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布依八音大事年记表
所属图书:《布依族八音坐唱》 出版日期:2014-06-01

第一节 布依八音大事年记表

(注: 年 份 布依八音大事记1727年(清雍正五年) 普安州判(今兴义)的巴结,布依族王姓土司王孝伍、王金龙等族子,将“老摩公”祭祀词的唱段,编入八音曲目,在节日和宴会作庆贺或消遣坐唱,计吸收八音曲调13个。后用在土戏(即“布依戏”),形成巴结王姓土司的“族中戏”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 册亨州同的秧坝、下者术布依寨受巴结王姓土司影响,成立八音班,坐唱八音曲目《穷姑爷》等。班主是潘永刚。接着乃言、八达等布依寨也成立“八音土戏班”,班主为八达寨老王公乱。乃言八音班的班主是韦管社。戏(乐)师是黄世英、蒙元进1829年(清道光九年) 南盘江畔的板坝寨子,建立了第一个不以地名冠名的“八音土戏班”——“保和班”。坐唱八音和演土戏(布依戏)。班主是老志卜,地址在大板坝(今册亨沿江村)1875年(清光绪元年) 巴结王姓土司族人王寿山等,在巴结场坝搭台演唱八音和土戏,并在盘江两岸巡回演唱1877年(清光绪三年) 八音“保和班”应邀赴板其布依寨祝贺新春演出5天,白天演土戏《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夜场为八音坐唱,曲目为《况山伯·娘英合》及一些祝贺性段子)

续表

(注: 年 份 布依八音大事记1881年(清光绪七年) 南盘江畔的马鞍营布依寨(是时属王姓土司辖地)建立八音班,第一代班主是贺新义。坐唱的八音曲目有《胡喜与南祥》、《一女嫁多夫》(又名《看山穿》)等等1882年(清光绪八年) 龙广大寨建“八音土戏班”,班主:贺德荣。演出(坐唱)节目有《岑彭马武》、《六月六》等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 南盘江边坡脚富户刘公林,邀“保和班”演出7天7夜,白天演土戏《征东》、《征西》;夜晚八音坐唱《张奉文》、《王玉连》,听众彻夜不散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 八达八音班班主黄建龙在“八音堂”前书对联:远者悦,近者乐,劳而不怨;老年喜,少年欢,乐矣无穷。另一联为:或是或非眼前富贵逗人爱;可真可假目下英雄在我装。(册亨覃发修先生提供)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 巴结八音班应广西盐务使邀请,赴广西纳劳为其母做寿。同时应邀的还有其他戏班、八音班计13个。在宫保府院外搭3个高台,演出土戏,演唱八音,历时6天6夜,观众数千余人。演出土戏剧目是《征东》、《征西》、《七仙女下凡》、《梁山伯祝英台》;八音曲目是《八仙贺寿》、《双贵图》、《胡喜与南祥》及段子《贺寿堂》、《迎客调》等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法国传教士卫利亚,将1886年以来在南盘江搜集的资料著就《布法词典》在香港出版,书中搜入了布依族涉及土戏、八音、戏装等词。如:谷艺(布依戏),补谷艺(演员),等等)

