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魅力侗寨:肇兴
所属图书:《鼓楼侗歌:侗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0字

魅力侗寨:肇兴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

进入肇兴,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座悬挂着“侗乡第一寨”牌匾的寨门。寨门实际是侗寨的迎宾门,每逢节日到来,主人们就到寨门去“拦路唱歌”,表示欢迎;客人要回去了,主人备办礼物,送到寨门外,唱歌分手告别。

侗寨寨门的造型十分考究,寨门为杉木建造,凿孔穿榫而成,不用一钉一铆。若建在比较平坦的道路上,则大多是一个大门,两个平房;如若遇到较陡的地势,则依地势而建。

进入寨门,肇兴侗寨尽收眼底。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间峡谷之中,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肇兴则如一艘大船形状,五座鼓楼则如这艘大船的风帆。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肇兴侗寨

“肇”字在汉语中表示“初始”的意思。相传很久以前,肇兴没有人家,只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在不远的洛香,生活着两兄弟,名叫陆闹和陆暖,两兄弟勤劳朴实,除了日常耕种之外,还养了一群鹅。有一天,兄弟俩发现鹅群中那只最通人性的母鹅不见了,两人心急如焚地在村寨周边寻找,结果找遍田间地头也没有发现母鹅的踪迹,他们认为母鹅被野兽叼走了,虽有不舍却也无可奈何……谁知半年后的一天,神秘失踪的母鹅居然回来了,陆氏兄弟高兴得不得了,但是没过两天,母鹅又失踪了。来来回回反复多次,让陆氏兄弟捉摸不透,于是两人决定跟踪母鹅,查探究竟。兄弟俩跟着母鹅随着小河逆流而上,并翻过一座山坳,看到两山之间是一个草木丰茂的盆地,溪流交错中有一块绿葱葱的平地,母鹅在这里建了一个大窝,并产下几十个硕大的鹅蛋。陆氏兄弟通过对比,发现这块地方更加肥沃,加之是母鹅带路找到的,有一种神秘感觉,认为是上天的恩赐,于是就在肇兴这个地方定居下来。后来由于陆闹舍不得洛香原有的家业,便返回洛香去了,而陆暖则留在了肇兴,成为肇兴陆氏家族的开山鼻祖。

寨中小河

远眺肇兴

随着岁月的流逝,子孙繁衍生息,陆姓出现了五个分支,从而形成了五个村寨,每个村寨又各修了一座鼓楼。再后来,人口越来越多,五个寨子就连成了一体,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肇兴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分别被侗家人命名为“仁、义、礼、智、信”,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其中仁团鼓楼,为七重檐八角攒尖顶式,高21.7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义团鼓楼,为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式,高25.8米,占地81.6平方米;礼团鼓楼,为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式,高23.1米,占地70.3平方米;智团鼓楼,为九重檐八角歇山顶式,高14.9米,占地77.3平方米;信团鼓楼,为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式,高25.9米,占地78.3平方米。信团鼓楼是肇兴最高的鼓楼,鼓楼嵌有楹联: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表达了侗乡人民对太平盛世、安定祥和的理想追求。

鼓楼形状不一,有的呈四面流水,有的呈六面或八面流水,楼的层次都为奇数,三五层至十五层不等,高七八米到十五六米。底层地面一般宽约二三十平方米,有的围以栏杆,有的空敞,中间置“火塘”,四周围以长凳,供人休息。楼檐覆盖小青瓦,有的檐角附以龙凤、花鸟泥塑。楼顶多呈伞形,上竖桅杆或垒叠陶瓷“金瓜”、“葫芦”。顶盖下层,有的围以木格或累积角形木花,“若蜂窝一样千孔万眼”,“像燕窝一样垒泥点点”。

鼓楼的横枋、四壁和门上彩绘龙凤麒麟、鸟兽花卉、山水人物,造型美观,栩栩如生。从外貌我们可以看出,肇兴鼓楼既有宝塔之英姿,又有楼阁之优美,巍峨庄严,蔚为壮观。

除了鼓楼之外,肇兴还有五座花桥,分布于寨中各处,为寨民生活起居提供便利。花桥,即风雨桥,因为这样的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又可供休息娱乐,因而得名。风雨桥桥墩一般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或雕或画有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风雨桥的建筑结构独特,建桥时不用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两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肇兴鼓楼、花桥与民居

此外,肇兴还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肇兴的侗歌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童声歌等。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其以多声部混声合唱的大歌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芦笙演奏也是肇兴一绝,每隔一年于中秋节举行一次的芦笙会上,主、客竞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

肇兴侗寨及鼓楼群

1999年,贵州省政府将肇兴列为全省9个重点民族村寨保护之一。

2001年,肇兴侗寨及鼓楼群列入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2003年,肇兴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十个民族民间文化重点保护工程试点之一。

2004年,国务院批准肇兴侗寨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肇兴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古村古镇之一。

肇兴侗寨侗族文化底蕴深厚,侗族风情原始、古朴。侗家人每年都要举行“月也”活动。这是村寨与村寨之间的大型社交活动,客寨举寨前往主寨做客,当客人来到主寨寨门前时,主寨的姑娘们会在寨门前摆起了拦路凳,唱起拦路歌。客人闻歌而对,一唱一应,几个回合下来,喝了拦路酒,才肯放客人进寨。寨中男人吹芦笙放铁炮鞭炮,敲锣打鼓将客人迎进寨子的鼓楼内。人们聚居在鼓楼旁的歌坪上,踩起歌堂,举行盛大的祭祀祖母“萨岁”的仪式。两寨的男女青年在寨老的带领下,拥着“萨坛”绕寨一圈。然后在芦笙曲中进入歌坪,手拉手围成男外女内两圈,边舞边唱,侗语称之为“哆耶”。

每当夜幕降临,主客围坐在鼓楼中,火塘燃起旺旺的篝火。欢庆的人们唱起侗族大歌,如痴如醉。

肇兴侗寨民居

鼓楼侗歌: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