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起义将领姜应芳
所属图书:《鼓楼侗歌:侗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起义将领姜应芳

姜应芳(1833~1862),侗族农民起义军首领。道光十三年(1833年)五月出生于贵州省天柱县邦洞镇坌溪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疾恶如仇,具有侠肝义胆。在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过程中,他英勇善战,冲锋陷阵,威震敌胆。道光二十年(1840年),其父姜老毛被地主胡兴发勾结县官潘光泰以拖欠“皇粮”为由囚死狱中。他八岁起就给戈寥寨地主放牛,夜晚在月光下跟祖父姜思引(清代武生)习武念书。十三岁那年,他身染天花,家里无钱医治,断粮断炊,官府却天天上门逼交“皇粮”。他祖父苦苦向官差哀求,穷凶极恶的差头不仅不宽限,还如狼似虎,将他祖父活活打死,他的母亲也同时被打成重伤,不久便含恨离开了人世。为报这血海深仇,他毅然离乡,前往湘西学习武艺。

美丽的侗寨

咸丰元年(1851年)正月,姜应芳练就成一身硬功夫回到家乡。咸丰五年(1855年)他在织云秘密创立“天地会”(后称“金兰会”),宣传“反清复明”和“均贫富”的主张。远乡近邻的穷苦百姓纷纷响应,当即加入“天地会”的有姜作梁、龙海宽、杨精沆、杨连元、杨长春、杨通甲、杨起鹏等数百侗族农民,还有以杨日焕为首的开明士绅亦参加了该会。这年三月二十日,姜应芳率领广大贫苦农民在织云关帝庙前举行起义,发布讨清檄文,提出“大户人家欠我钱,中户人家莫乱言,小户人家跟我走,打倒大户来分田”的纲领。起义军攻进归东寨,没收了大地主潘乙贵的粮食和财物,分给贫苦农民。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一千多人,姜应芳率起义军乘胜前进,直捣天柱县城,途中于赖洞桥一举将知县董文炳派去镇压起义军的清兵击败。当天下午,清军大队援军赶到,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血战,最后起义军退守织云,随即转移到梁上、巴冶一带,全部化装,分头活动。十一月,起义军攻占锦屏县城。咸丰六年(1856年)他与苗族起义军领袖张秀眉取得联系,在张部将李恒吉的帮助下,咸丰七年(1857年)九月攻克瓦寨。咸丰八年(1858年)五月,他联合廖洞陈老七领导的“教军”进攻天柱,占领石榴坡、沙子坡,歼灭了守敌和前来增援的湘军。这年秋,太平军将领平靖王李文茂率军进驻锦屏,与姜应芳会师。咸丰九年(1859年)八月,翼王石达开出靖州进锦屏,封姜应芳为“奉天伐暴反清复明统领义师平王”。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姜应芳安排龙海宽以“白莲教”名义在石洞坝平召开会议,决定进军大计。咸丰十一年(1861年)四月,姜应芳、张秀眉侗苗联军四万余人分三路直取天柱县城,经过皮厦、汉寨,地主武装保安团首龙燕昌率地主武装在羊峡一带狙击义军前进,义军将其包围,围歼团丁一百多人。义军随即翻都岭,过地笋,下润松,紧逼天柱城。知县谢绍曾派人议和,姜应芳回复:“若要义师不攻城,依我义师八条令:毋再刮剥我百姓,勿得残害我生灵;交出参将宗发开,交出恶头杨春芬,交出恶头姚金川,交出恶头赵门正(此三人均为地主武装头子);富珠隆阿(都司)来俯首,谢县老爷交印凭。八件事情要办到,少了半件也不行!”谢绍曾等人看后,魂不附体,束手无策。

侗族村寨的生态环境

咸丰十一年(1861年)四月二十三日,姜应芳率义军攻入天柱城,谢绍曾和富珠隆阿化装潜逃。

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起义军作出北上、南进、西征进军计划。六月二十一日,姜应芳在邦洞召开誓师大会,留杨日焕守天柱城,其余将领分三路向湖南进军,在玉屏城下与清军激战数日,击毙官军三千多人。义军乘胜而下,克晃州、阮州、会同等地。义军所向披靡,三湘震动。湘军告急文书雪片似地飞往京城,清廷急令湖南巡抚毛鸿宾调集湘中堵截太平军的“飞、靖、和、锐”等三十二营湘军,配合曾壁光十六营黔军镇压起义军。七月,湖南巡抚毛鸿宾率湘军进犯天柱,贵州巡抚韩超率部由镇远攻邛水和清溪县,天柱县城失守。清军以洋枪、洋炮猛攻,义军伤亡惨重,加之叛徒出卖,姜应芳被俘。姜应芳被押赴铜仁,由镇远知府曾壁光和铜仁知府陈昌运“会审”,当知府审问姜应芳是否投降时姜应芳回答:“若要我投降,难于上天摘太阳!”再问他还反不反?姜应芳回答:“若要我不反,除非地上石头烂!”清政府无奈,以酷刑将其杀害,终年29岁。

鼓楼侗歌: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