续表

(注: 年 份 布依八音大事记1911年(清光绪三十七年) 巴结王姓土司后裔组建的八音班所唱曲目,不仅有传统曲目,还有不少移植曲目。迄今,已有传统曲目《胡喜与南祥》、《一女嫁多夫》、《四女争夫》、《冯相宝·马必肖》、《王玉连》、《盖浪相卜也》(即《卖身葬父》),等等。移植曲目有:《元龙太子》、《杨家将》、《三下南唐》、《陈世美不认前妻》、《王三打鸟》、《蔡伯邕》。迄今,巴结王姓土司族人王寿山、王顺新、王肇志等培养出来的八音继承人有王礼贤、王振兴、王友益、王利畅、罗云发,等等。他们成为不同时期八音班(土戏班)的骨干、戏师和乐师,在盘江流域影响较大,对八音坐唱的提高与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14年 巴结八音班(土戏班)班主王友益率巴结八音班(戏班)赴广西隆林、革步、者浪和西林的纳劳等地演出和演唱1915年 广西戏师黄福祥率壮戏“同乐班”到兴义巴结交流演出,巴结八音班同台献艺1921年 兴义南龙八音班建立,创始人罗林书。演出的曲目有《胡喜与南祥》、《琵琶记》、《鹦鹉记》、《况山伯·娘英台》、《拳龙马在申》、《陈世美不认前妻》、《金铃记》、《蟒蛇记》、《鹦哥记》、《秦雪梅三元记》等等1938年 八达八音班应板陈兵工厂邀请,到双江口王海平家演出,受到民族首领王海平的欢迎,并宴请八音班全体人员1942年 巴结八音班(土戏班)到广西隆林者保演出。演出曲目有《三下南唐》、《穆桂英》等段子,受到当地观众欢迎。巴结八音班(土戏班)计有36人(按习俗双数吉利),有服装、道具、箱子4口,演出阵容庞大,很受群众欢迎。故者保演出,有“观者上万人”的记载1954年 兴义巴结者磨村布依八音队,参加兴义县首届民族民间文艺调演,坐唱曲目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倾倒了观众。调演结束,县文化主管部门立即抽调人员深入巴结挖掘、搜集八音资料,并帮助巴结重组“八音演出队”,使八音演唱得以发展和提高)

续表

(注: 年 份 布依八音大事记1956年 兴义巴结“八音演出队”(简称巴结八音队)赴兴义锅底河水库作慰问演出,又在兴义县人民体育场公演,观众达3万余人次。同年10月,巴结八音队被选送参加“贵州省首届工农业余文艺会演”,演出曲目《一女嫁多夫》(即《看山穿》)获奖1958年 马鞍营(安龙纳赖乡,原属王姓土司辖地)八音班参加“安龙县民间文艺会演”,演出曲目《胡喜与南祥》,南祥扮演者王必达(男旦)获表演第一名1959~1966年 巴结八音队得到兴义县文化部门的各种帮助,提高很大,影响亦深。周边的布依村寨相继组建了“八音队”。如者磨八音队、新寨八音队,者安八音队、歪染八音队,梅家湾八音队等。上述八音队除演传统曲目外,还自编自唱了《抗旱保苗》、《共产党好共产党亲》等节目,深受村民欢迎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八音停演,唱本、道具、乐器被没收焚毁1972年 巴结八音队参加兴义县举办的文艺会演,以八音段子参赛,获好评1974年 巴结八音队在兴义县的文艺会演中,以一曲“迎客调”获得满堂彩1978年 巴结八音队再次进城参加“兴义县民间文艺会演”,参赛曲目是《共产党是水老百姓是鱼》,受到表彰1985年 黔西南自治州文化局派冯景林深入盘江沿岸,搜集民族戏、布依八音资料。在南盘江畔原布依族王姓土司的辖区内,搜集到传统的“布依八音坐唱”曲目《胡喜与南祥》、《一女嫁多夫》1986年 传统八音坐唱曲目《胡喜与南祥》经冯景林同志整理成本。被“天津中国戏剧博物馆民族戏专柜”收藏1988年 布依八音曲目《胡喜与南祥》中的“送别”、“织机”、“吃糠”段子,被“文化部民族戏曲条录像史”录像,存入戏曲档案)

