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錦屏縣菜園·(清嘉慶)安樂礄碑
所属图书:《碑銘書秀:黔東南碑帖》 出版日期:2016-05-01 文章字数:877字

錦屏縣菜園·(清嘉慶)安樂礄碑

該碑現立于錦屏縣三江鎮菜園村。2006年,因修建卦治電站,安樂橋被淹于水下,當地政府將碑移立于現址。青石質,方形。高155釐米,寬77釐米。額題『安樂礄碑』四字。碑文為廪生楊文烔撰文並書丹。

2011年10月9日拓。

【釋文】

安樂礄碑

余村北岸数里許,為上下客商之通衢 [1] ,亦即黔、楚往來之孔道 [2] 者也。然一帶江濱,大都蠏壑魚渚、斜崖峭壁。先年曾錘幽鑿險砌成坦道,近因春夏間霪雨 [3] 暴發,滭沸 [4] 奔騰,易於傾圮,以致往來步履着足難走,真不啻劒閣栈道之礙於跋涉者也。

庚辰歲,村中善士文大猷者,目擊心怦,以利人舉步為念,以防人失足為憂,因不惜錙銖,鳩工命匠,效巨靈之闢 [5] ,法五丁之開 [6] ,探根躡窟,壘石成礄(橋)。

雖非瞿唐滟澦 [7] 之水,而礄(橋)之下則有源泉一道,清流激湍,混混 [8] 而出,文于兩旁叠成階梯而汲 [9] 焉。是舉也,所費不過数十金,而康莊叶(耶),咏平蕩賡歌 [10] 。不但余鄉中往來甚便,即有遷客騷人徘徊其上,流覽鯨波 [11] ,以發其汪洋浩渺之吟者,亦幸有此席石眠蕓之地,以為停車坐待时也。

功成之後,嘱序於余。余曰:『成礄(橋)者,安行道者樂。』因以『安樂』二字名其礄(橋),以垂諸久遠也。云爾。

(郡)廩膳生 [12] 翰莊楊文炯頓首譔(撰)

大清嘉慶二十五年 [13] 歲在庚辰十月十二日立


[1] 通衢:四通八達的道路。

[2] 孔道:大道;通道;必經之道。

[3] 霪雨:久雨。

[4] 滭沸:滭浡,水沸湧貎。

[5] 巨靈之闢:巨靈,是神話傳説中劈開華山的河神。其力大無窮,可舉動高山,劈開大石,故有『巨靈之闢』的典故。

[6] 五丁之開:五丁,是神話傳説中的五個力士。西漢揚雄《蜀王本紀》:『天爲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獻山,秦王(秦惠文王)獻美女與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並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爲石。』故有『五丁開山』的典故。

[7] 瞿唐:亦作『瞿唐峽』。瞿塘峽爲長江三峽之首,也稱夔峽。灧澦:即灧澦堆。瞿塘峽口,有一龐然巨石,兀立江心,砥柱中流。這就是古來令船工望而生畏的灧澦堆。

[8] 混混:同『滾滾』。水奔流不絶貌。

[9] 汲:從井裏打水。

[10] 賡歌:酬唱和詩。

[11] 鯨波:巨浪。

[12] 廩膳生:即廩生。明清兩代稱由公家給以膳食的生員。

[13] 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

碑銘書秀:黔東南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