新烧香祭水碗等待。当了保爷后,保爷给孩子从头到脚购买衣、裤、帽、鞋、袜等,以自姓为孩子开名字,并制作一块匾,将名字书写在匾中央。匾左上角书:“承蒙×××亲家不弃,以令郎(令爱)寄拜。”匾正中书:“更名曰:×××”,匾右写上送匾人姓名和年月日。于是,两家就成了亲戚,互相走动,保爷就经常关照孩子,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另一种是,孩子母亲蒸糯米饭、腊肉、香肠,炒几个菜,准备米酒、碗筷等,全部装在竹篮里,背着孩子出村,半路遇到的第一个外姓人,就拦路请客吃饭。被拦之人就是保爷。保爷酒足饭饱后,拿些钱哄孩子,给孩子取名,说几句祝福话就算完成了任务。半路找的保爷以后可以互相走动,也可以不来往。
毛南族人认为,如果孩子的“八字”不好,生于正月、二月、三月的酉时和戌时,生于四月、五月、六月的未时、卯时,生于七月、八月、九月的寅时、午时、丑时,生于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的巳时、申时、亥时,命上就犯了“将军箭”。犯了“将军箭”,命就不会长。其说法是:“一箭伤人三岁死,二箭伤人六岁亡,三箭伤人九岁死,四箭伤人十二岁亡。”破解方法就是立指路碑,作为挡箭碑,为犯了“将军箭”的孩子修阴功,行善积德,方可保住孩子性命,否则就会夭折。立块指路碑,为外乡人指指路,也不失为一种行善积德的好方式。指路碑一般高60厘米,宽40厘米,用一块普通的石块做成,立在岔路口。碑的上方正中刻着一把带箭的弓,弓上的箭好像即将离开弓弦。弓箭下刻着“东走××出××,南走××出××,西走××出××,北走××出××”。立指路碑前,主人家派人到山中找块平整的石块,请石匠用凿子铲平、修整、打磨,再请寨中的文人写上碑文,石匠再凿上字,填上喜庆的红油漆。立碑的时间一般在农历的二月或七月。具体时间要根据小孩的生辰八字择黄道吉日而定。立碑当天,是主人家办喜事的日子。往往都要约上亲戚和家门族下来热闹一番。你扛碑,我拿锄,说说笑笑来到村口,选好位置,挖坑铲土,请两位富贵老人为孩子立指路碑。请富贵老人的要求很严格,其条件是:老人的妻子(或丈夫)还健在,并且有子有女,以体现他家子孙发达,家人平安。立碑完毕,两位富贵老人还要为小孩说上几句祝福的话,比如,从今以后,×××快长快大,不再体弱多病,健健康康成长,病魔不再缠身,病魔从此远去,等等。
大山中人烟稀少,外乡人走进来后,往往会迷路,又找不到他人询问,而指路碑正好方便了他们,充分展示了毛南族淳朴的民风。
在毛南族人看来,庇幼除以上所说之外,还有如办“满月酒”、开荤、办“满岁”、葬牙等方式寄予孩子希望。
孩子出生后,为保证母亲奶水的质量,坐月婆要吃母鸡、角鱼、鸡蛋等,忌吃花椒、辣椒、大蒜等麻、辛、辣的食物。孩子满月后,要给孩子办“满月酒”。邀请外婆、亲朋好友来“吃”酒,外婆则要送背带、衣物、红糯米饭、红鸡蛋等前去祝贺。孩子长到一百天,要举行开荤仪式,喂孩子油腻食物,表明孩子肠胃好,已经能够消化油腻了。孩子满周岁了,要办“满岁”,外婆、亲朋好友也要前来祝贺,举行预测前途和性情的抓阄仪式。
孩子第一次换牙时,如果是上牙,就将它丢到瓦上,希望孩子的牙齿长得像瓦片一样;如果是下牙,就将它到牛圈里,希望孩子的牙齿长得像牛牙一样。
在毛南族村寨,还有一种奇异的习俗,就是年轻的母亲背着襁褓中的婴儿出门走亲戚时,要念咒语挽草标撵鬼。先念收身咒语:“弟子奉请观世音菩萨、左路军、右路军,头顶观世音,身骑白马云中跑,手执钢刀斩妖精,撞到大的拦腰斩,撞到小的打囫囵,四大君王保我身……”接着念撵鬼诀,“天阴阴,地阴阴,带有三万八千兵,叫你走,你就走,叫你散,你就散,你不走,你不散,我以手戳破你的鸡蛋”。然后在路边随手扯下一根芭茅草,闭气挽个疙瘩插在背带上,防止孤魂野鬼惊吓孩子,以起到避邪、驱鬼的作用。
如果孩子精神恍惚,毛南族人认为是孩子“落魂”了,要请“塘漂”用鸡蛋、米等来“烧胎”。“烧胎”时,“塘漂”烧六炷香念口诀,奉请五谷娘娘神君、十方土地神君、东南西北十万神君、五方桥梁神君、烧胎破胎圣母等到香坛,受令追魂,引孩子三魂归身,七魄归体。然后画一道符烧在水碗里,将丝线捆绑鸡蛋放在烫灰里烧。鸡蛋熟后,将蛋给孩子吃,将捆绑的丝线解下,捆在孩子手上。“塘漂”边捆边唱:“一根丝线长又长,团团转转锁住郎。一锁天长地久,二锁地久天长,三锁关煞消除,四锁长命富贵……”
呵护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愿望。而毛南族的呵护方式与众不同,包含着奇特的民族风俗。这些独特的做法不见得有什么科学依据,也不一定能够产生实质上的效果,但这种育儿方式和庇幼习俗,是毛南族丰富民俗文化的展示,凝聚着父母浓浓的爱意和美好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