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巧思明艳的苗绣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美术.上》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巧思明艳的苗绣

苗绣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头  衔

分布区域

简  介

苗族刺绣是苗族用来美化服饰的一种古老手工技艺,色彩艳丽,图案取自苗族历史、神话和生活,古朴、繁复、独特、夸张。苗绣主要是用于头巾、衣领、袖腰、袖口、衣肩、衣背、衣摆、腰带、围腰、裙子、裹腿布巾、鞋子及围兜等,与银饰共同构成极有特点的苗族妇女服饰特征。

苗绣的绣法很多,有平绣、辫绣、马尾绣和绉绣等二十余种。平绣是最普遍的绣法。辫绣是先把剪纸纹样贴在底布上,再以若干根彩色丝线编成宽窄不同的小辫,一般每根辫条只用一种颜色,然后将这些辫条由外向里一圈一圈按照纹样平铺底布上,用一根同色丝线将其钉紧,即成辫绣。缠绣的绣法也是先用剪纸纹样贴在底布上,再用两枚穿有花线的针,即甲针向乙针缠线,乙针被缠好线后向下刺,回针上来又为甲针缠线,甲针再往下刺,就这样不断互换。辫绣、皱绣、缠绣这几种绣法费工较多,但非常精致,一般只用在盛装上。

流传在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台江和湖南泸溪等地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

(一)雷山苗族刺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以及比喻、暗喻、借喻、象征等寓意表达,体现出别具民族风格的审美情趣。

(二)贵阳市花溪苗族刺绣色彩丰富、表现力强,主要是在蜡染图案底纹上进行挑花,形成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用十字绣为基本针法,数纱而绣,不用底稿,反面挑正面看的特殊技法,使整件挑花作品显得更加美观精巧。

(三)剑河县苗族刺绣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苗族锡绣以藏青色棉织布为载体,先用棉纺线在布上按传统图案穿线挑花,然后将金属锡丝条绣缀于图案中,再用黑、红、蓝、绿四色蚕丝线在图案空隙处绣成彩色的花朵。对比鲜明,明亮耀眼,光泽度好,质感强烈,使布料看上去酷似银质,极其华丽高贵。

(四)台江苗族刺绣技法丰富,针法细腻,技法有平绣、皱绣、缠绣、叠绣、锁绣、堆绣、辨绣、锡绣、数纱绣、破线绣、打籽绣、马尾绣、订线绣等,擅长多种技法混合使用。台江苗族服饰装饰图案不胜枚举,蝴蝶、水牛和锦鸡图案和造型是必不可少的。

(五)泸溪苗族地区的挑花俗称数纱,其工艺程序完全不同于绣花,挑花不打底稿,图案全在心里。图案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石榴花”、“蜜蜂采花”、“蝴蝶戏花”等60多种,人物极少。挑花用线全部是蓝线或青线,线条清晰,十分淡雅,没有半点花里胡哨的色彩。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屡经迁徙的民族,在饱尝战乱和颠沛流离中,他们始终把服装作为一条连接这个民族的纽带,作为族群识别的标志和条码。苗族刺绣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标杆,彰显了苗族人民匀称和谐的审美情趣和不屈顽强的生活精神。

拓展阅读

苗族刺绣装饰图案的图像内涵

苗族刺绣造型独特、朴实、生动,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体现了一种原始、纯真、古朴、大方的民族特色。苗族刺绣不仅是一种展示美的形式,同时它也是苗族历史文化的载体。苗族刺绣中的每种动物、植物纹样都隐藏着一个优美动听的传说故事和古风遗迹。

从枫树生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人类及一切动物与日月星辰,到兄妹合磨、赛马成亲,姜央射日月、变月亮,再到妞香姑娘造大伞撑天。充满神话传说色彩的刺绣图案,既是对母系氏族社会生活的礼赞、追溯,又折射了远古时代人类常常与各种动植物亲密无间,互为依存的现实,以及人类为生存而与自然进行抗争的情景。

1.枫树纹样与枫树图腾的精神信仰

提到苗族,人们首先会想到枫树,把枫树看成是苗族的图腾。苗语,湘西方言称之为“道米”,黔东地区称为“道莽”。道是树的意思,“米”、“莽”是指妈妈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树妈妈。苗族人认为枫树是万物之母。也有史书记载蚩尤被黄帝擒杀后化为枫木。蚩尤被认为是苗族的祖先,枫树成为苗族的图腾就理所当然了。