续表

(注: 年 份 布依八音大事记1991年 5月,巴结民族文化站建立,加强了巴结八音演出队的领导。民族文化站站长由八音的继承人梁秀江担任,并兼任八音文艺队队长。艺术指导为王顺义,以阿香、阿旦、阿朵等为骨干,全队计20人。7月,在兴义举行的“庆祝建党七十周年文艺会演”中,巴结八音队演出了《敬酒歌》、《共产党是布依族的大救星》等曲目,赢得了评委的高分,获得金杯2只、银杯1只。载誉归来,中共巴结镇党委、巴结镇人民政府为八音队设宴庆功。9月,巴结八音队代表贵州布依族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华民族文化博览会”,在中山公园演出八音《布依婚俗》,被国内外观众誉为“东方文化名珠”,组委会颁发了“特别展示奖。”返筑后,省文化厅又给予嘉奖。11月,全省市长会议在兴义召开,巴结八音队为与会代表演出了布依八音《敬酒歌》、《欢迎远方的客人》,受到全省市长的热烈欢迎和好评1992年 3月,三省五地州经贸协作会在兴义召开,巴结八音队专场为其演出,代表们赞不绝口,称赞巴结八音是民族艺苑中的奇葩。5月,巴结八音队应邀在下五屯婚俗馆为国家建设部领导及专家一行数十人演出布依八音。代表们参观了婚俗陈列,八音队演出八音《布依婚俗》,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6月,“中国云南东方文化艺术村”成立,巴结八音队应邀赵昆明参加开村典礼,被昆明观众赞为“天籁之音”、“盘江奇葩”1995年 贵州省曲艺家协会举办第五届“杜鹃杯”民族曲艺调演。黔西南自治州中国人民银行组队排兴义布依八音《“绑列洼然形”》(即“盘江的金融花”)赴省参加文艺调演,获二等奖及创作奖2001年 兴义市“万峰第一观”、“布依第一家”开业,地址设则戎乡东峰林观景台,有“布依八音队”,为游人演唱。常演曲目为:《迎客调》、《贺喜堂》、《胡喜与南祥》等。游客有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省、州、市有关领导、海内外媒体记者,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电影《红楼梦》作曲)、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宗炜,中国剧协主席、著名京剧艺术家尚长荣等。原省政协主席、省布依学会会长王思明挥毫写下“万峰鼎天,八音震地”评价八音)

续表

(注: 年 份 布依八音大事记2002年 6月,兴义“布依第一家”八音队应邀参加在花溪举办的“贵州省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受到各级领导和中外嘉宾的欢迎。9月,八音队赴南京参加“中国名胜景区民族文艺展演”,在全国150多个国家级风景区参与展演中,兴义八音队荣获第一名,被组委会授予“最佳创意奖”。全国人大民委主任、原贵州省省长王朝文与兴义八音队合影2004年 中央电视台(1、2、4、7、8、12频道)、凤凰卫视、南京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山东电视台、贵州电视台、黔西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曾多次专访并报道兴义布依八音2005年 兴义布依八音参加“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获“铜鼓奖”;同年10月,兴义排演的布依八音《胡喜与南祥》参加“贵州省‘杜鹃杯’曲艺大赛”获一等奖(金奖),八音《堂哥》参加第三届贵州省少数民族会演,获金奖。兴义市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局派专人深入盘江沿岸,搜集布依八音资料,在挖掘、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完成《布依族八音坐唱》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及视频资料2006年 兴义布依八音,应中央电视台邀请,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民族歌舞盛典”,历时半月,受到中外专家与观众的好评。同年,兴义市布依族八音坐唱获国家批准,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月,兴义八音新曲目《总书记和我们过大年》(作者冯景林)参加“纪念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省首届老干部文艺会演”获银奖。兴义八音传统曲目《胡喜与南祥》(冯景林搜集整理)获贵州省政府曲艺类一等奖;八音《堂哥》参加广东云浮艺术节,获银奖。同年,武警组织布依八音队,聘请冯景林、刘一丁为顾问,并请冯景林、韦利熙、刘卫东等教唱、训练,历时半年,5月,在黔西南自治州政协礼堂演出(由州旅游局主办、武警演出))

