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湖南省志》记述
所属图书:《张秀眉起义资料汇编》 出版日期:2014-09-01 文章字数:4427字

《湖南省志》记述

石达开在广西两年,自朱衣点重回江西以后,其部属分出此前后几十余万人,剩下的仅有数万人,势力日渐削弱。这时因云南人李永和兰大顺在四川起义,连克邛州、眉州等城。石达开遂决计入川,与之联合,夺取四川。因分兵许桂和等由贵州经川东入湖北来凤县境,以趋湖南龙山牵掣湖南兵力,并亲率主力由融县渡陡江攻绥宁青林界。湖南巡抚毛鸿宾急调副将张昕德援龙山,与知县王汝惺筹划守城,预毁城外房屋,强迫居民移入城内。十月十九日,许桂和率兵直逼城下,一再攻城,并用马队冲锋,清军从城上抛掷火砖、石块,并放枪炮,许军不利,退屯距城三里之茶厅。十月二十二日,又分五路进击,头顶挡牌,匍匐前进,直至城下,开枪仰攻,击伤张听德。清军抵死顽抗,势已不支,时知县易佩绅奉四川总督骆秉章令,在湖南募勇入川,行抵县境,从后路袭击许军。许军解围走来凤县境红岩堡,设伏周围山中,以轻骑诱战,痛击易佩绅军,并乘胜追击,直抵龙山城下。毛鸿宾闻龙山危急,再度增援,且在澧州设防。

毛鸿宾虽在省境西北作了冲力,但西南疏于兼顾,故绥宁青林界,仅有副将周洪印、周知戈鉴两军,才及千余人,其房道路分歧,无兵可守。既闻石达开得趋绥宁,饬都司杨洪滥用、知县吴自友墓勇堵截,又令江忠义扼守武冈,以为两路支柱。十月二十六日,石达开军攻青林界,连毁营卡数处。探知杨洪明军抢先赶到,守备渐固,遂分兵由怀远泗龙潭,绕道绥宁冷水塘,近据临口、双江。双江为通靖州入四川要地,毛鸿宾得报,飞调席宝田、周达武、王永章,由东安、新宁赴武冈,同知魏喻义移营四眼桥,知县黄杰守洪江,刘培远驻常德,督率师船防范沅澧河道。石达开由竹枝江结筏渡河,拟袭会同沅州,十一月二十一日进围会同,知县邓尔昌到职不久,募勇未及,命卒登城守拒。太平军利用火攻,一鼓拔之。后队在岩村,阻击席宝田追兵,前队在普寺脚,也击破了田亲营的军队,石达开的主力随后到来,军中遍张金黄龙凤旗帜,层列如林,军容甚盛,江忠义据险瞻望,不敢进逼。太平军军之以威,于不欲在此消耗力量,即绕道木坪、马鞍山,与后队会合,由江西街、托口渡沅江,向黔阳进发。太平军至黔阳山门、双化铺,见清军追击,复走榆树湾。

榆树湾上接沅州,下达辰泸,旁通镇筸、麻阳,路径乡岐,随时可以进取各处。毛鸿宾一面资请贵州巡抚由沅州出击,一面令赵福元、席宝田跟追,又令辰沅道,兆琛扼要堵拒。十二月十二日,石达开设伏林中,候赵福元等来到,出兵击毙县丞钱敬敷及兵勇多名,清军犹冒犯前进,林中伏兵齐出,奋勇杀敌,不意江忠义从沅州赶到,投入战争,太平军复遭挫败,伤亡两三千人。

石达开见清军云集,难以接战,因此连夜前进,欲袭取浦市。浦市濒临大河,距辰州百余里,为通达辰州要道。如攻下辰州,又可进窥常德、澧州。但这时辰州已经设防,浦市为参将陈树勋率水师防堵,上下民船均收泊东岸,石达开来到浦市对岸,已经无船可渡,只得放弃攻取浦市计划,前往泸溪。

十二月二十二日,太平军前队达到泸溪,击破知县胡经炳回援部队,攻克县城。十二月二十六日又从泸溪向乾州进攻,击破河化、续化两营,经乾州至卫城,前锋进围永绥,卫城太平军为清军道员吴自烈所败,分道走永绥、花园。花园靠近秃山,有大小路可通永顺、保靖。当赵福元等追至永顺时,太平军已经取道抬头寨,进据茅坪、沙坪,控住了前经龙山的道路。一八六二年一月十四日,太平军进攻茨岩塘,易佩绅营茨岩塘为常澧门户,席宝田急率军驰援,太平军转攻下游红岩化,为靖王永章、赵福元所阻,折回茅坪。

