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苗族饮食文化
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青岩古镇经数百年历史沧桑,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至石砌城墙、石砌街巷,而今青岩城成了一座明清风格的文化古镇。据传,来青岩镇定居的,最早的人群就是苗族,每年的“四月八”是青岩苗家的传统佳节。香气扑鼻的酸汤鱼,色彩丰富的糯米饭,醉人的香米酒以及苗家人的热情与豪爽,让人流连忘返。
居住在青岩的苗族人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美好的品格和传统习俗。例如他们忠厚敦实,勤劳朴素,长期耕种庄稼,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从古至今以自由恋爱为主,没有封建的包办婚姻;他们的恋爱方式是在对歌、赶街等集体活动认识结交后,互相就经常以对歌等形式来了解,交流思想感情,父母也不反对。待双方都认为性格合得来、感情较好、有志同道合的理想后,就商定时间由男方家请寨邻中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来提亲。
每一对新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场婚礼都将成为唯一。婚礼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值得珍藏一生的回忆。苗族的婚宴全是用长桌子来进行的。因为长桌的功能除了吃饭喝酒之用外,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对歌。对歌是苗族婚宴不可或缺的活动。因为苗族的宴席没歌是不可思议的,歌甚至比吃还重要,甚至有时要唱三天三夜才结束。
在当今某些苗族的婚宴上,还保存有吃全猪宴的习俗。空地上,新杀了大肥猪,几十张长桌早已摆好碗筷;厨师们正忙着将分割好的猪肉按不同部位做出美食。全猪宴基本上采用:猪血、猪肠、猪耳、猪鼻、猪肚、骨头、猪头肉、猪尾、猪舌、猪肝、猪心、猪肾、猪腿、猪手、五花肉、排骨等部位烹制。卤猪耳朵、拌猪头肉、手抓排骨、卤猪脚猪舌、脆皮肘子、龙骨酸汤……还摆出年节时候做的喷喷香的老腊肉、香肠。蒸着白米饭的蒸笼里冒出缕缕白烟……一派古朴原始的农家风貌似乎让荏苒时光回到从前。宴席正式开始,不一会儿,十八道猪肉大菜陆续上满,肉嫩汤浓、香爽滑鲜、酸甜清香、肥而不腻的各种菜品让前来贺喜的亲友大快朵颐、唇齿留香,扎扎实实饱餐一顿后心满意足,宾客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唱起了高亢的苗族酒歌,把婚宴推向了高潮,直到人们半醒半醉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苗族婚宴酒席
说到苗族饮食,不能不说到酸汤。自古以来,苗族人擅长做各种美味酸汤。众多苗族菜肴中,以酸汤最为著名,其搭配形式多样,酸香醇浓,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
苗族同胞几乎家家都有酸坛,少的一两个,多的好几个,甚至几十个。苗家酸汤是由天然的泉水和自种的香糯米、野番茄酿制而成,味道独特、酸鲜可口。酸汤的种类有很多种:鱼酸汤、肉酸汤、鸡酸汤、豆腐酸汤、毛辣角(番茄)酸汤、菜酸汤、辣酸汤、麻辣酸汤等。用酸汤做的酸汤鱼是苗族最具代表的民族菜,是苗族人深为喜爱的传统佳肴之一,深受诸多海内外人士喜爱。
酸汤一定要严格按要求制作,原料要新鲜才能突出酸汤的纯正和特色。不能像市场上特别是外地一些不懂得酸汤配制的人用糟辣椒、西红柿和白醋、柠檬酸滥制酸汤。这样的酸汤不仅没有醇浓的酸香味,还有辣口、越吃越酸的感觉,连烫煮豆腐都会出现发老不嫩之口感。
传统的白酸汤是用清米汤在酸汤桶中慢慢发酵而成,初制时最好来一点老酸汤作为基汤,三天后即可食用。酸汤是以淀粉中的糖为营养的鲜活物质,与泡菜水和卤水一样,保存得当,愈存愈香。
传统的红酸汤即毛辣角酸汤。毛辣角酸的酸味醇厚,色淡红而清香,通常是用10千克新鲜野生西红柿(无野生时可用种植的代替)洗净,放入泡菜桶(坛子)中,再加入500克仔姜、250克大蒜、1千克红辣椒、300克精盐、100克糯米粉及250克白酒,加盖放置15天后即可取用。
苗族的许多特色菜肴都与酸汤有着密切关系,把豆腐、鱼肉、排骨等用酸汤烹制,火锅烧开后,香味扑鼻,令人食欲大开,是一道健康的农家绿色传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