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州省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毕节地下党支部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贵州毕节,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更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中共贵州省的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毕节地下党支部,就在毕节诞生。
林青,是毕节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之一。1926年,15岁的林青到重庆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在重庆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转为中共党员后,受组织派到上海沪东共青团区委工作。1932年,林青被英租界巡捕房以共产党嫌疑罪判刑两年。在提篮桥监狱,林青结识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经济部部长吴亮平。在吴亮平的精心教导和热情帮助下,林青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1933年,林青出狱后,受组织委派与缪正元到毕节开展革命活动。
1934年1月,由林青介绍、缪正元监誓,吸收秦天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立了中共毕节支部。林青任支部书记,提出四条行动纲领:一、发动武装斗争,创造条件建立苏维埃政权;二、加强对“草原艺术研究社”的领导,推动群众性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三、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党的组织;四、设法与党的机关取得联系。
林青要求加入“草原艺术研究社”的人必须学会唱《国际歌》,拥护歌词内容。这使许多进步青年受到深刻的革命启蒙教育,从而走上革命道路。支部成立不久,林青得知拥有200多人、枪武装的范建章有革命倾向,便多次找其长谈共产主义理想。范建章被说动,把这支武装交给党指挥,毕节地下党有了自己的革命军队……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时,林青辗转到遵义,找到昔日在上海提篮桥监狱结识的指路人吴亮平。在吴亮平的引见下,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罗迈,代表中央听取林青关于贵州党组织的工作情况汇报,并批准成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任命林青为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邓止戈、秦天真为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省工委在林青领导下出色地完成牵制国民党军队行动,减轻中央红军的压力;获取国民党在贵州的作战地图、密电码、地空识别标志;护送潘汉年到上海等各项任务,为中央红军胜利走出贵州北上抗日作出了重要贡献。
蒋介石得知贵州地下党的厉害后,便派陈惕庐来贵州破坏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1935年7月19日,林青被捕后,陈惕庐对林青进行威胁利诱,林青大义凛然给予拒绝。牢房看守董亮清说只能救一人出狱时,刘雪苇对林青说:“你是省工委书记,贵州的革命需要你,我来掩护你越狱。”林青对刘雪苇说:“不!我已被打成重伤,出去对革命也不能再作贡献。我以省工委书记的名义,命令你和董亮清同志越狱。”刘雪苇成功越狱后,林青戴着脚镣手铐,被押上刑车在贵阳市区游行示众。由于他一路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国民党军警便用刺刀戳穿他的双腮卡住他的牙关。1935年9月11日,林青在贵阳红石坡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4岁。
“真理被道德欺骗,两种人类各在天一边。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林青手迹)。林青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英雄事迹彪炳史册,辉耀日月。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毕节试验区广大党员正意气风发地带领各族群众,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实现他未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