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以假胜真的郎金凯
所属图书:《指掌间的舞蹈》 出版日期:2014-02-01 文章字数:773字

以假胜真的郎金凯

在兴义市布依族聚居的顶效镇,有个世界闻名的绿荫村。之所以世界闻名,皆因以绿荫村为圆心在横跨黔西南和安顺的范围内出产了大量“贵州龙”古生物化石。

贵州龙的发现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7年5月,中国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先生从云南考察返回时路过贵州,胡先生无意中发现农户房上覆盖的石片上有花纹。征得农户同意后,他取下石片观察,发现是一片恐龙化石,而且是从未见过的种类。胡先生兴奋地带着这块化石回到北京,经我国古脊椎动物研究的开山鼻祖杨钟健先生鉴定,它是一类繁盛于三叠纪的鳍龙类化石,距今约2亿多年。这种生物是以前还没见过的新标本,因为是在贵州发现的,被命名为“贵州龙科贵州龙属胡氏贵州龙”。这里的“胡氏”是为了纪念化石的发现者胡承志先生。因此,现在它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胡氏贵州龙”了。此后,人们在同一地区采集到大量贵州龙化石的同时,又发现了大量棘皮类动物化石(即海百合)和鱼类化石。现保存在省州市有关部门的龙、鱼化石藏品近千件。1995年4月下旬,经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鉴定,将其中226件定为国家级珍贵文物,其中一级龙化石17件,二级35件,三级112件;二三级鱼化石62件。当年5月2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作了报道后,国内外广播、电视、报刊亦作了大量报道,贵州龙动物群化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贵州龙动物群化石的发现,让绿荫村这个布依村寨在全世界都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但也给当地带来了不少的烦恼。贵州龙化石是国家文物,严禁乱采滥挖和买卖。当时,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来到绿荫村观赏,却又往往为不能收藏而感到遗憾。

从那时起,聪明的布依人郎金凯开始仿制贵州龙。十五六年过去了,郎金凯不但把贵州龙做得惟妙惟肖,而且在布局、构图以及形态上更胜原生化石一筹,已经完全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如今,这一工艺品已发展成为当地景区景点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指掌间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