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陶土固化韵律的周志远
这种韵律,是陶器中的韵律。我们与其说是欣赏周志远的陶器,不如说是在欣赏周志远用陶土固化了的韵律。老周是学音乐的,闲暇之余他吹拉弹唱,老周在制作陶器之余还是没忘自己的所学。
其实,老周做音乐的时间远比他做陶器的时间长,老周是1996年开始做陶器的,做陶器与他做音乐有很大关系。在中国古代就有一种叫陶板的乐器,烧制好的乐板挂成一溜,用木槌轻敲,叮叮咚咚地就可以演奏出一曲曲的乐曲。正因为陶板,老周开始关注陶器,那一组组陶土,经过不同时间的泡制、干燥以及烧制时火温的控制,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韵。时间长了,老周发现陶器不但在敲击中有音韵的变化,其实在每一组陶器,甚至在单个的陶器中,也不乏音乐的那种圆润和韵律。至今,老周制作陶器的速度都不能算快,因为每一次创作前,老周都会在敲击乐器的脆响声中进入沉思,在静思中捕捉每一个音符的特点以及变化,从而在创作中,把陶土的韵律、变化、律动、平衡,以及打破平衡后重新构建的平衡,圆润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对老周自己来讲,相对于陶器制作而言,他更像一个陶器鉴赏者。对陶器上的每一处花纹、每一处细节,他都依然要耗费心力地精雕细琢,时而是快刀直下,畅快淋漓;时而是细琢慢雕,温婉回环。他把他多年来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握,用泥刀在他的陶器上体现出来。所以,老周的陶器时而如山野的情歌,热情而直接;时而如管弦乐团的演奏,恢弘而浩荡;时而又如中国传统民乐,清亮而飘逸……这就是老周和老周那充满了音乐之感的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