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斗蛐蛐
所属图书:《老贵阳民间儿童游戏》 出版日期:2014-07-01 文章字数:490字

斗蛐蛐

斗蛐蛐,也叫斗蟋蟀。这种游戏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吧?不过在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人群来讲,它的意义可能很不一样。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斗蛐蛐可是儿童们夏天里在野外最喜欢的游戏之一。

首先是捉蛐蛐。在旷野里钻草丛、翻树洞,或是到荒野坟地的墓碑下、废弃老屋的灶台里,到处都可能找到好的蛐蛐。有的蛐蛐浑身黝黑,有的又披着油亮的光泽,但重要的是看尾部,是公的还是母的,要能打架的才行。

然后是制作盛蛐蛐的容器。最多见的是用黄泥巴和竹签做的笼子。把黄泥巴加水弄软、捏成四方形,中间掏空,留下四方的架子,然后趁软插进竹签就成了蛐蛐笼。也有用陶罐子的,但如果要蛐蛐打架,还得用竹筒子。将一截竹子的两端掏通制成筒状、装上塞子,然后在筒面上琢出一条缝就行,缝的宽度以蛐蛐钻不出来,人又能看得见蛐蛐为宜。

下来就是斗蛐蛐了。把两只勇猛的蛐蛐分别从筒子的两头放进去,塞上。让它们在中间相遇,如果打不起来就用细竹签从缝中不断挑拨蛐蛐的触角,两只蛐蛐一定会打斗起来。一旦开打,儿童们就会得到无比的欢乐。

有时也不一定要蛐蛐打架。比一比谁的蛐蛐好看,或者听一听那“蛐——蛐——蛐——蛐”的鸣叫声也是蛮舒服的。

老贵阳民间儿童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