续表

(注: 年 份 布依八音大事记2007年 2月,“中国·布依族非物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开发论坛”在黔西南自治州召开,演出布依八音《胡喜与南祥》,受到来自全国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演出单位:兴义市“布依第一家”八音队;编导:冯景林;演员:胡喜——王应恒,南祥——李顺燕)。兴义布依八音代表贵州赴宁夏银川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获二等奖(银奖)。颁奖晚会由中国曲协党组书记,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与国家民委文化司司长金星华向“八音队”颁发证书及奖杯。八音曲目《胡喜与南祥》获奖后,立即赶赴“曲苑杂坛”摄制组录制专题片。中央电视台导演汪文华亲自把关,录制一次成功。兴义八音参加中央电视台“少儿器乐比赛”颁奖中各场“民族艺术精品展演”。黔西南自治州把兴义布依八音曲目《贺喜堂》组织10人排练赴京展演,获中央电视台颁发的“最佳展演奖”。韦万富、白德舟年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首批布依族八音坐唱传承人”称号。10月,兴义举办全国野钓大赛,兴义布依八音组队表演,曲目是:《祈福调》。11月,参加全省第九届杜鹃曲艺节获奖,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与八音队合影2008年 2月,梁秀江、吴天义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第二批布依族八音坐唱传承人”称号。6月,兴义布依八音——“布依第一家”八音队,以新排传统曲目《“勒布南祥利”》(即“最好的姑娘是南祥”)参加“贞丰六月六布依歌节”。10月“中国·贵州·印象原生态”专题片,由中国新闻社、文化部组织拍摄到国外交流。拍摄内容为布依八音曲目《迎客调》、《贺喜堂》、《过场调》、《敬酒调》等。中共兴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春红亲临现场布置、监制。10月,兴义承办“全国山地运动会”。在开幕式文艺演出节目中,有200人的八音队演唱。这是兴义专门为运动会准备的。新创曲目是:《卜嘿马当》(即“贵客来到”),气势之大、韵味之浓,受到与会观众和运动员的热情欢迎)

续表

(注: 年 份 布依八音大事记 10月下旬,“中天城投杯2008‘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兴义赛区,兴义布依八音入选。参加州复赛选拔原生态类获一等奖;参加全省复赛入围,进入决赛;之后,兴义市领导重组“八音队”,更换决赛曲目,集中培训后赴省决赛,在24名决赛队中,兴义八音队跃入前6名进入总决赛,获原生态类“银瀑奖”。11月,兴义市纪念改革开放30年、建市20周年巡游表演,兴义组织200人的“八音队”参加,表演曲目《卜嘿马当》(即“贵客来到”)(作词;冯景林,编曲:一丁)。11月14日,“首届黔西南州职工民族文化艺术节”在兴义召开,历时8天计演13场。兴义市专场演出中,以百人女子八音开台,效果良好,受到欢迎。11月,兴义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布依八音)之乡。12月27日,在巴结举办了首届布依八音观摩会演暨研讨会,来自全州的11支八音表演队参加会演,来自全国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这对传承布依八音文化遗产,弘扬布依文化,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发展的契机2009年 兴义巴结中、小学聘请国家级布依八音传承人梁秀江等在该校进行八音教学。兴义五中聘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韦利熙、民族文化专家汪立新、许贤国、刘卫东等在该校进行八音、勒尤教学。“光明日报”记者程伟光到兴义南龙、下五屯、万峰林等地采访和拍摄布依八音,并作了报道,深受好评。布依八音《抗天歌》(田刚毅、刘咏虹创排)获“天翼杯.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三等奖。由黔西南州民族歌舞团排演的八音赴西班牙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国际舞台引起轰动)