2.蝴蝶纹样的母亲情节

蝴蝶纹样在苗绣中出现的概率是最高的,苗族人将蝴蝶视为自己祖先的母亲,传说枫树被伐其树心变成蝴蝶,蝴蝶与水塘中的水泡相恋诞下十二个枚蛋,蛋孵出世界万事万物,其中有一枚孵出苗族祖先姜央。蝴蝶成为苗绣的永恒主题,苗族人在用他们手中的线绣出千姿百态的蝴蝶。

蝴蝶妈妈

3.鸟形纹样与男性认知

生命万物皆是阴阳交合而生,人类历史上有母性崇拜,必然有父性思想。在苗族的传说故事中,蝴蝶妈妈生下12枚蛋自己不会孵化,是姬宇鸟孵化了这些蛋才创造了世界万事万物。在蚩尤神话中是神鸟传递信息使苗民逃离洪水的危险,也是神鸟从惊涛骇浪中叼出粮食和树种才有了今天的食物和森林。在人类内心男性代表刚强、坚毅,常常是无畏英勇救世的代表。在苗绣中鸟形图案大多是张展着翅膀,似乎在庇护着苗人。鸟在苗族中亦有多子之意,同时与男阳也有同意。在苗绣中绣上吉祥的鸟形图案是作为崇敬祖宗与孕育后人之意。

姜央和姬宇鸟

4.鱼形纹样与女性认知

苗族人喜欢鱼、爱鱼,鱼为他们带来温饱。鱼成为苗族人信仰的图腾之一。在黔东南清水江地域的苗族有一个传统的节日——杀鱼节,他们称之图腾圣餐。他们把吃鱼作为一种象征行为,认为吃鱼能使子孙繁衍,鱼就成了苗族繁衍子孙的象征,从此将鱼与女性联系起来借此指女子能多生养之意。在许多新婚女子的衣服上可以看到大量鱼纹图案的刺绣,在苗绣中的鱼常常是体态圆润皆具女性孕育之感,实来是祝福自己子孙昌盛。苗绣中的鱼不是生活在水中,而是自由地在任何地方,不管是陆地还是天空,这也说明了苗族人崇尚自然的本性。

龙首鱼纹

5.耕种赐物的牛

牛对苗族人来说太重要了,牛在现实生活中是农耕的象征。牛帮助苗人翻地耕种获取粮食,苗族人爱牛,喜欢带有牛形的饰品。在黔东南雷山长裙苗的头饰银冠上配有牛角形饰品。在许多文献记录中和民俗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都有苗族对牛崇拜明显带有农耕象征的含义。苗族人将牛刺绣下来不仅是这样,还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与苗族祖先之一的蚩尤,传说蚩尤头上长有牛角,蚩尤以牛作为部落的图腾,苗族对牛的喜爱也可能是对祖先的一种敬意吧。

水牯牛

6.祈福的神兽

在苗绣中我们还时常看到一些神兽的图案,如龙与修狃。我们把苗绣中出现的龙称为苗龙。龙是蝴蝶妈妈生下的卵孵出来的,龙在苗人心里是吉祥、富贵、力量的象征,是祈福的图腾,保佑苗族子孙安康。

修狃与龙一样也是人们构想出来的神兽。它身子像水牛;脑袋像狮子;尾巴像棕叶;四脚像钉耙。有人说盘古并非人类最古老的祖先,是修狃生了盘古,它才是万物之祖。也有人说修狃就是犀牛,许多文献上记载苗族人把犀称为牛神。由于犀牛在我国早已灭绝,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对犀牛的记忆开始淡化,加上信仰崇拜,记录的形象开始转化,逐渐成为今天苗绣中出现的修狃的形象,其寓意与汉族文化中四大神兽的功能是一样的。

7.其他苗绣寓意

苗绣纹样千般变化,形式丰富。在苗绣中还有其他纹样是与世界观,宇宙观相通的。在苗绣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也有阴阳鱼太极八卦的思想;还有饕餮神兽,芒纹、万字纹、水波纹、乳钉纹等图形纹样。这似乎与汉文化相同,可见在中国各民族的演化中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在上古时代文化是一脉相承。

苗绣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物质形式,反映出苗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先敬仰与神灵的崇拜;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对民族历史的追寻。经过千百年的历史传承、演变和创作,苗绣包含了更加丰富的语言与内容,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美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