二月初旬,石达开与席宝田等相持于茅坪、沙坪,不利,转攻龙山、来凤,与许桂和会师。与许桂和等据有来凤,袭击龙山一带,牵掣清军,有功大颁爵赏,仍令据守原地,以逼清军尾追。石达开从而亲率主力进入四川。二月七日,席宝田等进陷来凤,许桂和兵败牺牲。

一八六七年,刘崑因兆琛等自统军“援黔”以来,屡为苗、号军所败,且每年耗费饷项达两百万两,久出无功,具折参效。清政府将兆琛革职,改调前贵州按察使湘军将领席宝田,专任贵州军事。

十一月,席宝田统军万人至沅州,准备会合李元度进攻荆竹园要塞。十二月,集结在天柱的苗军出攻会同,席宝田部将席启庚领三千人穷追,中伏死。会同守将龚继昌出战,苗军自动撤走,扑攻沅州,被席宝田及道员邓子垣等击退,席宝田整军进入贵州。

这时,滇军岑毓英部已攻陷贵西苗军的根据地猪拱箐,使贵州苗、教起义军顿形孤立。席宝田率领的湘军,使用洋炮,采取深入寻战的战略,“以期并力寨头,擒渠扫穴”,对苗、教军的威胁很大。李元度闻知席宝田即将到来,急攻荆竹园旁寨,付出很大代价攻陷八宝营二十处,二十余寨,派提督彭芝亮移营三道水,逼进荆竹园。一八六八年一月十四日,席宝田军到达石阡,十七日,与李元度军在三道水会合。

石阡荆竹园西临大河,东南石壁陡绝,与罗家岩互为犄角,外险内宽,周围四十余里,上有田地泉池,为号军重要根据地。贵东号军是白莲教武装,在思、恩、石阡等地有黄号、白号两团,他们和苗军在一起并肩作战达十余年之久。以前太平天国石达开军在大渡河失败,其余部李复猷等反走入黔,也曾参与苗、号军结成一体,共守荆竹园险要,且耕且战,英勇地抗击着清朝反动武装的进攻。

号军面临着强大的敌人,在荆竹园北路,筑成坚卡,卡外环立木城,深掘壕沟,准备应战。湘军采取步步为营的方法,十九日,进驻三道水营,渐移渐近,用枪炮轰击,掩护筑垒,步步进逼。号军勇猛抗拒,死伤甚多。一八六八年一月二十六日,李元度部将黄元果冒死登卡。经过激烈战斗后,荆竹园陷落,首领肖桂盛、何瑞堂等牺牲,余众两三千人转移罗家岩。罗家岩也被彭芝亮、荣维善合兵攻陷,号军及石达开余部伤亡略尽。湘军掳掠耕牛两千余头,马百数十匹,尽焚荆竹园、罗家岩两处房屋两万余间。

贵东的号军在席宝田、李元度残酷的攻击下,受到了很大损失,因此,苗民起义军领袖张秀眉、九大白各部,为了牵制敌人,支援友军,急以绕越深入,乘虚而击的运动战,向湖南西部地区挺进。一月二十九日至二月九日,进击晃州之柳寨新店,遇到署晃州厅通判马象干等的拦截,遂于十一日绕过大红山,迂回到岩田冲,距离沅州只有二十里。湘军邓子垣部,这时屯军托口,闻警漏夜驰援。苗军即由杀牛坪趋昭田北进,直袭麻阳,歼灭企图堵击之千总马云龙及其营兵,获胜。清地方官纠集团练匆忙设守,各路清军也次第向麻阳集中。苗军为了保存实力,方才疾行,退回黔境。

自荆竹园要塞被湘军攻陷,贵东号军的根据地,在西河一带的尚有偏刀水数寨,在河东地区的有轿顶山等寨。于是湘军分兵两路,一路由李元度率领,进屯偏刀,另一路席宝田部进逼轿顶山。二月二十日,轿顶山黄号根据地被湘军力攻失陷,首领兴明王、石廷士、大元帅马文祖被俘牺牲。

与此同时,向偏刀进攻的李元度一军,已逼进偏刀迤左四十里许之觉林寺。初,觉林寺号军首领朱明月,自称明朝后裔,于一八六四年称帝,尊号“嗣统”,以祖师刘仪顺为军师,设立王、公、侯、伯、大帅等封职,秘密发展组织,凡湖南、四川、广西、江西等省会党,皆受其封职,彼此互通声气,连年武冈、湘潭、醴陵。浏阳各州县会党起事,多有遥奉“嗣统”年号的。