续表

(注: 年 份 布依八音大事记2010年 2~12月,兴义市在兴义五中、巴结中小学、老年大学等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培训师生近200人。巴结小学排练《总书记到我布依寨》、五中排练八音《迎客调》、《高岩滴水》等节目,受到上海儿童电影制片厂及贵州省教育系统领导及专家的好评。兴义市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局非遗办进一步补充收集八音资料,并把从八音专家冯景林、韦利熙处征集到的《祭祀调》、《迎亲调》等八音传统曲调10余首,演奏、加工、合成、录制成光碟保存。6月,贵州省副省长谢庆生在贵州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张诗莲等人陪同下,到兴义市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对布依八音保护现状给予了肯定。8月,世界银行中国局代理局长刘晓云率世行驻华代表处一行7人到兴义考察调研世行贷款兴义市万峰林办纳灰村等项目实施情况。黔西南自治州政府副秘书长农文海,州旅游局局长曹静秋,兴义市委常委、副市长吕世霖,副市长曾四清,州农业和扶贫开发委员会、州国资办,兴义市财政局、文化体育旅游广播电影电视局负责人陪同调研考察。世行贷款兴义市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是世界银行第一次在中国对以旅游为载体实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项目进行贷款。世行官员在考察后,对兴义市以布依八音为主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现状表示满意。《中国布依八音之乡——兴义巴结片区》选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一书(2010年6月出版发行)。10月,论文《兴义市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八音坐唱的再度调查浅识》(作者:周兴燕)选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发展与初探》(2010年10月出版发行)一书,并在评比中获优秀奖)

续表

(注: 年 份 布依八音大事记2011年 9月,组织八音队参加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民族大联欢展演;10月,组织八音队参加贵州省第六届旅游发展大会主会场开幕式文艺演出,演出百人八音《贺喜堂》(编导:郑刚);组织八音队参加“中国(贵州)民族服装设计大赛、少数民族模特大赛”省内民族演出,深受领导和嘉宾的欢迎和好评。11月,兴义市被文化部命名为“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布依八音)”。12月,兴义市邀请黔西南自治州布依文化和器乐方面的专家袁欣、韦利熙、汪立新等,在兴义市老年公寓(名人居)对全市范围内熟练掌握一定技艺的八音和勒尤艺人举办了一次“布依族八音、勒尤”传承人培训班,培训人数近百人2012年 2月,兴义市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局非遗办在万峰林民族学校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试点工作,把布依族八音坐唱和“布依族勒尤”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带进课堂,让学生和老师了解并学习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兴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月,新建巴结文化服务中心、巴结镇南龙村文化活动室、兴义市东峰林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雨桐民族文化产业公司、万峰林办鱼龙村文化活动室、郑屯镇坡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列室、万峰林办景区非物质文化项目陈列室7个布依八音项目传承点和陈列室。3月,兴义八音参加国家旅游局在香港举办的“走遍大地神州 醉美多彩贵州——贵州旅游推介会”。5月,组织南龙八音队、长号队19人和郑屯芦笙队在郑屯糠包广场迎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一行;组织300人八音队在“黔西南州建州30周年大型民族原生态歌舞晚会”上演出,受到到场领导和嘉宾的好评。8月,黔西南自治州反腐倡廉曲艺小品大赛,八音《清风吹到万峰林》(刘杰创排)荣获一等奖。10月,组织八音队赴南京参加“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开幕式演出,演唱曲目《贺喜堂》等,获优秀表演奖)

续表

(注: 年 份 布依八音大事记2013 在兴义布依族聚居地区新增了南盘江镇中学、南盘江镇小学、则戎乡中学、则戎乡平寨小学、则戎乡洋坪小学等5所学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联系点,开展八音教学,共配备乐器近500件,聘请八音授课教师9名,培训学生近500名。3月,协助完成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爱电影送学行动——走进兴义专集”到兴义拍摄。节目播出后,八音乐器传承人吴天平精湛的技艺和布依八音古朴淳美的曲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6月,兴义万峰林民族学校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六一”汇报演出,小朋友们演出的《布依迎客歌》、《布依族八音坐唱》掀起了高潮,并在全市“庆六一文艺演出”活动评比中获三等奖。6月,成都军区“支援西部大开发、实现同步建小康”座谈交流会在兴义召开,与会代表参观了兴义市万峰林办事处纳灰村援建点表演的布依八音,给予高度赞扬。7月,兴义组队参加在贵州省黔西县举办的“国际彝族火把节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演唱曲目《卜嘿当》、《竹笋美酒迎宾客》,获优秀表演奖。12月,则戎中学举办“纪念‘12.9’运动78周年暨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用八音开台,气氛热烈,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成果)

布依族八音坐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