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祖先是我们的神灵
所属图书:《鼓楼侗歌:侗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祖先是我们的神灵

侗族对祖先的敬奉主要体现在宗祠文化上。

侗族地区宗祠的建筑结构为外环砖墙以牌楼为面;左右山墙为马头墙,石灰粉内墙壁;牌楼顶部重檐翘角,主、副牌楼连为一体呈五面状;主牌楼高于副牌楼,上嵌姓氏、堂号或郡望名;主、副牌楼泥塑浮雕人物花卉图,并有对联书于柱子上。内为中国传统式穿斗、抬梁、排扇木构建筑,设正殿(又称正厅,建祖宗神龛)、中殿(中堂)、过厅、戏楼、厢房、耳房、天井。其建筑形式富丽堂皇而又大雅端庄,或中西合璧且耐人寻思。祠的泥塑、浮雕、木雕、彩绘人物典故、花鸟龙鱼,栩栩如生,布局谐调,寓意深远。正殿的左右山墙或后山墙往往楷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大字。

侗族宗祠最早建于明朝末年。随着北部侗族地区木材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湖湘地区汉族文化沿着黔东南的清水江流域传入侗族地区,汉族的宗祠文化对侗族的传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汉族传统的宗祠文化于明末时期开始在侗族地区流行起来。最早如天柱县白市杨氏宗祠择基于清朝天聪四年(1630年),它历经七次大的维修,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清代康乾盛世,有力地促进了侗族地区宗祠的兴建,这一时期修建的宗祠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之后宗祠建筑和族姓的各项文化活动经久不衰,成为侗族北部地区影响最大、最有活力的民俗文化活动。

侗族祭萨

别具一格的天柱刘氏宗祠

侗族北部地区的宗祠文化,内涵十分广泛,家庙、家祠是各族姓人民团体祭祀祖先,缅怀祖宗,晒谱议事,教育族人,传承文明,继承家风和进行文化演出活动的重要场所。天柱宗祠文化习俗蕴藏着家族史、迁徙史、宗教制度和礼仪伦常等广泛内容。其主要表现在宗祠祖庙的修建,宗族民众集资投劳修建;清明节宗族的祭祖活动,同宗族众不定期祭祀祖宗;农历“六月六”的晒谱修谱活动,族谱曝于阳光之下吹晒而防止虫咬或潮湿;族规族约的制定与实行,修订宗族有关规定及条约;宗族历史文化教育与族人道德规范培养,传承先祖优良的道德和优秀传统;各种文艺活动的举办,如在祠内演戏、唱歌、跳舞、耍狮等;族内义工组织及帮扶,成立同宗董事会,定人守护家祠和对困难宗姓进行扶助;族际联谊及社区和谐关系维护,维系同宗及周边村寨的团结;族际的管理及族内孤寡赡养,对同宗田地、坟山等财产进行管理;其他文化活动。如舞龙、耍狮、唱民歌等。

宗祠以姓氏为基础而兴建,有的宗族一姓一祠,有的宗族一姓多祠而有总祠、先祠与分祠的区别,有的又以各姓氏支系兴建而形成一姓多祠的状况,人口多的姓氏,宗祠就多,各姓祖先于明末或清代建祠后,其后人一代一代地进行维修、扩建与保护,并以此传承下去。现在天柱保护较好的宗祠有30多座,毁损严重的部分宗祠正在原址复修。各姓氏修家谱以谱为脉,即使相隔几代,甚至几十代,也能认祖归宗,传承清楚,没有偏差。

侗族地区的宗祠文化地域性文化特征非常突出,宗祠活动以族姓为纽带,超越民族的界限,同一个宗祠内有侗族,有苗族,也有汉族。使用不同语言、穿不同服饰的民族在同一个宗祠内和睦相处。宗祠能维系宗族人的团结和邻里的和谐,传承祖先优良的道德传统,维护当地人民群众和睦相处的局面,承传民族与宗族的优秀文化和高尚精神。

宗祠的建筑也是各种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内为一进或二进、三进两天井的木构穿斗抬梁结合的干栏式建筑,外环砖墙八字牌楼,个别宗祠吸收西方哥特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为一体。有的为两厢楼,有的为四厢楼;硬山顶屋面,上覆小青瓦,前后倒水。正厅明间靠后山墙设祖宗神台。厢楼屋面半坡,倒水入天井,设花窗,二楼有木栏,檐口的楼下是通道。正厅明间饰以驼峰支撑穿枋与瓜柱。进大门的前厅有戏楼,戏台楼下为通道,与其连建左右耳房作更衣室,戏台左、右、前的围栏枋板浮雕山水人物花卉图案。

侗族宗祠文化习俗代代相传,具有500多年的活动历史,宗祠是祭祀祖先、缅怀先辈、晒谱议事和教育子弟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勤劳诚实、团结乡邻以及惩罚不孝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承祖先优秀品德,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习俗的精神依附所。

集体祭萨

祭萨仪式

鼓楼侗歌:侗族