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二)花溪式
所属图书:《苗族服饰画集》 出版日期:2017-01-01

(二)花溪式

分布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修文县、息烽县,安龙县鲁沟,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县,兴仁县,晴隆县,安顺市平坝区等地。

女装为前短后长贯首衣。贯首衣在服装发展史上属较早的一种,用整幅布做成。其做法是在一整幅布中间剪一个孔作为领口,穿时从头套下,无衣襟,无衣袖,衣袖另在两侧缝上去。这种服装在分类上称“贯首服”。花溪式服即在领口上缝一块方形的约7cm长蓝布或青布大翻领,在大翻领的一边镶一条白布,如旗杆的套子,这种衣服称为“旗帜服”。据说,从前有一位老妈妈有两个儿子都被官家抓去当兵,一去十多年无音信。她积愁成疾,生活无着落,穿烂了衣服,哭干了眼泪,天天到路口等待儿子回来。有一天,突然听说有大军路过,她又到路口去等。等到中午时分,只听到远处锣响号鸣,只见千军万马沿路而来,最前面是一顶大轿,无疑是大官坐的,母亲立即跑到前面叩头。大轿里出来一位大官,正是她的儿子。儿子见是妈妈,泣不成声立即跪下,马上令左右护将摘下战旗,从中凿一个洞套在妈妈身上,拆下轿帘给妈妈做围裙。这件事震动了当地的人们,从此,这里的苗族妇女都按照此样子做旗衣来穿。由于年代久远,支系分流各地,虽然都保留了贯首衣、旗帜领的特点,但是,因为生活环境,经济状况不一样,服饰繁简变化,有较大差别。

A.安龙。安龙县鲁沟等地妇女穿的青布贯首“旗帜服”,两肩接青布袖口,领口缀两块带白边的蓝布,犹如两面旗帜,一左一右,穿时两条白边交叉于胸部。下着中长青布百褶裙,束青布围腰,围腰带两头留飘带,饰两道栏杆花边,这是全身仅有的图案。缠青布大包头,全身很少装饰,古朴素雅,青布一色,自称“青苗”(图058)。

图058

B.贵阳。贵阳市穿贯首旗帜服的苗族主要分布在花溪区和云岩区等地。他们生活环境优越,经济比较发达,节日活动频繁,服饰发展较快,花饰丰富多彩,自称“花苗”,并把花溪的称为“上方花苗”,云岩的称为“下方花苗”。两地服饰大同小异,主要色调上有些差别,花溪的粗放红火一些,云岩的细腻素雅一些。花溪苗族妇女内穿一件长袖便衣,外穿黑布贯首“旗帜服”,两侧接挑花袖,领后披挑花背,有如披风,多达四层,层层绣花;另背背牌。挑花背和背牌各有一对绣花带在胸部交叉而束于腰间,宽10~15cm,把挑花背束在背牌下。下着中长蓝布百褶裙,裙子色料随人喜爱,自由选定。前束挑花围腰,绣满菱形的装饰图案,下缘垂吊玻璃串珠,脚缠挑花绑腿,束挑花腰带。绾发髻于头顶,包挑花布帕,发髻插6~8根银簪。花溪的以十字挑花见长,色彩丰富厚重(图059)。云岩的围腰、花带多以印花取长,白底印黑花为主,饰红须和黄须。其余和花溪大同小异。

男子包青布帕,穿长衫,披背褡,束花围腰和桃花飘带(图059、060、061、062)。

图059

图060

图061

图062

苗族服饰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