觉林寺与偏刀、朱村等处,均为号军据点,互为犄角。三月十四日,湘军先攻下朱村,以孤其势,然后,李元度将厅卫十余营分作两队,以一半兵力截断偏刀援军,另一部分兵勇围攻觉林。其时,号军内奸孙洪顺已密约投敌。三月二十四日,湘军直攻觉林寺前垒,守军凭卡奋勇抵抗,炮如雨下,战斗极为猛烈。湘军精锐伤亡甚众,都司、哨目多人被击毙。后因孙洪顺从内接应,清兵即乘势夺卡,觉林寺要塞终至失守,朱明月被擒殉难,刘仪顺年已八十余岁,潜往四川,后亦为川军捕杀。

由于贵东号军据点接连丧失,致使苗民起义军失去了得力的友军,在敌人占优势的局面下,苗军的重要根据地台拱、凯里等城池,也受到严重的威胁,首领张秀眉于是又率大军进湘南,图解贵州之围。

湖南边界与贵州犬牙相错,张秀眉、九大白等集结大部苗兵,从山僻路径分道出兵。三月六日至三月十三日,向晃州边界连续发动攻击,每起一二千至数千人不等。三月八日,苗军的一支部队由大洪山挺进到沅州以西之土桥场,与前来堵截的清军发生遭遇战。十一日,苗军从黄板桥逼攻沅州府城附近之黄甲街,兵力绵亘二十里,清道员邓子垣分派各营列阵防守。傍晚,苗军分三路进击,烧城外茶园茅房,沅州城内见火起,人情汹汹,鏖战通宵,起义军撤走。

与此同时,苗军的另一支部队,在攻占铜仁漾头司后,又再度进逼麻阳。麻阳知县吴兆熙,率团勇会合水师扼河布防。先是席宝田于攻陷轿顶山后,即领所部回驻石阡,谋进攻贵东的苗寨。既闻张秀眉分路攻入湘南,被迫还军铜仁。他看到苗军远离根据地,不会持久,欲断其归路。十四日,亲率八营越漾头司直趋昭田,并派部将荣维善、唐本有率军赴杀牛坪,据要隘堵截。苗军前阻大河,麻阳未攻克,因恐腹背受敌,遂迅速退军。十五日,在三角潭地方,遇到湘军的拦截,在敌军枪炮轰击下,损失惨重。十七日,席宝田移师沅州,前此撤城围,苗军图进袭会同、洪江,为清兵所阻,尚回旋于府城以南,沅水北岸的冷水溪、罗岩江一带。二十日,席宝田拔营追逼,驻冷水溪的苗军且战且走,荣维善一军从间道至碧涌遇其前路,起义军以孤军深入,无险可守,在湘军抗击下失败。而分扎在罗岩江的部分苗军,冲破重重困难后,退回贵州。

席宝田打败深入湘南的苗军后,带领湘军,沿着沅水西上。五月,再一次进入贵州,进攻的矛头指向苗军的根据地,经过频繁的战斗,遭受很大的伤亡,夺取了颇洞、德明、台烈、寨头等四寨,深入苗疆腹地。寨头是一个战略重要根据地,湘军在这里屯重兵,筑起大垒,这时对根据地中心的台拱威胁很大。英勇的苗军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击退进犯的清兵,各部均分别赶修工事,积极筹备战守。

李元度一军,自陷觉林寺后,乘势掠夺各房寨。五月中旬,号军著名领袖胡黑二等,不幸被捕,剖心处死。偏刀水上下游各地,悉为湘军占据,偏刀被困孤立。唐炯统带的川军,由湄潭来会。五月二十五日,在湘军与川军的围攻下,号军重要根据地偏刀失陷,号军领袖黔阳王、何继述、继兴王、田应武、老教主王礼庭、大元帅何发喜等,均死于难。

河西的号军消灭了,李元度部湘勇,两年来也死亡了三千余人,他们受了统治阶级的欺骗,白白地丧失生命。这时,李元度因病岩归,又截撤大部兵勇,留下三千人并入席宝田军。

湘军进扰苗寨,苗族起义军乘着“川兵来则战”的武勇精神,不断展开大规模的反攻。五月,黄平、麻哈、清平等地的苗军,援台拱,合攻寨头。六月,江口苗军烧攻。七月,攻荆竹园。七月,攻上河。他们运用着巧妙的战术,凭着有利地形,分散作战,打击敌人,使得清军一日数十惊,一地数十敌,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席宝田感到兵力薄弱,认为“宜增兵处处为防,而后可以言战”。于是向巡抚刘崑求援。刘崑调省城防兵合沅北戍军共万人,由清记名臬司黄润昌、道员邓子垣带领,出晃州北路,进入贵州。

张秀眉起义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